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失的我城记忆?历史博物馆“香港故事”翻新前的最后一天
「“不知将来我们看到的历史,与现在的历史是否一样?”」
端传媒记者 梁越 林振东 发自香港
灯光柔暗的展馆中,保安张霖正站在一座彷英殖年代的银行建筑前,对著文字展版不住抄写。这并不是博物馆安排的工作。“在这里工作,都会有研究的心,我都想纪录下来,看看之后有没有改动。”他一边说,一边走到一座高大的林则徐雕像前。“更新工程嘛,要说好也是好的,要说不好的原因,就不好说了。总之是政治的原因。”话刚出口,马上提醒记者不要透露他的真名。
这是位于香港尖沙嘴的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常设展馆,名为“香港故事”。这一展馆从回归前开始筹备,筹划了六年时间,耗资2亿港元,于2001年开幕至今,已经展出19年。不过,展馆从明天开始,将闭馆翻新。香港政府早前宣布,“香港故事”馆将于10月19日暂停开放,以进行大规模更新工程,预算为4亿多港元,新的“香港故事”馆将于两年多之后才与市民见面。
这一消息刺激了市民的情绪,在反修例运动后的高压气氛中,有市民担忧“翻新”意味著重写甚至删改历史。在工程前的最后两个星期,人群纷纷涌至展馆观看。许多市民集中在展馆的近代史部分,用手机一一拍下每块展板的文字内容,也有的在现场抄笔记,不少家长带孩子前往观看留影。10月17日,闭馆前的倒数第二天,由于参观的人太多,历史博物馆外排起了长龙,展馆实施人流限制,馆内本来偌大的空间,在这天也变得异常拥挤,尤其是各类当年的录音和影像,更是堆满人群。直至闭馆的广播响起,人潮才依依的离去。
一千万人次之外的质疑
“香港故事”占地7000平方米,从四亿年前的地貌和化石开始说起,一路从香港的史前时期,讲到香港的割让、殖民、发展和回归。展馆分为八个展区,分别为:“自然生态环境”、“史前时期的香港”、“历代发展:从汉至清朝”、“香港的民俗”、“鸦片战争及香港的割让”、“香港开埠及早年发展”、“日占时期”及“现代都市及香港回归”。
“香港故事”可谓深受欢迎,19年来录得超过一千万的参观人次。然而,坊间一直对展览的选材与角度提出批评与质疑,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一楼展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史前时期的香港”占整个展览面积近半,份量过重,与香港历史本身关系不大;
二、仅以中国民族主义为主要史观,例如透过香港出土文物论证香港史前居民出自岭南古越族,反映“香港与华南地区同属一个文化源流”,却从未交代日后岭南百越多次叛变,份属化外之地,文化亦与中原相当迥异;
三、回避了香港的政治事件,整个60-80年代,仅以一面照片墙交代,六七暴动的描述仅寥寥数句,六四事件则仅附上一张香港百万人大游行的照片,亦未谈及镇压及后续影响。
刚退休的唐女士在10月16日花了近两小时,方走毕整个展馆。她驻足细品展板上的文字与展品,为其拍照,停头检查后,又不时回头,再拍几次,连小小的石片也不放过。
“我只有小学毕业,当年为了生计,没时间吸收知识,退休了终于有空闲,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来到这里,就是希望看到什么,就学什么。”她告诉端传媒,看新闻说展馆快要翻新,她特意花时间来查看,并希望拍照保存眼前版本的“香港故事”。
不过,她也感觉展馆的一些铺陈让她有些失望。例如,她13岁时经历了六七暴动,然而,展板上对于这段历史仅有约莫百字的描述。“我只记得,我去了皇后像广场,但究竟发生了甚么?”
