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编辑部

香港导演许鞍华。
香港导演许鞍华。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对端来到第四集,2020年却仍未能从大隔绝与大压抑中,稍稍立起身来。是年九月,张爱玲诞辰百年,除有往来书信集破土出版,台港与大陆民间也追思纪念不断。是年九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在威尼斯接过金狮奖终身成就奖座,致辞曰在艰难的当下,想将这项荣誉带给香港。二者之间,最近的一个交集,就在业已杀青年余、尚未上映的电影《第一炉香》。

许鞍华喜爱张爱玲,改编张爱玲可谓其电影生涯的重要构成,有《倾城之恋》(1984)与《半生缘》(1997),也有2009年开始巡回展演的话剧《金锁记》,再到这部新作,随便屈指,也已三十多年了。文字与影像,浪水击打,其间是时空与心事,一重又一重,度而不过。许鞍华的文学少女梦,对张爱玲的个人阅读史⋯⋯我们从这个连接处入手,请她来端对端讲一讲。

而今年香港电影另一盛事,则是金像奖四度获得者、电影艺术指导文念中提机执导的许鞍华纪录片《好好拍电影》。片如其名,在平实轻细间,安置了一个人的那么多起落、跌宕与赤诚——红地毯的,也是泥泞小路的。谈许鞍华,谈如何拍摄许鞍华,谈如何拍摄许鞍华的拍摄⋯⋯文念中与许鞍华的自述与旁述,轻光细影,也在觥筹交错。

主持人是深愔张爱玲三味的邓小桦,穿针引线亦引据经典,带我们回到对谈者所讲的时空中去,带去我们的问题,和她自己独道之观察。这样的一场对谈,是在许鞍华与张爱玲都度过青葱岁月的香港大学,置身陆佑堂,相隔三十年的三颗小宇宙,交锋也能量交换。

于此时之世界并不意外的,他们谈到了香港,谈到了许鞍华世界里流徙与故乡的问题,许鞍华说,这是一个现在时的、当代的问题。这问题不仅是她的,也是生活在后真相与信任危机的时代中的我们的。那就,听听他们怎么说吧?张爱玲的作品里,可早有什么答案吗?

《第一炉香》(Love After Love),改编自张爱玲1943年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炉香》,是继《倾城之恋》(1984)、《半生缘》(1997)、话剧《金锁记》(2009)之后,第四度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许鞍华作品,影片于2019年8月杀青。该片编剧王安忆;主演马思纯、彭于晏、张钧宁、张佳宁;摄影杜可风;音乐监制坂本龙一。

《好好拍电影》(Keep Rolling),关于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纪录片,2020香港电影节开幕片,受邀参加2020夏威夷影展、2020金马影展。导演文念中,资深美术指导,曾四度获颁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及服装造型设计奖,多年来与许鞍华导演数度合作,为《男人四十》、《黄金时代》及《明月几时有》担任美术指导。

除了约40分钟的视频,我们还整理了三人对谈的文字记录,与你分享。

文学渊源:古诗与女飞贼

邓小桦(下称邓):欢迎大家来到《端对端》对谈第四集,我是今次的主持人邓小桦。我们今天很高兴邀请到两位香港的导演参与《端对端》对谈。首先是许鞍华导演和文念中导演。文念中导演本身是美术指导出身,但最近拍摄了一出许鞍华导演的纪录片叫《好好拍电影》,即将上映对吗?

文念中(下称文):应该希望12月3日。

:我为了做这个节目,已经先睹为快,我可以向大家保证的是⋯⋯我今年看的电影比较少,所以(这)是2020年最喜欢的纪录片,目前为止是这样。在这出纪录片里面,就算知道许鞍华是一个怎样的人,但都有个惊喜。而许鞍华本人是还没看到纪录片的。

许鞍华(下称许):我看了 Rough cut(粗剪)。我没有理会的,意思是我没有说要怎样拍摄,他叫我怎样就怎样。但是我说你最重要的先给我看一次,万一我胡说八道、说了一些得罪别人的话,我就不太想。我看了觉得没东西得罪人,那就说可以了。

:的确是,许鞍华没有敌人的。

:说笑而已。

:Ann 和张爱玲一样都是在港大毕业,我们今日的取景又是陆佑堂,所以其实就是想知道一下,你整个的文学文艺少女之梦是怎样开始的?因为其实电影里面有讲。

:我根本是读文学出身的。

:读文学之前呢?

