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图:端传媒设计组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KKKKKC,回应圆桌话题《北一女学生在园游会“摆摊陪聊”,你看到的是创意、父权经济,还是性别歧视?

文中提出的男女对比很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根源:女性的美在这个社会中就是被视为一种独有的、廉价的资本。这并非谁的一家之言或者偏见,而是一种我们应该正视的 social norm。在这样的 social norm 之下,消费女学生/女空服提供的服务的被视为了消费“姿色”,是价值低下的;而消费男学生/男消防员的的服务则被视为消费其技术能力,是相对高尚的。

从本文的概述来看,林韦的问题不在于指出了这种被大家潜移默化接受了的 social norm,而是诛心式地认为女学生有意利用这一 social norm 来赚钱。真正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林的这种观点,而是社会对于女性能力的轻视和对美的偏见。我们需要的是正视女性的专业能力,女性可以升职加薪不应该联想到其“姿色”,而应该是其卓越的能力;同时,坦荡地展现各种美也不应该被认为是“俗”的表现,而这件事情上也应该做到男女平等。

2. CombatantJC,回应圆桌话题《北一女学生在园游会“摆摊陪聊”,你看到的是创意、父权经济,还是性别歧视?

尽管台湾位居亚洲性平地位之冠,但许多民众在解读网路上的相关信息时仍是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做连结,并没有真正落实“性别平等”的想法。

我觉得会造成此一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关于性平的相关政策宣导能见度过低,性平教育仅在求学阶段实践,成年人何来性平教育?而一般人通常只会在“性别争议事件”发生时,才会想到拿性别平等出来说嘴。加上政治人物经常利用主流媒体的声量散发耸动声刺,只为搏版面、求关注,一再的恶意操纵媒体,而主流媒体也为了收视将这些不堪入耳的言论呈现在大众面前,跟性平宣导比起来,媒体的能见度高出太多了,使得部分民众对于性别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

此外,一个小小的摆摊活动被恶意连结至腥膻色的区域,也可看出人民“自我优越”的意识感日益激增,不断呈现出“我认为的就是真理”之现象,在各社群媒体上皆可见,试图透过带风向来寻求群体之间的认同感,又或者正义魔人心态上线,将自己认为不妥的事狠狠指证一番,并渴望透过自身力量影响其他人。

为打破长期塑形于民众心理的刻板印象,我认为性平相关的活动有必要持续推广,并透过公开的社群媒体向外宣传,使活动的能见度提高,激起人民反思的能力,进行理性的沟通,而不是滥用社群媒体所赋予的自由,行散布仇恨言论之实。

3. madlex、Cathusian,回应《美国毒品“合法化”的背后,半个世纪“毒品战争”的失败史?

madlex:毒品的危害往往体现在身体及社会两方面。若是更深层次地考虑,毒品对身体的危害问题其实是个伦理问题:一个人若是出于自由意志,有没有自我伤害的权利。这不仅仅是毒品,自杀亦是,卖淫亦是。旁人能否置喙,并未有确定答案。

除了对个人身体的伤害,如何处理毒品对社会的伤害其实是另一个独立问题,这亦是禁毒派和合法派的分歧所在。毒品带来犯罪率上升,阶级贫困等问题。禁毒派认为禁止毒品可以直接断绝这些恶果,而合法派认为要尝试一种存在毒品但解决以上问题的模式。各自效果如何,需要更多的观察。

Cathusian:谈到对人体的伤害和伦理。首先,“我的身体是我的身体”。再者,性交易属于“伤害身体”么?有保护措施的性爱并不会伤害身体啊,伤害性交易双方的是官方粗暴的打击与不合理的管控,以及各种偏见和歧视。 吸烟、喝酒照样是伤害自己身体的,喝酒不用说了,酒精唯一的作用就是使人的大脑中毒。吸烟?伤害自己不说,更可怕的是吸烟几乎一定会伤害身边的人。我父亲本人不吸烟,但经常参加饭局吸入二手烟,在前些年被诊断出了肺癌。烟酒好不到哪里去,性交易规范化合法化后我真的不觉得会对谁有害处。会对婚姻有害处?别开玩笑了,想出轨的人就算不去进行性交易照样可以出轨,反倒不如进行合法化的性交易,算是纯粹“生意往来”不会留什么动摇婚姻根基的隐患。(资产、情感)。

