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专校园接二连三发生学生轻生事件,社会将期待投注在校内的谘商心理师身上,但他们如何看待这个议题?」

台湾新北市的海岸。
台湾新北市的海岸。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接连发生大学生轻生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在大学一线工作的心理谘商师,于此时此刻,都感受到了与平日不同的压力。社会各界对他们寄予期待,盼望他们能阻止憾事再度发生,但在第一线的工作者,也有许多话要说。

根据台湾《学生辅导法》第11条规定,专科以上院校,学生人数在1200人以下者,应配备专业心理辅导人员至少一人;超过1200人的院校,每1200人需要配置一名专业心辅人员。但根据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的数据调查、立法委员范云办公室的整理,台湾有25所大专校院,专业辅导人力不符法定1:1200的师生比,占全台160校的15.6%。而论及综合心辅条件,台北市只有52% 的大专校院的心辅条件通过评鉴。于资源相对短绌的花东地区,花莲的五所大专校院,仅有一所通过评鉴;台东两所大专院校皆未过关。

人力不足、资源不够,只是大专院校心理防护网络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之一。约聘制度导致的薪水天花板、谘商心理师无法被保障的劳动条件、谘商心理师流动性大、资源错配、专业分工不合理等问题,都在增加这个脆弱防护网络的系统性风险。

我们访问了三位长期在大专院校一线工作的专业者,详述了大专院校心理支持网络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如何让学校与社会的支持网络更牢靠绵密、更能接住每一个状态不佳的青年学生?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墙。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墙。摄:陈焯煇/端传媒

宋易,大专院校谘商心理师(主管职),年资十年:

大专院校心理支持网路的系统性风险

1.薪水天花板,留不住资深谘商心理师

我们起薪扣了劳健保之后大概拿四万一、四万二,差一点也有拿三万八、三万九。这个起头薪资还算不错。但问题是,你工作十年后,还是一样的薪水。

大专校院的专案心理师,绝大部分都是约聘人员,不在学校编制内。基本上很少再有加薪的机会。多数时候,四万块薪水已经到了天花板。你可以想像,如果每年一样,他没有任何调薪的机会,那基本上这里就像新手职业训练所。训练完他就去外面,留不住资深的人。

我们办公室大概每三到五年之间,就会有一波流动。毕竟心理师开始工作三、五年后,如果到外面做治疗,或是做兼任的工作、接工作坊,就可以领更高的薪水。

2.资源错配,没出事就当没事?

除了“薪水天花板”的困境,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们除了做谘商工作、做系统合作的个案管理,还要负责所谓的“初级预防”,也就是心理卫生的教育推广工作。

心理师们在做初级预防的时候,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做活动、做宣导,行政工作量是很繁琐的,而且每间学校对于上签呈、写企划、核销、执行活动的要求又不一样,会导致一个专业的心理师,一周差不多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都在做这些行政工作。

心理卫生的教育推广,不是不重要,但如果要心理师们做这些事情的话,他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做系统工作、做谘商辅导?谘商辅导并不是开药、吃药就可以立即见效,它需要花时间的。很多学校,都希望心理师同时做谘商的工作、做职涯的工作、做学习发展的工作。他们会觉得,“没事”的时候,就要加事情给你。但不能这样算的:学校人很多,我们永远不晓得接下来有几个个案发病,新生有多少个人是有状况的,我们没有办法预期的。

上礼拜我们遭遇陆续有学生疑似 borderline(边缘型人格疾患),我们就要去处理。可能一整天只能够处理一个人,而且跟系统沟通,跟导师、跟教官、跟家长,可能甚至跟警方,都要告知这个状况,心理师一整天就只做这个案子。从学校角度,这有效率吗?可能是没效率。可是这样就是可以把学生hold住。有时候我们很努力抢救,学生好不容易救下来了,结果,就因为“学生没出事”,系上反而觉得我们都没在做事。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台湾台北101。