:就是读中学啰!

:纪录片导演补充。

:你不是读英文的吗?比较文学。

:不是。读文学就是大学时选择的,之前就读中学所有科目都要修读的。我们那时会考考核十科的,数理化都要的。我的数理化很差,那就不可以修读理科。即是合格但不是很好,但文学那些比较好。

:但为什么有一个比较好的过程?

:我猜是生出来的,不懂得做左脑右脑那些。

:我是看了纪录片的,所以这些答案是不能耍走我的!

:你好像有提过是爷爷在你小时候就念很多诗给你听。

:但是我猜我喜不喜欢、嗜好与否,是有少少生出来的(成分),对吧?

:所以你是喜欢的。

:我喜欢的。

:所以喜欢才逼迫到你背是吗?

:是的。我爸爸也是武侠小说迷。那些小说在报纸上连载,而后就出单行本。它出了单行本就比如《书剑恩仇录》上下集,但是《射雕英雄传》就七八本、或是三四本。我记得我六年级考第一,我爸爸是送一套武侠小说给我的。不过那时候住下面的邻居和我爸爸也是迷武侠小说,迷了之后就互相交换小说。他放在柜顶,我们踩着一个饼罐,慢慢偷下来。

文念中、许鞍华与邓小桦 。

文念中、许鞍华与邓小桦 。摄:陈焯煇/端传媒

电影是老公,文学就是情夫。

:我猜这些际遇人人都不同。我读小学的时候亦舒是我的邻居,她比我早熟的,所以经常介绍一些书籍给我看。那时候又是武侠小说期,她叫我看作家(杨)小平写的《女飞贼黄莺》。然后我们去租小说,去北角租一毛钱一天,接着就叫我看《蓝皮书》,里面甚至有点色情的。

:是的,大家立即会笑。不要紧的,接下来呢?有些什么色情呢?说来听听,我们想知道。

:色情就忘记了。我记得有一篇小说叫《蓝色响尾蛇》。多厉害呢!

:真是有看过。

:但不是很明白的。不过我们读小学五年级时的老师就令我们终身受用的。他说读书不可以只是拿着书本诵读,要我们每星期一定要自己看一本课外书,不管是中文英文什么也好。他又推介我们看《小妇人》,即是英文书,《小妇人》系列有很多本的。

:在那个时代,比如文艺或者阅读其实是一个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抑或比如你中学如果读很多很文艺的书,你是会被同学排挤的。因为你整个世界可能会与别人习惯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可能和电视剧的世界不一样。

:我猜我和你相差三十年,我和他相差二十年,我们属于三个不同的宇宙。

:是的,我们可以交换一下宇宙。

:因为我猜可能我那时候看书比较普遍。除了看书,我偶尔看电影然后听收音机,电视都没有的。所以其实就是你除了看书都没事情可做。不知道你们那时候是如何?

:我反而真正开始看书是做了电影之后。而且反而是初时接触的是一批大陆作家,比如苏童、王朔。开始反而是先看简体字。因为我自己读中学时我是读烧焊木工,同班同学里没有人看书的。

:但这都挺幸运。因为我们如果看90年代,比如香港有一种书类似袋装书,小小一本,因为是带出门。但是到后来,如果你发现这些书是比较厚、大本、要放在桌上看的那种,那样的时候其实文学的世界好像开始和我们的距离远了少少,而且这本书也会贵一点,因为不可以再薄利多销那个型态。

“我知道念的时候见到人们离开,人人都很尴尬,觉得比你当场跳脱衣舞更难看。”

:我看完文念中的纪录片之后。我有怀疑 Ann 是否香港导演在作品里有最多情节是背书的呢?你是经常都有背书的。

:恰巧可能因为我那一部分是讲文艺,我就剪辑了一堆背书的片段放在一起。

:例如呢?我们数一数。

:一开始我记得印象最深是《男人四十》。因为我以前接触的 Ann 就觉得她很文艺,文艺不等于文学。我记得拍摄《男人四十》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即是她想拍摄这部电影,她有一幅画在她心目中,她有一个 picture。你想像一下那个画面是一大片树林,中间有一堆火红色的花,那个意境对我来说很文艺。不过到拍摄的时候,很多念诗的场面,包括情节都是,即是比如整个故事贯穿了其实都是一首诗来的。这才开始觉得其实剧本里面是隐藏了一些文艺的内容在里头。