“尽管白人比黑人更有可能滥用毒品,因毒品入狱的美国人中黑人人数却是白人的6.5倍。据统计,黑人获得强制量刑的概率是因同样的毒品犯罪被捕的白人的两倍。由于大部分公立学校对毒品采取零容忍政策,毒品战争造成一些毒品泛滥的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大幅减少。这使得这些地区的穷人彻底失去了社会流动性。”

是禁毒派和不恰当的禁毒行动(毒品战争)加重了阶层贫困和犯罪率攀升(和禁酒时期一样),不是毒品导致了这些。没有毒品该被歧视还是会被歧视,没有毒品又没有平等地位也还是只能靠其他违法行为来谋生。不要倒置因果。

4. 毛诛习,回应《《魔物猎人》电影风波:相比“辱华”,互联网巨头还有更大麻烦?

过度审查与资本控制舆论密切相关,当各平台都将自审放在首位,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所谓新出现的声讨声浪,可以用稻学家这一身份来描述。这些稻学家只看到了舆论引导下的反资本趋势,却对官方态度认识不清。文中所谓官方媒体所说并没有任何直言,皆为含沙射影。与之前这种程度的辱华必定是指名报导,稻学家们没意识到这其实是官方控场。说是资本下台控场,不如说是官方冷处理。

5. EricChan,回应《中国人还有“不冷静”离婚的权利么?

我爸妈总是用我舅舅的婚恋经历教育我:当年我舅有两位追求者,一位长得好看,一位懂得持家。后来我舅舅选了懂得持家的那位成了我的舅母。这位舅母持家有道,家庭生活蒸蒸日上。这个故事体现了在传统家庭观念里,婚姻是一份合作关系契约,在这个合作关系里,男女通过分工提升生产力。这一点在过去的农业社会更是铁律,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但随著工业化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的关系逐渐解体。这也是女性权力以及离婚权逐渐普及的原因:即使不结婚又或者是离婚,生产活动依旧能持续进行甚至是更有效率。女性也可以进入职场工作,需要组成家庭才能达致的社会分工也可以经由服务业取代:以前农民耕作后需要家庭主妇去做饭,现在人们下班后可以去餐厅吃饭;以前家中家庭主妇负责理财及采买,现在人们可以经由银行的理财工具管理财务,大不了聘请一位私人理财顾问,不一定要妻子理财。甚至是一些个人比较私密的情感以及性需要都不一定需要婚姻家庭作为解决手段。看 AV 找心理咨询师效率效果或许更好,资本主义将人物化的同时也把家庭功能“物化”了。

既然随著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婚姻与家庭的功能能被付费服务更有效率地取代。为什么中国还会在这个问题上走倒车。在推行计划生育时,国家的口号是: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再到过去数年人大尝试立法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中共政府尝试将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服务回归家庭以提升效率并降低政府负担。这一点对于今年来债务不断上升,但公共服务开支需求越来越高的地方政府而言更是意义非凡。当离婚数字继续上升时,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一个窘境:要么是增加社福开支取代部分家庭功能维持生产力,要么就要面对劳动力因要兼顾家庭功能而影响生产力/收入。这才是中共政府开倒车限制离婚的原因。试想一下在计划经济时期,孩子的教育老人养老工人的三餐甚至医疗都是由国家负责时,离婚不离婚对于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冲击能有多少?

