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的时刻》这本书是青年作家张悦然写的关于写作方法的书,比较接近于讲解和教学的性质,但不是一本枯燥的教学大纲。前半部分有方法论,伴以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例子;后半部分实际分析了几个著名作家的作品,解析了一些名作的结构与主题构建。

对文学和写作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读读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很多个醍醐灌顶的时刻,不仅仅是在写作方式上。有很多作者提到并浅析的作品我也读过,但是看完她的解读我意识到自己对那些作品的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不过也确实,我读书大多不会反复阅读,然而很多作品构思与结构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刻,不是一遍简单的囫囵吞枣便能领略到的。

最近我正好也在重读门罗的书。初读门罗已经是我本科时期,她获诺奖的那一年了。那时候我不到20岁,阅历尚浅,其实读不出任何感受来。时隔7年,我来到了门罗生活的国家,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女性,也步入了婚姻,这个时候再重新读,才能大概对她的表达领略一二。张悦然这本书里用两章解析了门罗前期和晚期的风格,正好对我的阅读理解起到很大的帮助。

顿悟的时刻

张悦然

第2章 人物(一):情感的支点

 那时我就感觉到,当你理解、同情和接纳了那些违背了社会规范的人物时,你会感到一种道德的压迫。

有人希望作者更多地关注底层,因为他们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但是有的评论者又会站在另一边批评这样的写作,认为不了解底层的人,写出来的底层是居高临下的,始终带有优越感。作者本人也会受到暗示,下意识地把笔下的人物归入某个类别,好像获得了一个抓手。

小说的内在逻辑由什么决定呢?在我看来,就是作者的情感支点。情感支点有点像船锚,义无反顾地扎进水里,它决定了一个小说的向心力。

 

第3章 人物(二):敌人的馈赠

 我们也应该让小说里的每个人物拥有自己的立场。这个立场是由他的出身、过往、情感和性格建立的,表现为他的诉求和欲望。这个立场越牢固,我们的人物就越有尊严,也越有魅力。

 

第4章 冲突(一):不稳定的关系

 因为西德尼拿起报纸的那一刻,凭借一张像素很低的照片就认出了薇拉是他的同类,她身上散发着他熟悉的孤独和绝望的气味。

 一段关系里的脆弱和不稳定性是非常迷人的。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社会规范要求我们注重礼数,与人保持舒适的距离,主流价值要求我们注重自我形象,维护健康,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进步。这些当然都很正确,但是它也像一条机器流水线,剥夺了很多的自由。而文学并不承担让人归顺于社会规范的教化功能,相反,它时刻都在彰显人性的自由。因此,一个总是符合社会规范、永远不会越界的主人公是乏味的。

这个“扮演”与真实之间的落差,正是张力所在。在很多关系里,我们不能做自己,而是要去扮演某种人格,这个人格与真实人格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它也会带来潜在的不稳定性——我们是否能够永远扮演下去呢?

 

第5章 冲突(二):魔鬼的名字

 海灵格认为,即便未曾谋面,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也可能是深远的。

我们之前提到的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最可怕的魔鬼是那些没有名字的魔鬼,最大的恐惧来自我们并不知道恐惧的原因。疾病也是同样。一旦它被命名,得到确认,威力就变小了。

很多心理学家不同的是,海灵格用他者的表演来呈现治疗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与他人所构成的矩阵里,洞悉治疗者无法驱散的困扰。这不正是小说所做的事吗?在小说里,人物的内心世界,也需要通过某种外化的矩阵得以展现。一味地进行心理剖析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借助其他人物在舞台上的表演,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他看到的那些魔鬼,更多是尚未被人类命名的。艺术的职责正是发现和了解他们。

 

第7章 情节(二):顿悟的时刻

顿悟必须从主人公的处境出发,必须是从她可以感知的事物漫溢出去。顿悟不是作者塞到主人公手里的小字条,也不是空泛的口号或者真理。

我们活在一个死者建造的世界上。

 

第8章 视角(一):较远的观察者

 

世界是无序的,但是视角用其透明的强力为我们建立了一种秩序,它是作者意志的体现。

现代小说从上帝视角转向使用固定叙述视角,也是出于一种发现以及从更深的层面挖掘、揭示人性的考虑

 

第9章 视角(二):被蒙蔽的心

 

一个小说最后只是想表达命运弄人是不够的,这是一个苍白的真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小说应该关注的是人如何与弄人之命运搏斗。

我们当然无法制止她,因为我们一直躲藏于她意识的幽暗角落里。这种愧疚感,正是限制视角所带给我们的奇妙体验。

 

第10章 结尾:虚构世界的合拢

我们都知道,小说结尾并不是逐个安置人物的命运那么简单,它其实和小说的整体结构有关,也和作者对于小说这门艺术的理解有关。比如我个人更希望看到长篇小说对传统故事的叛逆,或者说它在结尾里所体现出的某种自由意志。

多余的自由并不能带来幸福,反而使人迷失。

《魔山》是一种反英雄历险的结构,所抵达的“另一世界”是安全而静谧的,而最后的英雄回归,则是走入现实的危险之中。


第11章 村上春树:无恙的英雄

因为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真正改变我们的,不是短暂的奇遇,而是在时间中的消耗、磨损。

受伤的英雄真正要面对的敌人是自己的暗面。

 

第12章 波拉尼奥:召唤巨人

 

流浪作为一种体例,确保了故事的不断繁殖,从这个角度来说,《2666》如同故事的永动机,可以无休无止地写下去。

“一句话,最宝贵的是身体力行。

有人认为,相比托尔斯泰,波拉尼奥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接近一些:“我们必须拿出对付《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心力来对付《2666》那顽强的多重声道:长篇独白、旁支斜出的历史学岔口、罪案陈述和对于月之暗面般的人物回忆的不顾一切地深入——这些回忆好像不是书中人物的无意识,而是这本书本身的无意识。”[10]但我们如果考虑波拉尼奥对“巨人”一词的着迷,或许不难理解他所说的追随。一种尊贵的书写特权,是他从托尔斯泰手里拿过的接力棒。毕竟巨人这个称谓,属于任何一位文学大师,却特别属于托尔斯泰。“每当他进入一个房间,每当他采用一种形式,他传递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巨人弯腰进去了一道为常人建造的房门。”

小说家一步步交出叙事特权,退回自己目之所及的方寸天地。上帝视角逐渐没落,巨人成为远去的传说

 

第13章 艾丽丝·门罗 之一:时间的房子

 

门罗第一本小说出版于1968年,当时正值加拿大女权运动的高峰,她正是那些寻求自由和解放的女性中的一员。

索菲娅意识到根深蒂固的偏见并不仅仅来自男人,同样也来自女性对自己的认知。她们不假思索地领受了命运的安排,而且这带给她们安全感,那个男权社会所塑造的上帝,成了她们的庇护所。

 

第14章 艾丽丝·门罗 之二:门罗的晚期风格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如此多的事物似乎都/有意消失,因此失去它们并非灾祸……

和伊莎贝尔因为爱情而结合,而爱情里包含着责任。随着时间流逝,爱的比例在降低,责任的比例在升高,责任一点点吞噬着爱。

谈起某种与之抗衡或将其抵消的情感,我们却从中体会到被隐去和略过

是最终我们原谅了所有我们曾经认为无法原谅的人和事。这是生活教会我们的事,它让我们松开紧紧攥着的手,把一切放归时间的河流,而我们也将因此获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