纪录片里面刚才说 Ann 有很多对白都很经典。她有一句是电影是她的老公,文学就是她的情夫。我又觉得真的可以有一堆与 Ann 和文学有关的放在一起,就剪辑了一堆片段。刚才一数就是《男人四十》,然后萧红又有、《黄金时代》又有、《明月几时有》。

:还有《客途秋恨》,是吗?

:《客途秋恨》是的。

:小孩子般摇摇摆摆背唐诗⋯⋯并且小孩子跷跷板背唐诗那个有没有参考到张爱玲?张爱玲对照记有写过她当时就是摇摇摆摆、小孩子般,去到她祖父面前,即是张佩纶名臣,然后就念“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紧接着祖父就流眼泪,有没有参考这个情节?有没有影响?

:应该没有。因为念唐诗真的是我的经验来的,但是我就只念“床前明月光”那些,即是五绝。这首是临时因为比较好听和难念,而且没有“床前明月光”那么老土,所以就选用。但我自己真的是经常站着念的,但是我就事后真是看到张爱玲都是这样,我猜很多个时代的人、小孩子都是这样。

:我们这里可不可以震撼一些呢?这个最重要的情节、试片室笑声一片的,即是关于背诗。为什么我们特别谈论背诗,如果你看了《好好拍电影》,就知道里面披露了许鞍华在大学的时候醉酒后是会背文学的,以及徐克和施南生他们。醉酒后就在他们面前背一位作家,大家猜一猜是哪位作家?我可不可以揭晓?

:揭晓吧,有什么所谓。

:不如你自己说吧。

:念莎士比亚,真的很奇怪吗?

:是的,很奇怪。

:但是我知道念的时候见到人们离开,人人都很尴尬,觉得比你当场跳脱衣舞更难看。

:你记不记得念的是什么剧什么作品?

:我很记得的,因为应该那时候是1978年左右,即是施南生和徐克刚结婚。我在港台,然后港台有一班人,加上施南生他们就走来喝茅台;之后紧接着那天是方令正结婚,我都起不了床,所以那天是醉酒了,真的醉了。很记得,因为只有一次而已。

:记不记得是背什么?

:这我真的忘记了。

:证明真是醉了。

:但我背的时候已经知道人人都很不好意思了。之后就其实没人约我喝酒了,吓坏人了。

:现场是怎么样?

:他们觉得很 oddful(莫名其妙)。我觉得比你打人还要差。

香港作家邓小桦。

香港作家邓小桦。摄:陈焯煇/端传媒

张爱玲的陷阱

“但是张爱玲其实很早她已经不觉得外国人是鬼佬,他们和中国人一样想法。”

:你都算可以说是对张爱玲都痴心一片,你改编了这么多次的张爱玲。你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她?

:77至78年那种,很早的。

:由哪里开始?

:第一篇应该是《倾城之恋》。

:都是的,通常都是《倾城之恋》。77、78年就都30多岁,我有没有计算错误?

:是的,差不多,30岁。

:那时候读张爱玲是一个怎么样的心境,你觉得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作者?

:觉得好看,觉得好像我小时候的香港。尤其是那些人物的关系,还有很多那些不同种族的人,我觉得很像我那时候的情况。后来再看李安《推手》我就觉得 有一个和张爱玲很相似的,就是他将那些异族,即是外国那些人,用同一个观点去拍摄。不是说外国人归外国人,好莱坞片经常都当中国人是魔鬼异类;然后中国人拍的时候,连徐克都拍打鬼佬。但是张爱玲其实很早她已经不觉得外国人是鬼佬,他们和中国人一样想法。不是说(外国人和中国人)都一样,而是他们⋯⋯

:平等、好像平等相处。你说人际关系很相似,有没有什么例子?

:人际关系?

:即你说张爱玲的小说很像当时自己的生活。

:因为她经常⋯⋯比如去园游会有很多修女。这些是我注意的地方,因为我读修女学校,修女们很喜欢去派对的,因为学校很喜欢开派对的。

:这个是行家才有的观察。最喜欢张爱玲哪本作品?

