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賓館前排起隊伍、等待入場的記者。

(原文載於《端傳媒》廣場欄目,歡迎點擊前往,閱讀其他精彩相關報導)

十月十日下午四點整,我在台北賓館前排起了隊伍。身為台灣人,這是我第一次獲得機會參加雙十國慶酒會──以記者的身份。

實際上,這並不是任何一個尋常台灣人都能踏足的場合。和早上由「國慶籌備委員會」主辦的「國慶大典」不同,傍晚舉行的國慶酒會,其主辦單位是外交部,而主要受邀的對象,則是駐台使節和外媒記者,外交應酬的氣氛更加濃重。

所有與會人員,都在進場時拿到了識別證。貴賓和工作人員是黃色,而媒體記者則分為兩種:外媒記者不論國籍為何,都一律視同「外賓」,拿的是黃色的「貴賓證」,前來目的是「出席酒會」;至於本國媒體的記者,拿到的則是紅色的「記者證」,參加目的是「採訪酒會」,在會場中容許活動的範圍,也不如外媒記者。

於是就這樣地,我在排隊入場、領取識別證的過程中,也體驗了港台之間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曖昧難解的關係:「立足香港」的端傳媒,拿到的是「本國媒體」的記者證。

早有耳聞雙十國慶酒會很像一場「園遊會」,而實際在現場的感受,也的確相去不遠:外交部禮賓處在台北賓館巴洛克式的建築旁架起棚子,將各種飲食攤位圍成一圈,又在「心字湖」前搭建舞台,讓賓客得以在台北賓館的露台上居高臨下、觀賞表演,氣氛其實頗為輕鬆。

建於日治時期的台北賓館,最初是台灣總督的官邸,從將近一個世紀之前,就一直是杯觥交錯、外交儀典之地──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於七月底過世之後,台灣政府也將追思場所設於此地,雙雙彰顯了李登輝和台北賓館各自的特殊意義。

酒會的安排:誰是台灣重要的「國際夥伴」?

酒會上的飲食也頗值得一提。

禮賓處除了準備了西式、日式、台式和清真料理之外,在甜點區,也刻意邀請了兩個「青年創業店家」前來擺攤,分別提供「法式紅龜粿」、「黃金擂茶雪花冰」之類使用台灣在地食材、兼揉國際飲食元素的甜點。至於酒水區,則分別由「台灣啤酒」和「金門高粱」擔綱,確實台味十足。

製成台灣形狀的小點。
青年創業攤位。
台灣啤酒與金門高粱。
很受西方賓客歡迎的台灣刈包

到了下午五點,賓客準時入場,進場的每位賓客都戴著「國慶紀念版口罩」,上頭印有今年雙十活動的主視覺圖樣。由於台灣疫情相對平穩,近期幾乎沒有社區感染案例,因此與其說這些「國慶版口罩」承載的是防疫功能,倒不如說是「口罩國家隊」的外顯符號,更像是用來反映、提醒疫情讓台灣人凝聚向心的現況,再次將防疫相關的符號和國家緊緊聯繫在一起。

這些「國慶版口罩」的魅力,也可以從它們的搶手程度看出:雙十節翌日,總統蔡英文在 Instagram 上發起抽獎活動,網民只要追蹤帳號、留言,就有機會獲贈「國慶版口罩」,在一小時內就獲得了 16000 多讚和 5000 多則留言。

至於來賓進場的安排,也有些玄機在裏頭。

首先進場、在食物攤位前供媒體拍攝的來賓,是副總統賴清德,而被安排與賴清德一同行動的,則是英國駐台代表唐凱琳(Catherine Elizabeth Nettleton);緊接著進場的是總統蔡英文,而站在總統身邊的,則是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最後進場的是行政院長蘇貞昌,而走在蘇身邊的則是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

看表演時,站在露台第一排的貴賓,基本也都是這幾位使節人員和其眷屬──台灣現下最重要的國際夥伴,一目暸然。

副總統賴清德,與英國駐台代表唐凱琳
總統蔡英文,與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行政院長蘇貞昌,與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

平心而論,這場酒會中規中矩;食物安排雖然偶有巧心,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不過很有意思的是,日本代表對於台式小吃似乎特別鍾情,幾乎每位都端著一碗「台南擔仔麵」在搗頭享用。最受西方賓客歡迎的,則是近來在西方國家也開始流行的「台式刈包」,以及製成台灣形狀的小點心。

雖然對於活動評價平平,但在場的外媒記者卻告訴我,至少「台灣邀請了他們」。其中一位今年剛被北京「驅逐」、輾轉來台的外媒記者說,中國政府並不會邀請外媒記者參加類似的國慶晚會,「上次邀請,聽說已經是江澤民時代了。」

感覺上,這場酒會幾乎太過短暫,而事實也的確如此:七點一到,工作人員便開始廣播:「凱達格蘭大道將於七點半解除交通管制,亦會開始執行違停拖吊,請各位貴賓儘速移車。」若說這是一種溫柔委婉的「送客令」,倒也下得十足「台灣特色」。

心字湖畔的表演。

電子牌樓與「國慶金釵」:逐漸挪移中的國家定位?