而通过把公共服务回归家庭降低成本这一点又带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婚姻制度对于女性劳动的剥削。前几周娱乐新闻的焦点就是周星驰与前女友于文凤的官司。于文凤与周星驰虽然没结婚,但是她为周星驰管理财政以及投资。在97年到02年时,于文凤并没有因为她为周星驰投资而获得任何酬劳。02年于文凤为周星驰辞去原有工作全职为周星驰投资时,每月的回报仅两万。前几年大热的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也探讨了这个议题,当结衣bb是男主的家务助理时,她做家务能获得酬劳。但当她与男主结婚以后,这些家务反倒变成理所当然的义务。在中国,女性步入职场并没有改善这种情况,反倒是女性除了要工作以外还要额外兼顾家务。中共政府限制离婚率的政策似乎是在尝试维护这一套不公义的分配制度去降低自己的开支负担。

6. fassyliu,回应《电子暴食症:Cyberpunk 2077

在B站看直播云游戏了整个游戏主线流程,因此对于作者说的游戏体验无法评价,包括射击手感,武器,任务和服饰升级系统,而且我猜PC端和主机端的射击手感应该也差距也蛮大,毕竟没看到多少PC玩家喷游戏的射击手感。

不过对于一个重度赛博朋克文化爱好者来说,我还是很喜欢这部游戏的,虽然主线内容很短,六个结局也都不是Happy Ending,但这不正是赛博朋克文化想表达吗?当世界被大公司控制,政府不过是摆设,底层大众已经毫无价值并且活自愿或被动地享受着奶头乐文化,毒品,性,暴力,义体改造,而不去反抗。在这样的赛博朋克的世界里,像V和银手这样想去干掉荒阪公司的人太少了,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即是干掉了一家荒阪公司,还有无数的荒阪公司会出现。

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有逼仄肮脏的街道,也有平地而起的高楼。高楼遮住了天空,街道上没有日光,只有霓虹灯和人造光。虽然赛博朋克影视作品已经有很多精品,银翼杀手和攻壳机动队都是经典的作品。但相较于只能作为观众的影视作品,游戏能够带来带来更多的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而关于作者关心的所谓物化女性的问题。作为女性,甚至可以说一个 feminist,并没有那么地被冒犯。蠢驴已经提供了玩家扮演女V的选项,并且其实在这个游戏里捏脸的时候,无论选择男性和女性,都能够通过义体自己定制性器官,那么男性还是女性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一味强行政治正确而忽略现实只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和反感,比如“年度最佳游戏”TLOU2.

最后,我想说的是,赛博朋克文化代表的是对于大公司高度控制和社会结构崩坏的担忧,同时也有着对于二元论的讨论。在严肃性上,赛博朋克2077做得还不够,而且从大众反应来看,也并没有很多人真正体会到了这种严肃讨论和一种黑暗未来的可能。这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担忧,商品游戏赛博朋克2077是不是消费主义对于本身其实是一种反叛文化的赛博朋克的消解和招安呢。

7. 秋本明、BigBroWatching、madlex,回应《专访妇女权利工作者冯媛:大陆《反家暴法》四年,女性为何还是维权的牺牲者

秋本明:中国的法制是自上而下,很少自下而上,只有这个问题走向了极端情况,受害人变成加害人来报复社会,死十几个人后,民怨沸腾,中央才会重视,中央一旦重视,地方就不得不重视,所以尽管看起来是民众请愿,其实地方更多是看中央而不是自己辖区的民众,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弊端,特别是中国大陆去这样的体制下,这样的悲剧只会越越多,越来越严重。

BigBroWatching:@秋本明:中央集权制度恰恰是有助于先进理念进入落后的地方社会的。 社会问题是独立于政治问题存在的。

必须注意到的一点是,地方官员不重视这个问题恰恰是中国地方社会不把女权当回事的结果,是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传统思维,这不是地方分权能解决的,也不是中央集权带来的。 落后地区的社会观念就觉得打女人这件事不是法律问题。

如果是一个地方分权的民主选举制系统,地方当局只会更加忽略这种女权议题,印度就是一个例子。无论印度国会通过的法律有多么先进,地方上的政法当局还是会按照保守的社会风俗去进行司法实践,很多女孩被强奸了就只能嫁给强奸者 ,次种姓还是主导社会生活。