:我其实最喜欢看《半生缘》。

:现在有没有追看一些遗作,《少帅》、《雷峰塔》、《易经》、《小团圆》?

:有的,我都很喜欢《小团圆》。其实有人叫我拍《小团圆》,我说不好了吧⋯⋯

:角色太多了?拍到建国大业那样。

:不是。我不敢再拍了,我知道真的是拍一次骂一次,我不是想霸占来拍的,完全是因缘际会而已。

纪录片《好好拍电影》的导演文念中。

纪录片《好好拍电影》的导演文念中。摄:陈焯煇/端传媒

:那我们又问一问文念中,文念中读不读张爱玲的?喜不喜欢?

:刚才讲过我以前看得很少的,最初是看过一两本,即《倾城之恋》。《半生缘》好像看不完。即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谈恋爱变了是博奕呢?《第一炉香》我没有看过小说,反而 Ann 有给我看第一稿剧本。我就比较喜欢了。因为那些人物在故事里面的交锋好像谍战片,其实好像《无间道》般,即是我怎样计算你、我想你下一步踩入什么陷阱里⋯⋯和以前那种只是单纯看爱情是不同的,现在就好像明白多一点。还记得我初时看的时候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那些关系要这样拖拉。

:很正常

第一炉香:是残忍还是浪漫?

:关于许鞍华拍《第一炉香》这件事,我想其实真是万千的影迷和张迷都期待中以及揣测中。我知道许鞍华是很重视和编剧的合作。我首先想问一问这次《第一炉香》的编剧是王安忆,她亦是一位中国大陆非常重要的作家。她说如果不是你叫她,她就不会编写了。与王安忆的合作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什么 remarks(评语)?

:其实很愉快。大家讲了一些想法、她就去做,不会说翻来覆去讲来讲去的。

:第一次看《第一炉香》应该都中六了。接着是来回看了几次。啊!那个乔琪原来真是如此的,接受不到。因为你好像一直铺垫,大家都说他什么什么,你通常期待一个转变,但那个转原来在女主角那里,而这个男人真是如此的。那电影一直下去到完结了的时候

:就是如此。

:是的,接受不了。以及那女主角出场的时候,她好像还有很多机会 open,随后就一直向下 没什么起伏。从结构上来说是挺突出的,与平时常看的传统小说不同,所以中学的时候不断重看“真的是那么坏、原来这样计算他⋯⋯”那些地方真的是挺搞笑。我问问你,比如《第一炉香》,你觉得它是一个浪漫的故事还是一个残忍的故事?

:怎么说好呢?又浪漫又残忍。

:怎样浪漫又残忍。

:两样都是有的。因为通常浪漫的戏份,其实里面有一个危险的元素,即是说有一些未知的东西、一些思想的东西、是好想希望得到的东西才是浪漫的。可能有些 bitter 的 disappointment 是很残忍的,其实都是那浪漫的一部分。如果你风平浪静就不会浪漫了。

:但是她一直这样惨下去的时候⋯⋯你知道张爱玲其实她在这件事是挺厉害的。因为她是不会向上的,而她(笔下)的角色是(无论)经历什么都不会成长,她只会维持或越来越坏。很多导演在处理这方面时都没办法好像张爱玲这么极致,在你的处理里面是怎样?

:我自己觉得是这样的。我的信心是由看成濑巳喜男得回来的。因为成濑巳喜男拍很多那些很绝顶⋯⋯悲情或者是很浪漫或者是很悲伤的故事,其实它都很平静的,即他不会说要很多特写,(比如)人们在颤抖,那个女人在浮云里面⋯⋯

:大家不要笑,我想讲大陆拍张爱玲做电视剧的时候,真是会出现这些事的。张爱玲的反讽是最难拍出来。有人提到因为王安忆都有说,就是加入了葛薇龙不开心就去拉角子老虎机,这个是怎么样拍摄?王安忆有说是一种天意,她突然间赌注的感觉。

:她觉得因为薇龙(这个人)都是一个赌徒来的,她赌命,那就具体地给她赌。其实还有一场走入麻将馆打麻将的、它剪掉了,只是留下黑角子老虎,即在她最失意的时候走了去玩黑角子老虎。

