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想寫這個預告。我期待讀者與我們期刊以一種突然的會面方式,獲得在沉寂整整三個月,毫無消息時不期而遇的驚喜,發掘的快樂和有可能產生的對時間本身的體驗。也許是在焦躁,輾轉反側不眠的夜晚。也許是在濕悶的臨近下班,極度渴望自由的下午。也許是在房間中,一位穿戴整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著鏡子審視自己的年輕男人,在來回走動的時候。相遇就這樣發生了。


他們握著滑鼠,隔著發光的屏幕(無一例外)。捏著滑鼠的手指起初是用力的,然後漸漸鬆弛,只留下食指時不時地划動。而意志力卻剛好相反,從散佈在各種感官要求的各地聚集到了一處。


他們開始聽見紅茶咕嚕咕嚕的聲音,然後是電台的電波滋滋作響。在依然算不上涼爽的台北盆地,有人打開了角落的櫃機,暖氣打著滾前進。即便沒有陽光的照射,窗台和電腦縫隙裡的積塵還是閃閃發光。等到雨霧終於散去,印入眼中的是一條連綿的雪山,隱約可見一個流亡的人影。一列火車從山頂疾馳而下,在海面上打出紅色的光。


等到感官重新向周圍散去,一段時間已經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就像無數個夜晚和假日的白天一樣。面對生命的縮短,人會本能地翻動帶有手錶的手腕,按亮手機屏幕,轉過身看牆上的掛鐘,做各種徒勞地確認生命是否已經發生了改變。之後,在持續地唉嘆聲中,他們打開一個新的文檔開始寫一份辭職信(為錯過重要客戶)或者因為錯過精心準備的約會給另一位命中注定的女人寫一封誠懇與情感充沛的情書。類似「我終於有了在樓梯上能夠與你陡然相遇的希望——這種相遇是多麼甜蜜的時刻啊!」這樣庸俗地改編。


很少有人不期待自己的生命出現改變。但我們懷疑,和文學的永恆相比,這樣甜蜜的相遇,小小的改變真的是我們跨越所有時區的讀者期盼和願意接受的嗎?他們會不會因為這樣的改變從而改變對我們雜誌的看法,拒絕點擊那個只有「一根大拇指的雙手」按鈕,讓我們雜誌的生命永遠停留在第一期不再發生改變?


文學不應該向它的讀者妥協。更何況我們是一份純粹的文學期刊。純粹指的是,我們徹底斬斷了文字和功利性的連接,把那些宣傳性的,道德性的乃至於一般意義上的教育性的文字通通拒之門外。也就是說,你不會看到受傳統的文以載道指導出來的「警世勸學」,也不會看到把思想性和哲學性置於文學性之上的思想性文章,更不會看到備受中產階級喜愛的,粗製濫造冗長混亂的道德說教。我們將盡力讓你看到的是,通過一連串蕪蔓式的比喻引領到前台的邊緣人物,模模糊糊鬼鬼祟祟的意識流動,多聲部配合以及章節內連續轉換之類的輕巧結構。還有作者精心藏在文本中的詞語,對現實世界惟妙惟肖的模仿和故意露出的破綻,會撒謊的敘事者,永遠用不到的獵槍,還有種種無法言說的秘密。它們不會對你人生的成功帶來一絲一毫的幫助,只會讓你的脊椎骨體會到一次次的藝術衝擊。簡而言之,「我們侍奉的是誰——人民或是社稷?詩人可不在乎——讓他們等去吧」


在上一次「創刊進度報告」中我們是這樣說明我們辦刊目的的。「現代社會想要如同范蠡一樣拋棄功名利祿,蓑衣漁火小舟泛湖,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不可能的事。但暫時的脫離俗世,享受精神世界,或許通過閱讀本刊是可以做到的。本刊希望成為那些有遺世之心而無法實現者的精神家園。」這些話完全可以用「逃離」二字總結。但究竟要逃離什麼呢?以及一個違反直覺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逃離呢?