台湾台北101。摄:陈焯煇/端传媒

  • 谘商和个案管理合一的系统混乱
  • 我们做谘商工作(谘商师)。谘商是针对个案,做深度。他带来的议题来想要跟你谈,我们去了解、协助他,帮助他用一些方法、技巧、逻辑,看到议题的核心是什么,帮助个案看到他的内在。例如当一个人被伴侣嘲讽的时候,他感受到的痛苦源自于哪里,可能不是当下,而是源自于小时候很痛苦的经验所养成的信念,这信念他把持不住,会觉得很痛苦。我们要帮助他厘清一个人比较核心、内在、真实的、被封印很久的核心感受,要协助他去看到、贴近自己最真实的状况,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怎么样去解决眼下的困境。一对一、深度地去做个案内在状态的澄清、接近或安抚,这大概是谘商在做的事情。

    我们也需要做系统合作(个案管理)。以刚刚的例子来讲,一个人被伴侣严重嘲讽,觉得天崩地裂、很痛苦,但谘商要探讨他的内在,到达那里可能需要六次到八次、甚至更久的谈话,没办法一次就找到。但问题是他今天谈完出去,问题没解决,他接下来生活怎么办?这个部份,就是系统合作要做的。需要有人跟他讨论他的安全计划,比方说在攻击他的人面前,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也需要去找他的教官、房东、或家长——有时候学生不晓得怎么跟这些人讲自己面对的这些状况,我们会需要帮他讲,这就是系统合作。

    系统合作跟谘商工作,不应该是同一个人来做,因为角色会混乱。尤其是在个案的状态比较低落、脆弱时,很容易会搞不清楚,来帮助他的人现在的角色究竟是什么?谘商师跟个管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最好是由两个人分开担任,否则个案会混乱、系统也会混乱。

    但在今天这个法规的1:1200的计算方式下(专科以上学校学生1200人以下者,应置专业辅导人员至少一人),这两种人员是没有被分开计算的。就我所知,在很多的小型学校里面,还是常常发生谘商与系统工作人员混在一起的现象。

    台北捷运内的乘客戴上口罩。

    台北捷运内的乘客戴上口罩。摄:陈焯煇/端传媒

    王牧奇,大专院校谘商心理师,年资七年:

    一线谘商心理师的个人经验:不敢请假,自己也快要不行了

    我有一次,处理borderline(边缘型人格疾患)的学生,周旋了一整天,到了我该下班的时候,我还是一直很焦虑,想为他多做一点事情。但我考虑过后发现我能做的都做了,只好先下班打卡。就在我从办公室走廊到打卡机的那段路上,我突然停住了,再也走不过去。

    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天我大概在原地站了十分钟吧。我一直在想,我是要走过去打卡下班、还是回办公室再打一通电话给他?其实,当时我已经该做的都做了,法律上已经没有对我追究的余地了,但你良心是过不去的。

    我之前有一个同事,她负责的学生自杀身亡,从此以后,她就再也不做心理师了。

    我们的职业是非常高风险、非常疲惫的,因此也非常需要经验、需要适当休息的。有很多同事常常处理完学生以后,自己窝在谘商室的角落大哭发泄。他们也会安慰我,说面对很困难的案例时,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所以大专心理师彼此之间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年资已经六年,特休一年有15天,但我都不敢连续请长假,只敢一次请半天、两个小时。我常常已经觉得很疲倦了,非常非常想要休息,但就是不敢。根据我自己的专业判断,我其实需要起码请一个月左右的长假,才能让自己恢复能量回来接住学生。

    但因为我在学校是临时人员,正式的职称是“专案助理”,一年一聘的那种。我的聘约跟着计划走,一次给你一年的经费,学校大可以今年的经费用完、明年就不要聘我,所以我一直都很担心明年学校不续聘我,我都不敢请假。

    我有另一个同事,也是心理谘商师,在制度上跟我一样是一年一聘的专案助理。之前她想要请产假跟育婴假,就是申请不下来,弄到都要生产了,学校还是不愿意准假,虽然不会明讲,但就是对临时人员跟正职人员不一样。她非常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待在学校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礼拜,我们突然收到一封“最速件”公文,说各大专院校从十二月开始,可以以小时为单位来聘兼任心理师,为期三个月。这真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耶。我想应该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发生以后,学生都说排队等谘商要很久,我想他们应该就是想要消化这些等待的人吧?但你只给三个月。那三个月之后呢?我交到这些心理师手上的学生,三个月之后,如果谘商时数用完了,要怎么办?还不是一样又要排队?