“通常浪漫的戏份,其实里面有一个危险的元素,有未知的东西、好想得到的东西才是浪漫的。有些 bitter 的disappointment 是很残忍的,其实都是那浪漫的一部分。”

:另外就是大家又很关心选角。因为可能读小说的导演,她实在是对于小说里面角色的形象捉得很好。初时我自己坦白说我一度不是很满意马思纯。但我重看小说的时候,说粉扑稚脸,有点呆滞,和有点“不是糖醋排骨是粉蒸肉饼”,后来又觉得无可挑剔的,(她)又好像真的是如此。这两位即马思纯和彭于晏的选角是怎么样来的?

:如果要我说,我可以说两个小时为什么要选他们。但是有很多张迷、网民非常不满意。

:是的,真是很容易不满意的。

:我明白的,我自己觉得我最好不要走去捍卫自己,给原因说很多话。因为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都是看电影、看完电影的感受。

:你都是会要求你的演员会阅读小说本身对吗?

:一定的。

:那你会不会在中间与他们讨论,或者引导他们去怎么样读?

:没有的。他们有问题,我就说我觉得是这样,他们觉得是那样。如果大家都不同意,那就完吧。

:完了?怎样完呢?

:你问 Man。我其实我做导演,我不会逼人的。我最坏是我不会逼人的。其实我觉得人是逼不了的。幸好大家都有默契就好了;如果没有默契,天天在执著一个细节,我觉得很烦。

:她是不会在片场说跟演员说:“这个镜头你一定要这样做,你一定要这个表情”,或者准确地要这个韵去说那句对白,她不会的。当然她很知道那个镜头怎么算是收货,但是我想她把很大空间给了演员

:我初时都怀疑自己的。因为我觉得那时候有很多很好的导演要人拍摄很多次,或者是示范,或者是在一段戏里面什么时候说那句对白。我觉得我很凌乱。我现在我看完侯孝贤,我就明白了。因为其实有些导演就是这个派系的、有些导演那个派系的。从头到尾做到他要的东西,其实来来去去都是要你是想他做到你要的东西。但我想要的那个东西其实就是他(演员)可以用各种方法,只要他达到那个感觉。但是我觉得他们一定要自然以及一定不要作状。如果你又做这个又做那个,你只是做了动作出来,没有内心的感觉,而且这个内心的感觉或者不是很有意识的。我觉得就可以了。他们表达到最重要的东西,我觉得可以了。

许鞍华与文念中。

许鞍华与文念中。摄:陈焯煇/端传媒

纪录片:未完成的旅程

:文念中拍许鞍华的纪录片其实是很有趣的。但是我都想知道有些什么趣闻,在镜头里面。

:趣闻应该是未发生的。

:即是怎么样?

:我反而想讲⋯⋯因为其实最初突然间想拍的时候,就胆粗粗传送了一个信息给她,说我想拍一个你的纪录片⋯⋯要先得到她的允许。她很快回复了:“好呀!”接著没多久就曾经讨论过一次,她给了我一幅很浪漫的画。她就说:“我呢,我就有一个表哥在日本。以前呢⋯⋯(我忘记她说爸爸还是妈妈)想介绍给我作对象的。之后我就嫌他不够靓仔,我就没有理睬他了。”很多年之后,她就去日本读书,开始跟表哥反而亲近了,比如表哥带她去吃东西,拥有一段不错的关 系。之后很多年没有再相见了。她说:“我都可以回去探望他一次。”所以我一开始的时候,即是纪录片(想像)是一个许鞍华浪漫日本之旅。

:结果是上山下乡,一开始就是泥泞下雨。

:我不知道你这么印象深刻,惨了。

: 哗,这个画面是有一个太阳日落在后面的。

:我表哥很可爱的,但是一点都不浪漫的。那时候我们很小看他的,他应该是我的舅父前妻生的,所以他是那些好像孤儿般。他小时候就去了东京读书,他们(原本生活)在九州。他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就来过香港探望我们。他霸占了我弟弟的房间,经常在房间里抽烟、不出来的,又不用我们带他去哪里去哪里的。那我们问他:“你读书空闲时做些什么?”他说:“我去打麻将,去麻将馆打麻将。”我们那时候很土气的,我们那时候说人们要勤奋读书革命。(我们心想)“哗!打麻将,有没有搞错呀!”然后隔没多久他就结婚了,他走过来对我妈说:“我结婚了,おばさん(姨姨)”他就寄了老婆的相片过来,说比我高两寸。我妈妈没表情,但我妈妈就说:“你看他的样子都很快会离婚。”接著他就来度蜜月了,我们家庭招待他。那时候全家人去哪里都要全家人去,全家人去机场,只有他一个人过来。他说:“我老婆说不来,她要上班。”一个人来度蜜月。