我和其他記者步出會場時,凱道另一端的總統府正好在上演「光雕秀」;台北賓館外臨時搭設的雙十牌樓,於蔡英文上任之後,早已改成了 LED 顯示器,在夜空中兀自閃耀,不斷變換花色。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當代感十足的主視覺圖案之外,牌樓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替換成「舊時」的牌樓樣式──是的,就是被不少台灣人戲稱為「華國美學」的大紅底和繁複花邊,顯然沒有斷然割棄「傳統品味」、依然照顧到了某些受眾;一位上了年紀的市民,在我身旁駐足觀看牌樓變換花色時,也不禁脫口而出:「還是大紅大花,才有國慶的感覺啊。」

事實上,許多討厭「華國美學」的台灣人,也經常拿馬執政期間的雙十活動主視覺,和蔡英文執政期間作比較:前者沿用了傳統喜慶愛用的紅黃配色,色彩飽和度滿點;後者則顯然更為簡練、多元,也更符合年輕人的設計美學。此外,電子式的雙十牌樓也更有彈性:10 月 7 日李登輝下葬五指山當天,凱道上預先設置的雙十牌樓,就曾臨時改為顯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等李登輝的生前名言。

「傳統樣式」的雙十牌樓:大紅底、繁複花邊的「華國美學」
切換至「新穎樣式」的雙十牌樓:更貼近年輕人美學
切換至「新穎樣式」的雙十牌樓:更貼近年輕人美學
10 月 7 日李登輝下葬五指山當天,雙十牌樓臨時改為顯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等李登輝的生前名言。

同樣反映出這些彈性並蓄、當代脈動的,還有「國慶大典」的儀典措施。

蔡英文上台之後,儘管沿襲了不少儀典傳統,卻也進行了部分改革,比如邀請「新住民」擔任大典主持人、彰顯台灣社會的多元包容,也比如將以往在大典中服務貴賓、全由女性擔任的「國慶金釵」,正名為「禮賓人員」、改為男女各半,並且不再使用「金釵」這種帶有封建遺風、不符性別平權理念的稱呼。

這些在設計上、儀典習慣上的新措施,既沒有和傳統「完全割席」,又對傳統進行了巧妙轉化,而這種思維,也展現在了蔡英文近年的國族論述上。

對比上一個任期,蔡英文在 20162017 年的雙十演說結尾時,寄語對象分別都只有「我們的國家」和「台灣人民」。然而從 2018 年開始,「中華民國」一詞,卻又重新回到了每年雙十節的演說結尾之中。

到了今年,蔡英文則以「中華民國生日快樂」直白作結,或許也側面反映了她努力將「一部份台灣人對中華民國的集體記憶」,相容進新的「台灣國族論述」中的嘗試,積極地在促成族群和解,同時也強化了蔡時代的「國家定位」:從李登輝時代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到陳水扁時期的「中華民國是台灣」,再到今日的「中華民國台灣」

現在回看,蔡英文近年來雙十國慶的演說主題,的確也都各自反映了不同的時空背景。

2016 年,蔡英文於雙十節的演講主題是「堅定向前,讓國家因改革而偉大」,反映了台灣再次政黨輪替,社會各界對於變革的期待;2017 年,主題則為「更好的台灣」,大抵也延續了前一年剛剛上台的樂觀氣氛。

2018 年的雙十節,則正值台灣地方政府「九合一選舉」前夕,民進黨政府當時聲勢低迷、推出了「民主臺灣,照亮世界」這個主題,再次提醒了台灣人自豪的核心價值,也透露出當權者在選票面前的一絲絲戒慎和謙卑。

「九合一選舉」慘敗之後,民進黨政府於 2019 年推出的國慶主題,則是「堅韌之國,前進世界」;使用「堅韌」一詞,除了期許台灣之外,或多或少,興許也是在勉勵剛剛失足跌跤的民進黨自己。

今年在疫情之下,台灣則因為突出的抗疫表現,在國際間的形象大幅提升;「民主台灣,自信前行」這樣的主題,大概也是再精確不過的時代精神寫照。

「新冷戰」:台灣的宿命,抑或機遇?

肺炎疫情在國際間爆發的這半年多以來,我目睹了台美關係的迅速升溫,也目睹了兩岸和平紅利的幻滅;站在雙十節這個時間點回看,不禁也會覺得,現在或許真的是三十年來台灣最好的機遇。

上個世紀,台灣曾是靠著冷戰體制經濟起飛的國家;冷戰結束的 1990 年代開始,台灣則步入了停滯期,至今仍在努力掙脫「高收入陷阱」

來到 2020 年的今天,世界的地緣政治結構卻似乎再一次地往冷戰局勢挪動了;靠著對峙而繁榮,是台灣的機遇,也是台灣的宿命。

總統蔡英文在雙十演說中提及了《路》這首歌;雖然她引用的歌詞是「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要台灣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但這首歌更引人深思的,或許是副歌裏她沒有提及的另一句歌詞──「無光,要心裡有數;有光,伊必有緣故」。

有光,伊必有緣故。今日台灣人眼前的那道光、那個機遇,其緣故或許再清楚不過;「台商回流」、「供應鏈重組」這些詞彙,今年以來也都喊得震天價響。

然而和舊冷戰不同的是,在這新一輪的「冷戰」裏(如果我們真能這樣稱呼),台灣似乎距離對峙的前線也更近了──不對,確切來說,這次我們就是前線。

我們究竟是在玩火自焚,還是在抓緊機遇呢?我不知道。我只希望,如果在前方等著我們的真是「新冷戰」,但願它沒有熱起來的一天。

祝願「中華民國,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