2020年10月15日,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在西九龙法院出席听证会。
2020年10月15日,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在西九龙法院出席听证会。摄:Tommy Walker/Getty Images

香港国安便衣突袭黎智英名下公司,不等律师到场取走私人文件

《苹果日报》指,昨日上午香港警方再次突然搜查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名下私人办公室,不等律师到场带走若干文件。黎智英直斥警方行动离谱。

报导指,昨日上午10时许,14名国安处便衣突袭位于九龙观塘的力高顾问有限公司办公室,带走至少六部电脑和两箱文件,包括已停运多年的公司文件。

因为疫情关系,当时公司职员均在家办公。管理处通知职员返回办公室,让警方进入搜查。身在外地的办公室负责人马克·西蒙(Mark Simon)获悉后,要求警方等待律师到场后再开始搜查,现场职员亦提出同样要求,警方均没有理会。

马克·西蒙指,警方在律师到场前已搜完离开,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或警员姓名。他表示会通过律师申请禁制令,禁止警方翻阅有关文件。

黎智英事后直斥警方突袭行动离谱,不等律师到场,也没留下搜查令,就取走他的私人文件。他形容“香港法治已消失”,预料警方的针对行动还会接踵而至。

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卓廷表示,昨日正是黎智英因涉非法集结罪出庭日,警方行动时间太过巧合,质疑警方是故意为之。

《苹果日报》又指,警方时隔10小时后回复,称国安处人员8月10日拘捕10人涉违反《港区国安法》,警员根据法庭手令搜查观塘区一间办公室,捡取相关证物作进一步调查。

香港政府反对美国务院制裁港中官员报告

香港政府昨日发布新闻稿,反对美国国务院因应美国《港区自治法》向国会提交的报告,要求美国停止干预中国内政,谴责报告中指控“毫无根据和不负责任”。

港府称,不认同报告“抹黑、妖魔化”《港区国安法》,认为该法对贯彻“一国两制”是“及时和必须”的;该法落实以来,“香港社会恢复平稳”,“市民可再依法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

港府还指,美国对香港官员实施的“制裁”对香港金融机构不具法律效力。港府亦提出,反对美国将香港货品产地来源标为中国的规定,要求美国撤回。

美国国务院在上述报告中,点名提及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港区国安委秘书长陈国基等十名制裁对象,逐一解释制裁理由,包括指出他们参与损害香港自治。国务院同时向国际金融机构发出警告,指出与受制裁人士进行交易,可能会遭到严厉制裁。

港警在金钟拘捕一男子涉违《港区国安法》

香港网民昨日在金钟太古广场发起悼念活动,纪念去年“反修例运动”期间于6月15日在此处坠楼身亡的梁凌杰。广场中庭有人高唱《愿荣光归香港》,高喊反修例口号;广场外有不少市民带鲜花前来悼念。

大批警察到现场戒备,另有一批军警在广场各层巡逻。警察用扬声器警告现场人士违反限聚令,在商场内拉起封锁线,并一度举紫旗警告在场人士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

晚上约7点,警方拘捕了一名30岁马姓男子,指控他在商场做出“煽动或教唆他人分裂国家”的行为,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

潘晓颖母促台湾简化程序让陈同佳投案

香港人陈同佳2018年2月在台湾杀人案,遇害者潘晓颖母亲致信台湾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恳请台湾当局简化程序,让陈同佳到台湾投案。

信中指,陈同佳自去年从香港出狱已过一年,去年10月承诺赴台湾投案,至今仍未动身。“我们恳请台湾当局能简化程序,与港府放下歧见,尽快让陈赴台投案,接受法律制裁。”

陈明通回信表示,非常理解潘晓颖母亲的伤痛,台方仍然持力求实现司法正义的立场。他呼吁香港政府务实回应台湾提出的司法互助请求,两地政府协商解决问题。他亦希望潘晓颖父母能促请香港政府行动。

香港政府对此回应表示,港台两地没有司法协助,台湾方面不断向香港提出要求,是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港府再次强调,陈同佳在香港是自由人,港府无权干预他如何赴台投案。

此前,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阐述台方主张指,此案是香港人杀香港人,嫌犯亦在香港,香港方面应承担起司法责任,台湾方面会配合提供证据;台方拒绝陈同佳作为杀人嫌犯以自由行方式赴台投案,又指港台两地均有政府,应循官方渠道解决。

法国单日感染人数超过3万创新高

法国周四宣布即将对巴黎等九个城市实施宵禁后,当日录得新增30621人感染2019冠状病毒,远超前一天的22591人,为疫情爆发以来最高值。

自从大规模检测以来,意大利、波兰和德国周四也录得单日确诊病例数量新高。欧洲多国近日均宣布不同程度加强防疫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欧洲各国政府,面对第二波疫情,必须采取新的严格防疫管控,以挽救更多生命。

Facebook、Twitter 限制传播《纽约邮报》关于拜登报导引争议

Facebook 和 Twitter 周三采取罕见做法,限制《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一篇关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及其子亨特(Hunter Biden)报导的传播,引发争议。

《纽约邮报》声称,他们从一台送到维修店的电脑中,获得亨特与拜登收发电邮的截图,以及亨特的私人信息。

Facebook 随即限制报导在其平台上的传播速度,称等待第三方事实核查机构对相关内容给出意见,并表示这是公司应对类似事件的“标准程序”。

Twitter 随后也阻止用户发布相关报导链接,最初理由是,相关内容可能违反公司关于盗取资料的规定;后续又表示,这些文章还违反了公司关于未经个人许可发布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私人信息的政策。

《纽约邮报》还称,2015年4月的一封电邮显示,乌克兰能源公司一名顾问曾感谢亨特邀请他在华盛顿特区与拜登见面。拜登团队已回应,指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会面,亦指 《纽约邮报》发稿前没有向拜登团队就关键内容进行核查。

《纽约邮报》则谴责 Facebook 和 Twitter 打压新闻自由,成为“宣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