那时候我有点小看他的,因为他矮、又打麻将、又煲烟。但是我真的和他的感觉就是越来越好。因为我很失意的时候,一个人走了去日本住。我去他屋企探望他,那时候已经娶了另一个老婆,美国女人来的。他过来探望我就真是很亲近,而且他很苦的。因为他做东京人,早上五点多六点起床坐巴士,坐完巴士坐一个小时的火车然后进都城,每天十点多才回家,星期六还要上半日班,但真是很少钱很辛苦。原来他做的时候生了个儿子,然后就说:“我带儿子去上学人们以为我是他爷爷。”

: 我猜想是后来我们开始拍摄的时候,她觉得“这群人都是不是很正常”,所以都是不要去打扰表哥,所以没有这件事了。这个你说趣事,这个都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的趣事。

:因为发生过都拍了下来。的确是里面都⋯⋯虽然我们没有捕获表哥部分但都捕获了 Ann 很少女的一面。

:还有很多少女一面,不过已经放不进去了。

:不是的,我很多谢 Man 拍摄这部电影。虽然我会随后可能出去被人认出来,不知道做什么呢?但问题是他们用了几年真是好好的。一开始真是有心拍一个纪录片,不要说拍我、拍任何人都是很难得的

“虽然我们没有捕获表哥部分但都捕获了 Ann 很少女的一面。”

:我觉得香港有出这样的纪录片的确很难得的。因为我都挺喜欢看拍摄艺人的纪录片。很多时候是有艺人被人认识他已经很好了,或者是你讲过他重要的作品就已经很好了,之后拍到她个人的性格又很好了。但如果有一个争论,我觉得甚至是更加厉害。电影里面亦都是有铺垫,真的好像一篇文般,这个首尾呼应真是全都收回了。里面又是说⋯⋯大家都知道 Ann 是获得过很多奖项的。对了!你在威尼斯影展这次获得终生成就奖你有什么感受?怎样都要问一问。

:我其实很怕。我觉得大家的反应有少少夸张。只能说我们现在社会人人都很upset(伤心),所以有小小好消息大家就高兴成这样。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一向都说不想“上神枱”(被吹棒)。虽然(有人说)“你这么老,你不是死了就会上了神枱”。所以当他们说 :“哎呀!伟大的导演。”我一听到“伟大”简直毛骨悚然,因为伟大的人一定是去世了,你才会伟大的。你还没死但你很伟大即是怎样?即是不用谋生吗?很 oddful。但我觉得你都要 Take the bad with the good(承受幸与不幸),是吧?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这次特别觉得你自己的 community(社群)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你不是只是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你背后的社会。所以我自己觉得反而应该是觉得自己渺小了,以及做事不要老是想个人。

:在文念中这出电影里面是放了许鞍华的得奖片段,但得奖片段是放在最后的,然后我觉得实在放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激励人心而不是一种没诚意的⋯⋯

:比如你看过那出电影都知道,其实有一点点是三部分的,即是一个导演的故事、导演和香港电影的故事、导演和香港的故事,都是紧扣的。加上比如每一次导演获奖上台说的话,我觉得都是连系那三件事,所以其实放在结尾就好像很对一样。

文念中、邓小桦与许鞍华。

文念中、邓小桦与许鞍华。摄:陈焯煇/端传媒

香港是故乡?

:大部分现在的观众未看过。我们 pick up(拾取)一些《好好拍电影》里面的问题。因为从鞍华的“鞍”字开始讲的,就是东北鞍山的“鞍”,所以其实你有一个东北背景。它里面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故乡的问题,电影里面好像就隐去了那问题,那我将问题转一转:其实对你来说,你会不会当香港是一个故乡?

