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文:王其|图:Microwave Festival

今年的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Microwave)(下称微波艺术节)以“后实录”(Sharp Chronicles)为主题,透过节目总监邝佳玲(Joel)所策展的不同范畴去寻找“真相”,当中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品,在以艺术家、科学家、科技人员等组成的艺术团队下,寻找催泪弹、福岛核爆、水源等国际议题背后的真相。其中参展的台湾媒体艺术家陶亚伦,将展出其著名的虚拟实景之作《科技威权》和《徘徊的幽灵 No.5》,从艺术及哲学的角度反思观众的世界。在 Project Room 实验 L 场《生死墙》中,四位来自台港两地的创作人方序中、吴仲伦、邝佳玲、及赵浩权共同合作创制跨媒体作品,让观众穿梭于 Joel 写下的四个故事,思考“生活”。

当艺术不只是艺术

促成今年《后实录》的,原来是过去两年的 Turner Prize,“两年都有关于公众调查的作品获提名或得奖,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到底艺术可以做什么?”艺术的界线好像愈来愈模糊、也大概可说是定义愈来愈阔,“以往艺术比较着重治疗、欣赏成分,我们是否可以以艺术重新思考『被建构的真相』?”由这个想法开始,到整个《后实录》艺术节,大家在参观的同时就可见到 Joel 用心以艺术品向大家提出的各个问题。

以陶亚伦的两个作品为例,《科技威权》和《徘徊的幽灵 No.5》都在挑战“权威”,当我们的私隐、自由不断被背后的“幽灵”控制,活在当中的我们又会了解到这个事实吗?因此,透过 VR,陶亚伦带大家穿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中,以艺术家的视觉为观众建构一个新世界,“这两个装置有趣的是的确有真实的空间,时真时假的话又怎样去分?但这正我希望带出的议题:分辨不到不是放弃的理由;正因难以分辨,就更要找方法去让自己区分。”这也回到 Joel 在策展时的理念,“Chronicle 即编年史,既然是由人去编的年史,可否发展成一个 collective 地去编写?”另外,Sharp 亦有刺激性之意,希望可以刺激到大家继续去发问。

这个展览之所以来得合时,大概可让大家回想在疫症初期的在家工作的时间。当跟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都只可以在网上见面的时候,这个“见面”又是否“真”的?Joel 以货币及虚电子货币举例说她认为是真的,购买一件货品,不论大家付出的是十元纸币还是十元的电子货币,只要结果同样是会得到这件货品,不就是“真”的吗?话说回到陶亚伦的作品,“VR 的世界可能是 intangible,但参与者的经验是存在的、情绪是有改变过的,这个不就是『现实』吗?即使 digital 变成日常,这个也是大家确实在经历的日常。”

同样是“reality”,但文章初段跟这里所说的又好像有点分别——就是真相与现实之分。主题展览中的其余关于调查的艺术作品倾向“真相”,但陶亚伦的两个作品却偏向探讨对“现实”的冲击,加以说明就像 Joel 所说“现实是我所经历的,我可以闻到这杯咖啡,所以咖啡是真的;乌托邦不是现实,而是愿景。”但两者其宝没有冲突的,像陶亚伦在简介上所说的,“现实是当你停止相信它之后,它却依然存在的,它是独立存在于你思维之外的东西。”透过想像,再加以有公众所参与的调查及建构,就有可能将乌托邦这个愿景变成事实。因为像 Joel 而言,“对乌托邦的想像、aspiration 是重要的,若非如此,人类不会为解决问题而创出更先进的科技,所以『可能性』绝对是个动力。”

在一间房四面墙里看生与死

在未找到乌托邦前,不如先来看看大家的生活?Project Room 实验 L 场今年的主题是《生死墙》,有这个构思,“因为在生与死之间,就是生活。”

上年的 Project Room 开始,Joel 已初尝一个跨媒体、跨媒界的创作实验,今年《生死墙》就再将其发挥得更淋漓尽致。Joel 先写下了四位不同年龄界别的女生的故事,再交予四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港台艺术家参与创作,他们分别是影像工作者吴仲伦、跨媒体艺术家方序中、声音艺术家赵浩权、创意媒体艺术家林志辉及电影美术指导蔡慧妍。在亲身前往展览前,可以先在微波艺术节的网页上先参观故事主角之一宋丹菁的房间,“参观者所见的全都发生在宋丹菁的房间里面,因为 2020 年大家面对得最多的,就应该是四面墙。”四个故事横跨八年左右时间所发生的,而每个故事在表达的就是“生活”。剧透一下,可能大家都会对故事主角的经历感到熟悉,例如在 lockdown 期间与邻居发生的恋情、在交友程式上认识继而发展为情侣的香港及台湾人等。“整个表达方式有点像,以互动的形式让观众可以参与更多。当大家以为在欣赏一段短片,却同时有摄影机将观看者的样貌拍下,让故事中的主角『看』到观众的反应。”“watching”与“being watched”,这不就是我们的日常吗?

不论是这篇文章、还是在跟 Joel 的访问过程、抑或在《后实录》的不同活动中,都不难见到 Joel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其实每次策展都是希望提出更多问题而非答案,艺术不是要『教化』,而是鼓励独立思考,观众最后联想到、思考到的是什么都不重要,因为这就是思考的自由;艺术就是发问的过程。”大概这就是“刺激”(sharp)大家一同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chronicles)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