    你说,这样的环境,大专院校心理谘商师怎么可能做得久?我们怎么可能有力气好好接住精神状态不佳的学生?我们很多人都常常觉得,自己也快要不行了。

    台湾新北市的海岸。

    台湾新北市的海岸。摄:陈焯煇/端传媒

    婉华,社工师,年资二十年:

    走在绝路的人,为何没有人让他愿意求助?

    我做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二十年,看到大家很容易事情发生就检讨,因为它发生在校园里,是不是辅导员的责任?或者是不是人力补足,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如果我们一直把焦点放在这上面,是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

    我们看到大学生跳楼,会很震惊,是因为他是大学生,我们内心期待他即将要变成有用的人,所以大家特别关注,但很多我们在生活周遭遇到的人,也是会寻短见的。

    所以我们先不谈大学生,把问题还原成:为什么一个人会走上绝路?为何他不求助?

    如果跳楼下去的是邻居、朋友或其他人,我们就会去思考: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会让他没办法求助?把问题回到关系里头,为何没有人让他愿意求助?网路的时代,很多资讯传播越来越快,却没有让人跟人之间更容易互相帮助,关系甚至越来越疏离。

    在这种状况下,就算你增设更多人力,如果他不来求助,我们也没有办法。

    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本来可以帮助他的人,到最后一刻,他都不会想去求助?

    压力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人不会因为单一事件就被压垮。我们亚洲社会传递很多讯息,例如父母要你“乖、听话”,符合大人的期待,到了学校要你成绩好,成绩不好很快就会被分类。我们很少去问学生说,你过得好吗?开心吗?因为这件事情没有被认为是重要的。

    我们好像在传递说,你不要成为你自己,要成为大家期待的人。

    我做心理辅导最常遇到的情况是,当学生遇到很强烈的挫折,例如堕胎、忧郁症,其实最晚知道的是他最亲近的人,譬如父母。因为那是他最在乎的人,他不想成为对方眼中不理想的自己。这会特别让他们独立撑着去面对这些困难,因为他不觉得自己的困境可以被接受。这过程不断累积,当有一天,真实的自己与外界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再也没办法解决时,就很无力、痛苦,若没有办法在关系里面被理解,他求助的手也就没办法伸出去。

    就算台湾社会经历了教改、民主化,我同意社会其实有改变、变得更加开放,也算是愿意去照顾孩子心理层面的需求。但同时,我们还是期待孩子“出人头地”,这是有矛盾的。我们还是有很多的评价与阶级区分,学校好不好?功课好不好?工作好不好?没有真的像说的那么开放。权力还是会有一个位阶。

    台湾新北市的儿童游戏场。

    台湾新北市的儿童游戏场。摄:陈焯煇/端传媒

    选择自杀,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心理历程。他可能觉得这是自己唯一可以做决定的事情。你们可以决定我其他事情,但我可以给自己的生命作主。

    现在社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面过日子,但我们如果可以,我们有能力引导孩子看到不同的世界,或许他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如果政府愿意增加辅导员,那非常好,可以平息大家的集体焦虑,但说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那些愿意跟父母冲突的孩子,我都跟父母说,这样很棒,他很有能量、而且你让他觉得可以发生冲突也不会失去你。向外去咆哮、抗议的孩子,是看得见的。有些人的愤怒是向内的,就会攻击自己、伤害自己,我最担心是这种孩子。这样的孩子也不容易交到朋友,不容易得到支持,最后出事的机率也是最高的。

    一个孩子只要是有得到支持,在家庭有得到爱、老师同学可以给他支持,那不管他再穷再苦,他都未必会走上绝路。不管政治气氛如何改变,但在我们私人关系的小小世界里面,如果是相互理解与支持,也有真实交流,一定是可以面对困难、继续前进。

    只要孩子可以感受到“有人”在身边,走上绝路的机会,就可以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