情緒類的文章總能在馬特市上獲得較高的關注。之前,在2019和2020交替之時,「割席」和「政治性抑鬱」反覆的在情緒類文章中出現。作者們為自己所信任或者充滿期待的人持有自己無法容忍的政治觀點而痛苦不堪,或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絕不能接受的政治決策被毫無阻力地實施下去。他們被迫改變自己的人際關係或者被迫接受某種社會性的改變。一波未平,在這些人還沒有撫平傷口,想明白怎樣應對改變的時候,瘟疫席捲而來。人們又被迫接受一種完全被改變的生活方式——被禁足在家。自由就在窗外,可望而不可得。還有各種地區性的創傷,以燃燒的街區作為背景的種族衝突敘事,被惡法壓抑的聲音,突然爆發的造成幾千人死亡的戰爭。更不用說那種常規性,包括失眠和失戀在內的個人的傷痛。所以,「為什麼要逃避」才會被遭受看不到盡頭的苦難人當作是反直覺的問題。而要逃避什麼也變得很明顯了。改變只是一個表象,人們真正害怕的是改變背後所帶來的焦慮,恐懼,沮喪,失落種種情感。這些情感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創傷,以至於他們寧願「一壺酒,一桿綸」「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極度枯燥單純的生活來做應對。行文自此,我們的宣傳口號也就呼之欲出了。「讓我們暫時脫離情感」。



我們雜誌會同時提供兩個版本。一個是網路閱讀版。這個版本只會放上各文章的鏈接,以最簡潔的方式向讀者呈現。第二個,也是我們推薦的是類PDF閱讀版。這個版本只有圖片而沒有文字,讓讀者有一種真正的在網路上閱讀雜誌的感覺。另外,我們還向我們的訂閱會員提供pdf文件,以供我們會員在沒有網路的車廂,山區以及無人海島,或者只是想要單純的閱讀環境主動拔掉網線在kindle上閱讀。我們也向訂閱會員承諾,您提供的接收郵箱我們絕不會做其他用途。

成為會員:在文章下留言「訂閱」即可。如果您希望接收每一期的pdf文件,可以在訂閱的同時留下郵箱。當我們給您回覆收到時,您可以把回覆刪除,以防隱私洩露。

感謝所有參與雜誌種種工作的黨員,編輯以及義工。沒有你們的幫助,海客是絕無可能在馬特市上和大家見面的。在這裏特別感謝@Lola@xiaosi 。如果不是lola積極地參與,我們雜誌也許至今還在為封面發愁。如果不是xiaosi的幫助,我們是沒有辦法聯繫上本期主打中篇小說作者的。說到封面,每一期換一次封面早已成為雜誌的慣例了。但對經費拮据的海客編輯部而言,這種慣例真的無法實現,還請大家諒解。不過好在likecoin的升值讓編輯部至少可以做到4期(一季)或者6期(半年)更換一次封面。

也感謝各位支持過計畫的用戶。正是你們的支持才讓我們的計劃可以付諸實施。

@xiaosi @Lola @古登堡bot @盧仁 @我的名字叫红 @用爱心说诚实话 @陳海雅 @看世界的松鼠 @松子 @MaryVentura @青雲姐姐 @戰地島民KMnese @聯合文創獎 @Mike @JinlyWong @蓝鸟 @特拉滕巴赫 @mrspointm @IrisChen @存乎一心 @Andy @无法 @住在月亮上的doctor @Fishear @DrunkenMarxist @Horo @凌于深渊 @簡樂阿蘭 @annepink @南传尊师Karma酱 @桐生茂豫 @fide @leaf @となりの怪物くん @映昕 @xunger @蓝蓝蓝毛怪 @泡泡历险记 @Marino @蓝毛毛 @Damiel @Wonder@k粒码 @藍天志工團

最後,我們也感謝馬特市發電公司為我們辦公時的各種設備提供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