司法独立,地方分权还有民主选举根本不具有改变社会的能力。改变社会只能依靠经济发展和法律,而中央集权有助于法律的跨地区推广和执行。

madlex:@BigBroWatching:首先,针对‘原因是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传统思维’此言。

这种传统思维如何而来,“保守的社会风俗”从何而来?已经有人提出父权制作为缘由。父权制其实是家庭层面的独裁,而中国自古以来亦有“君父”的政治传统,所谓独裁贯穿上下,必然造成至上而下对个体和弱势群体的全面压迫。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同残疾人,性少数,甚至是某些时期的读书人所受到的欺辱,其实是相通的。

而为何有独裁?所牵涉到的范围太广,我只讲其中一点,恰恰是中央与地方的实力不对等,造成中央无需考虑与地方进行对等的博弈。欧洲为何为民主发源地,各个国家谁都无能力作为中心吞并其他国家是一个原因。既然无法吞并,只好坐下来讲数,此乃人之常情。所以地方分权乃打破独裁的第一步。

最后,针对经济发展和法律万能之说,有人讲印度,只需讲一票中东富可敌国的王爷国家就可以作为反例。

BigBroWatching:@madlex:所谓地方分权就能打破独裁么?阿拉伯世界一直求统一而不得,许多阿拉伯国家依然处于独裁统治和教权思想中。

美国的政治一直都很民主,但是很长时间里美国妇女一样活在家庭中父权统治之下,那里的女性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会遭受荡妇羞辱,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是靠法律,是靠经济发展给女性带来的独立机会,而不是靠美国分裂成五十个州。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什么国家,在封建时期农业时代都是纵容了这种家庭范围内的父权。

我可以告诉某些人,如果中国开放地方分权,那么很多民族地区马上会要求实施伊斯兰教法,用沙特的标准要求妇女着装,开一个大大的倒车,这已经在之前的云南沙甸回民区已经发生过了,后被中央取缔。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意志强力的地区恰恰是男女最为平等的,如东北;地方宗族势力强盛,所谓“地方分权”很强的地区,如潮汕,有能力公开对抗计划生育多年的,恰恰是至今而言最不讲男女平等的区域。

什么问题都归因于大一统和中央集权是十几年前的老黄历了,希望各位能在更高地层次上批判问题,而不是秉持一些恨国党的陈词滥调。

madlex:“所谓地方分权就能打破独裁么?”自己看我讲的原文,地方分权仅为打破独裁要素其中之一。

8. anonymous3、佩佩子,回应圆桌话题《性罪犯赵斗淳刑满出狱掀起韩国社会巨大争议,你如何看民众的担忧与不安?

anonymous3:赵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罪犯,他过去对受害女童犯下的罪行也令人发指。可是,他的恶魔形象几分为真,几分为传媒以及影视创作的的渲染,我不得而知。和其他很多恶性犯罪的凶手相比,包括长期家暴,虐儿,随机杀人,恐怖活动等等各式各样犯罪行为参与者相比,他果真更加罪无可恕吗?为什么我们会对他格外的恐惧,这份恐惧强烈到我们把他视为恶魔,要坚决予以消灭。而心理治疗师的评价,又是否不受外界干预与内心道德感的影响呢?

赵犯下了恶行,他也接受了司法审判与惩罚。现在他出狱了,他为自己曾经的罪行付出了代价。这当然不能弥补对受害者以及家属的创伤。但是,现代法治社会并非建构在同态复仇的基础上。若干年前的判决书上的内容就是赵所需要承受的法律制裁的全部。超出的部分有理由被额外加诸于他身上吗?这难道不是一种以众人为名对法律明目张胆的冒犯吗?

