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路:GDP指标,中国特色的经济“玄学”?
「一场疫情下来,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反而加强。但这样的情况是否能够持续到2021年,乃至更远的将来呢?」
又到一年一度的经济展望时间。作为一门中国特色的经济玄学, GDP(国内生产总值)预测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与暗含假设,可能比数字本身更重要。
主流预测背后的假设
预测中国GDP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玄学”,原因在于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你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长潜力是多少?第二是你认为政府在当期的增长目标是什么?
GDP是单位时间内一个经济体内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综合。这个统计方法本身当然很不完美:现行统计方式不考虑环境资源的损害,对于服务行业和数字经济的统计有很多问题,与人们的实际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很难说有什么直接关系。但这一系列缺陷并不妨碍GDP成为经济学中最常见也最实用的统计方法。道理很简单:GDP的概念和方法全世界(基本)统一,也有较长的数据历史,这对于进行跨地区和跨时间的经济研究非常重要。在大部分情况下,GDP增长的变化,也比其他任何经济指标都更能反应一个经济体的大致运行情况。
但预测中国GDP又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玄学”,原因在于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你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长潜力是多少?第二是你认为政府在当期的增长目标是什么?两者都非常重要。前者决定了经济的“自然增长”中枢和轨迹,而后者则决定了短期的波动程度。但回答这两个问题在中国却需要非常不同的技能,因为前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后者则是一个政治问题,甚至是博弈问题。
增长潜力和政府增长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假设中国的增长潜力是6%,但政府出于某种原因,需要在明年达到10%的增长——这完全有可能。政府可能通过强力的短期干预——比如实施大规模的财政或者货币刺激措施来把短期增长大幅推高。但这么做往往意味着剧烈的波动,大规模经济刺激,通常都以推高债务和扰乱经济结构为代价,这在中长期就会形成对于增长的拖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十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预测中国2021年经济将增长8.1%;彭博(Bloomberg)12月的经济学家问卷调查对中国2021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中位数是8.2%;市场评级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的最新预测是8%;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则在近日对媒体预测,2021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约为7%-8%。
主流经济机构目前对于2021中国经济预测目前非常接近,基本都在8%左右,这反映了两个假设:第一是中国产能恢复速度领先其他国家两个季度左右,因此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就可以回到疫情之前的“自然”增长轨道,而中国当前的自然增长率正在逐步下降。第二是政府的经济刺激意愿有限,因此经济增长潜力与政府政策目标较为接近。
2020年,中国赢两次?
2020年中国全年的增长结果悬念已经不大,大致可以确定在2%左右,并且极有可能成为今年全世界唯一录得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由于2020年已经出了11个月的数据,因此中国全年的增长结果悬念已经不大,大致可以确定在2%左右,并且极有可能成为今年全世界唯一录得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根据IMF的预测,中国全年将增长1.9%,同时世界经济将整体萎缩4.4%,美国萎缩4.3%,发达国家整体萎缩5.8%。
此消彼长,中国虽然在2020年也遭遇了经济重创,但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比重却得到了提升:如果用购买力评价计算(考虑到不同国家物价水平和购买力的不同),中国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17.4%快速提高到2020年的18.6%。而美国的比重,则基本没有变化(2019年15.9%,2020年16.0%)。以其他方式计算,中国目前在名义GDP规模(IMF预测为14.9万亿美元)上仍然落后于美国(20.8万亿美元),但2020年中美经济之间相对增速的变化将两国的差距拉近了近一万亿美元(按照今年之前的情况,中美之间的GDP差距大约每三年缩小一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疫情将中国经济规模追赶美国的时间,缩短了两年)。同时,如我此前在文章中写过的,2020年下半年中国产能的快速恢复,造成了中国企业在不少出口市场中的份额扩张。
一场疫情下来,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反而加强。也难怪有不少人戏称疫情成就了中国特色的“双赢”——“中国赢两次”。从短期来看,这似乎没有错。但这样的情况是否能够持续到2021年,乃至更远的将来呢?
中国的增长潜力是多少?