:其实现在我看到很多网上的文章、有很多的纪录片都是在问这个问题。因为那个大迁徙,即是有很多难民周围去,这个世界其实是急剧地变成没有了那种乡土观念,因为很多变成了移民。大家都要思考一下,你觉得哪里是故乡呢?那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地方呢?你的故乡是什么呢?然后你对故乡的义务是什么?你会对故乡尽一些什么义务呢?你的感觉应该是怎样?我猜这些其实每个人都要自己思考的,是吗?因为这个问题未解决的。

但是我想那时候拍《客途秋恨》,它反而好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因为我妈妈就是经常都觉得日本是她故乡,但是她又没有回去,她又老是在抱怨说她离开了故乡、只是嘴上说。我想了一想,其实很多华人在外国都是这样的,即是经常想着回故乡、在那里又不 settle down(安顿下来),然后很不开心,当然他们是被逼走的。但是你一定要重新思考 ,你对你去了的地方和你原先的地方,哪里才是你的故乡呢?你是否真的要回去呢?其实你不要欺骗自己,这个问题越来越contemporary?

:但是你拍摄的时候,你怎样定位许鞍华和故乡,或者是香港深层次的问题?

:拍摄的时候没有想这些的。其实真是剪辑的时候,你都见到其实她不是一直走下去的,这一个句可能夹杂一些她的电影,因为其实她的电影都诉说她的成长,以及比如难民或者故乡这些东西。当这些东西放在一起,观众得到一个怎样的脉络,就是一个怎样的的脉络。

我想我 miss 了的东西有很多,就像现场开机来不及她已经说了。“未开机㖞导演,可不可以再讲多一次”。我其实第一次拿起摄影机就是在拍《明月几时有》的时候,我晚上传送信息给她后,第二天就拿着摄影机来拍了。我想说是,suppose 我在现场我应该在做自己部门的事情,即美术和服装的事宜,我就不理她想和我说的事情,但我就拿着摄影机去拍。

“你对你去了的地方和你原先的地方,哪里才是故乡呢?你是否真的要回去呢?其实你不要欺骗自己,这个问题越来越contemporary?”

:当你作为一个离散、Diaspora(散居)经验的人,你怎样和当地的文化和居住的文化相处呢?的确你说你不想好像你妈妈那样的,我想其实你的想法可能和张爱玲的想法有些相似。张爱玲去到美国亦都不会特别黏著华人,她不会在唐人街住、她的生活习惯亦都不像一般的华人,她离群独居,她是会想自己用英文创作,她尝试去处理美国的读者市场,即是用英文去写作;随后亦加入当地的作家写作营⋯⋯中国人你想想他永远要过节等等,她自己一个人在家,只有一张行军床、没有家具,很孤独的,在一个这样的状态基本上是挺不中国的 。这一方面她好像没有特别传授自己国族的传统生活,但亦不代表她立刻就说“我是美国人了”,她也不是这样。

:很难一句说清。因为你会遇到的问题又不同,还有你选择怎样解决的方法。比如张爱玲是作家,那很不同。比如她所有事情都变成她的材料,她去到哪里都能写作。比如如果我是导演,我离开了香港我就没得拍片了。很多人去到这行业又不行、那行业又不行。每一个问题都不同,所以其实你自己要思考,以及很多时候你要去适应某个地方,其实你要选择你想做什么,或者有些事情是你很想做,但是你不能做的。那你要选择一件次要但你又很想做的,这样来适应当时的社会,这是很不容易的。比如我一开始说我们在香港长大,英文又不好、中文又不好,想写作,两方面都不行,已经不知道怎么样,已经变成一个心结没办法解决了,那就去拍电影了。我的意思是想办法去找回一件你喜欢做可以做的事情,就不要自暴自弃。

:是的。我想在那个创作、即是创作世界比较大,那个身份的对应可以比较有层次地展开。如张爱玲一般,她又要写一些适应美国市场的小说,但她亦知道有些事情是“我都是不写了”。

:而且她一直都不成功,但她继续做。

:是的。没所谓、已经没所谓了。但幸好她没有写一些为了市场而放弃自己的一些作品。她走自己的路,整个真是关于身份等等的思考以及她所来自的地方的背景,才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比较长的位置,然后等更多人去得到一个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