我理解民众的恐惧绝非无中生有。人类的共情本能让我们同情受害女童,也因此恐惧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有理由因此用一种积极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去预防犯罪吗?我对此表示强烈怀疑。在中国新疆也有这么一群人,被认为是潜在的恐怖主义人员,他们有的甚至有暴力犯罪前科以及宗教民族相关的仇恨行为。他们被限制人身自由,以反恐为名。或许有人说这是政治犯与暴力罪犯不同。但请注意,恐怖主义化的政治组织的潜在危害远远不是一两个强奸犯可以匹敌。如果因为民众恐慌,就理所应当地对赵强加额外的惩罚,那我很难反驳新疆集中营。因为二者都不过是因多数人的恐惧,而对少数无辜者的非法侵害。是的,刑满释出的赵在法律上已经是一个无辜的人,而无论他是否“真心悔改”,思想都不是犯罪。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恶行总是无处不在,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阴暗角落里。很多时候,我们希冀有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他能保护我们,惩罚坏人。可是这终归是幻想,回到人世间,我们必须用人类的方式去处理这些恶行,来保护我们每一个人。赵是个小人物,释放,继续关押还是干脆处死他,本来对这个社会毫无影响。可是如果因此破坏法治根基,用道德而非法律的观念去看待每一件事,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坏,而不是更好。或许在当事人同意下,委派警员监督,定期更换是一个折衷的方法。是的,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财政支出,但这本就是维护法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很无奈,警察总是出现在罪案发生以后,这是因为现代法治不允许我们惩罚臆想中的犯罪。

佩佩子:@anonymous3:我认为用赵和新疆的情况作比较是不妥当的。首先,赵确确实实曾经是一个罪犯,而科学判断他再犯的机会很高;但新疆集中营的人不尽是罪犯,更多是一般人。第二,对赵采取的措施并无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他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吃喜欢的东西;但新疆集中营的人是受到不合理,没有基本人权的对待。又怎可以相比呢?

9. 驰歇戏,回应圆桌话题《为促国民结婚应对少子化,日本政府拟斥20亿日元补助AI配对系统,你如何看?

我对AI有一些了解,特别是机器学习的范畴。如果这个系统只是把“门当户对”作为配对的规则的话,可能用 K-Nearest Neighbor 或者 Clustering 之类的算法找出特征类似的数据点。问题在于把人并不是可以被诸如学历、财富等表面特征而准确定义的。从现代经济的观点来看,人类都是理性地去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爱情面前,人的行为并非都是理性的。这和去菜市场上买萝卜可不一样,不是非得货比三家才能得出结论,因为总会有更好的选择。

有点扯远了,回到这个 AI 配对的服务是否会改善少子化的现象,我认为类似技术的应用符合现今整个社会正在加速的数字化趋势。然而,仅根据这点信息我根本无法得出一个可信的结论,因为人类行为很复杂,数据库中每一行数据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想要将爱情给公式化,现在这个阶段只能用更多的数据去输出一些规则,未必适用于那个被取样地社群之外的人。

在金庸的小说中,李莫愁曾经问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当我的朋友圈里以前的同学陆续开始订婚、结婚,说不向往是骗人的,希望在未来打工奔忙的日子里,能够收获一份爱情。从而不会需要用到 AI 配对系统来解决终身大事,毕竟我觉得永算法遇见爱情的概率比较小。如果真的用到了,那我可以再回来补充一下这个回答。

10. EricChan,回应圆桌话题《女性凝视、颜值至上和贴身份标签?你如何看藏族男生丁真凭抖音意外走红网络?

至于“中国男性开始进入女性早已被凝视的世界”,我反倒觉得丁真不算是开启了这个时代,反而是通过官方宣传让中国男性体会到了这点,代表体制内叙事认同了这一点。过去饭圈追男星中国的男性还能用饭圈“人傻钱多”“正经人谁追星啊”去自我安慰,还能用“为什么这些‘小鲜肉’的收入比那些脚踏实地的‘科研人员’收入还多?”把这一趋势归因于色风日下人心不古,把靠长相成名的男星视作下九流。但是这次丁真这一个体制打造的 idol 终究是最后一击,代表体制也认同了“长得帅真的能当饭吃”,不是因为资本炒作,也不是因为饭圈女孩人傻钱多,这一点才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