中立与历史之外的忧虑
更新工程来了,不好吗?也有舆论认为,回望2001年,香港早已今非昔比,一番整修,或可顺道改善展览内容。
根据《香港电台》报导,翻新之后,常设展会由现时占地两层7000平方米,缩减到一层,并将剔除自然生态展区;同时亦会加入多宗于97年后发生的事,例如2003年沙士抗疫、2014年占领运动等;而六七暴动与八九民运等,预计亦会保留于新展览;另外,为了减少争议,将会减少文字叙述敏感事件,佐以影片等多媒体方式,展示事件的不同角度。
“我访问的市民当中,大部分都表示担忧。我自己也是。“主要是时空背景,上年才经历反修例运动,大家会担忧也是正常的。”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二年生的Phoebe,这天游走展区各处,访问市民对更新工程的感受。她发现,受访者大多都担心,馆方会因政治原因,修改与主旋律不合的展品或描述,尤其是英治时代的展区。
目前,展馆中有不少区域描述了殖民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亦有一字排开列出香港历任港督的肖像照片和介绍。同样据《香港电台》报导,消息指现存的港督照片亦可能被剔除,但会展出港督的物件如书信等;亦有可能新增香港与内地融合的内容,例如大湾区等,但比例不会太多。
保安张霖也担心殖民时期的叙事可能被改写。他指著描述鸦片战争中,英国战胜清廷的文字,“这些描述原汁原味,之后可能都要删去。中国只有赢,不会输嘛。”他甚至推断,“现在社会分化得厉害,可能这里(指关于鸦片战争及香港的割让第5展馆)全部都不要了。”
于Phoebe自己,她则较为关注新增的展览,是否符合历史的客观中立。“(康文署)写得很客观,又说会用多媒体来表现,减少文字,以避免争议。但你看看六四的照片,就只有一张香港游行。”她思索了一下,又道:“学校经常会带学生参观博物馆,日后的小学生,他们并未亲身经历雨伞运动的,将来看到的会是事实的全部吗?”
根据《苹果日报》报导,历史书作者余震宇日前表示,曾获历史博物馆邀请提供有关香港海岸线变迁的资料,以作日后的展览内容,同时被要求进行有关“中港边境融合”的历史研究;与他联络的职员曾寄给他一份“构思大纲”,当中除了中港融合的研究,如边境禁区范围减少、深港西部通道、港珠澳大桥及高铁口岸以外,更包括不少仍未完工的发展计划,如机场三跑工程、于2018年施政报告才提出的人工岛发展等。
65岁的唐女士,则更担忧馆内对法治制度的描述。“这个政府可以信任吗? 现在都已经改掉了,看新闻说,三权分立都没有了。”她亦揣测,现时展馆中关于六七暴动的描述乏善可陈,背后亦是政治原因,“好像听过六七暴动是由内地引发嘛,(所以)不可以写太多吧。”
中原文化之外的香港
除政治事件外,日后的展览会否保留香港的独特性亦是争议。
“我说出来怕你会失望,其实我毕业了很多年。”一身大学毕业袍的陈小姐,站在第六展馆“香港开埠及早年发展”中的旧式杂货店之前,友人不断为她拍照。“当年毕业时,其实我已经想好,去深水场的旧式店铺前拍照,但是全都结业了,所以我一直都想找个有香港特色的地方再次拍照。我是香港学生,当然想在有香港特色的地方拍毕业照啦。”
适逢“香港故事”将要关闭,她连忙带上毕业袍,试图留下不知会否消失的香港倩影,“不知将来我们看到的历史,与现在的历史是否一样?”
保安郭子义,在展馆翻新前的最后几天,静静的坐在第一展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角。树影婆娑,鸟鸣不飞,看著鱼贯而入的人群。“我未过来这里工作时,会特意于星期三请假,来这里走一走。因为我误以为,这里只有星期三才是免费开放的呀哈哈。”他说,这个自然景区设计得很好,比外边的公园更好,“我喜欢这里的宁静。”
然而,根据咨询文件与消息,这个自然景区,几近铁定消失。“哦,我真的不知道。”郭子义看著场馆中央的参天大树,默然半响。
春秋迭代,未必有去故之悲,广泛的担忧,回荡的是不安的人心。“香港故事”展馆临近出口处,悬挂著一幅江泽民、董建华、钱其琛一起拿著一幅“香港明天更好”字画的照片,那是1997年7月1日主权移交日,江泽民将这幅字画赠给香港特区。这几天,这张照片也成了市民的打卡热点。
(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张霖、陈小姐、郭子义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