2020年中国的一系列经济结构变化将在长期削弱增长潜力。例如北京在今年隆重推出的“双循环”政策,根本逻辑是牺牲效率求安全。
2020年因为疫情冲击的关系,在数据上是一个“例外”的年份。2021年全球疫情会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控制,经济向常态化回归,是大概率事件。但我们今天说的GDP增长,皆为“同比”增长。也就是,当一家新闻机构报告说“中国2021第一季度增长6%”时,指的是“中国2021年的第一季度经济比2020年的第一季度增长了6%”。这里就涉及一个基数问题。解读2021年任何经济增长数字都需要考虑到2020年,特别是上半年的低基数影响。如果中国2020年的全年增长是2.0%,那么2021年增长8%将意味着两年平均增长6%左右。同理,如果2021年增长6%,则两年平均增长4%;如果2021年增长10%,则两年平均增长7%。
表面来看8%似乎很高,但如果考虑2020年的低基数,那实际上这个预测意味着中国2020-2021年平均增长6%(2020年2%,2021年8%),而6%的增长将实际上成为中国三十年来的最慢增长纪录。所以8%的2021年预期表面上来看挺高,但实际上已经暗含了“增速进一步下滑”这一预期。
2020年中国的一系列经济结构变化将在长期削弱增长潜力。在应对疫情期间政府大量依赖国企扮演“抗疫先锋”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国企按照政府指令,逆势扩大投资和支出。这样的做法接着抗疫“非常手段”的名义,实际上体现了政府对于国企改革态度的方向性变化。领导层开始强调国企“绝对不能否定,绝对不能削弱”,而中国的国企部门效率远低于私营部门,因此这样的 “国进民退”变化将势必减弱中国中长期的经济成长潜力。
类似的,北京在2020年隆重推出的“双循环”政策,根本逻辑是牺牲效率求安全。“内循环”策略中对于“供应链安全”的强调,将引导中国企业建立利用率较低的产能备份,同时因为战略和政治考量,而在商业决策中无法采取最优方案。比如,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出于“安全可控”考量,已经开始在供应链中尽量减少美国、日本的供应商比重——尽管这些供应商的产品和价格在市场上很有可能是最优的。这样做的结果,放在宏观经济层面,就是削减潜在增长率。
中国官方也承认自然增长率下降这一事实。但是关于其程度的估计要保守得多,大多仍然在坚守6%这条“心里防线”。而主流机构在公开场合做出的6%的预测多半是对北京的某种“礼貌”姿态。一些研究显示,中国长期(15年左右)的自然增长率很有可能已经在4%以下。
GDP目标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中央政府不给目标,地方政府就会原地不动。这样的逻辑放在其他国家,可能会显得很荒唐。但是在中国,类似的观点相当有市场。
关于中国是否还需要设定GDP目标这个问题,几乎每年都在争论。反对的意见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目标已经从“数量”变为“质量”。而仅从结果上很难区别“高质量GDP”和“低质量GDP”,因此GDP目标已经失去政策意义。同时,在地方政府的“锦标赛竞争”之下(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以经济发展的相对排名作为重要依据),全国的GDP目标在地方政府实施中常常被理解为最低目标,而不是加总或者平均目标。因此地方政府常常有盲目追求GDP绩效,甚至虚报GDP数字的动机。2017年,辽宁省在更换了主政官员之后,宣布对之前的GDP“挤水分”,一度出现年度GDP负增长23%的“奇观”。
但支持者认为,在经济困难年份,设定GDP目标仍有重要作用,否则地方政府有可能会“无所适从”。这个理论颇令人玩味,因为其中假定了如果中央政府不设定明确的GDP目标,地方政府就没有实施“保就业、保增长”政策的动力,中国经济因此就有“断崖”坠落的危险。中央政府不给目标,地方政府就会原地不动。这样的逻辑放在其他国家,可能会显得很荒唐。但是在中国,类似的观点相当有市场。而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往往对于中国的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治经济体制有相当深刻的洞察,这很有可能是体制的长期刚性,让人怀疑地方政府乃至市场是否真的有自我调节能力。
而北京当前采取的策略,则介乎上述两者之间。十一月公布的一系列“十四五”规划文件,引人瞩目地略去了GDP量化增长目标,而代之以“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样的弹性表述。而在以习近平本人名义发表的权威解读中,则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说明: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同时,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不少可能冲击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隐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可能持续低迷,中长期规划目标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用这样的方法,北京试图把GDP变成一个“不是目标的目标”。一方面提醒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仍然是有“底线”的——15年GDP翻一番意味着年均必须增长4.7%。而另一方面又极力淡化这个目标的刚性和短期约束性,平均每年4.7%,并不意味着每一年都要4.7%,有些年份高些,有些年份低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一旦未来再遇到疫情冲击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政府也有一定的腾挪空间。
但这样的做法将非常考验地方官员和政策执行者——GDP增速快,是否依然对官员的晋升有加分?一旦再出现低于4.7%的增长,政府是否真的能够忍住不干预?如果GDP不再是最重要的指标,那么应该看什么指标?
既然GDP指标是一门“玄学”,那么理解和执行,多少也需要一点“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