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爾讀到 John Staurt Mill 的 《On Liberty》,讀到效益主義者論證言論自由對社會的重要性,讀到以下一段:

… the meaning of the doctrine itself will be in danger of being lost, or enfeebled, and deprived of its vital effect on the character and conduct: the dogma becoming a mere formal profession, inefficacious for good, but cumbering the ground, and preventing the growth of any real and heartfelt conviction, from reason or personal experience.《on Liberty》

前文後理大意是說:一個社會若只擁抱教條和傳統卻壓抑異見,那些傳統信念將反過來阻礙社會的進步。

我立即想起前陣子被指散播「港獨」的九龍塘宣道小學老師所出的工作紙其中一題,及上面一位小五學生的答案:

問:沒有了言論自由,香港會變成怎麼樣?
答:可能沒有進步這麼快,因為如果每個人說話都有顧忌,大家就可能不會知道自己的缺點,也不會從中學習。
九龍塘宣道小學《不能逾越的紅線》工作紙

天啊,那不正是那位哲學大師在經典著作《論自由》第二章中寫下的論據之一嗎?這位小學生若不是天才,便一定是老師教導有方,讓他在小小年紀便能一窺學問的門縫。可惜那麼優秀的師長竟被香港教育局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推翻校本調查報告,終身剝奪教席。這樣的垃圾政府,當真反面體現了言論自由的可貴,思想比百多年前的人還要封閉、獨裁、無知 。

效益主義在香港應該有不少信徒。但有些人開口經濟埋口發展並以此為藉口漠視大多數人的意願,例如硬推半個香港反對的明日大愚利益輸送計劃,只是借效益過橋而已。他們考慮的不是整體社會的效益,而是擁護專制政權的那一小撮特權階級的效益而已。作為效益主義的代表人物,John S.M. 認為尊重個人的自由意願社會才能長遠獲益,而香港那班權貴只是在殺雞取卵,剝削百姓。

聖經又如何看效益主義呢?我看耶穌也不見得很擁抱這套。想起祂尋找迷羊的比喻,雖然只走失了一隻羊,卻竟然丟下其餘九十九隻羊去尋找;冒這樣的險當真不會計算啊,衪顯然是較跟隨憐憫心行事的衝動派。

別誤會,我才不是效益主義的信徒。讀 John S.M. 只為了解各種對社會公義詮釋的角度而已。好艱深,真是臨老入書叢呢。

(本文屬《公義課》學習筆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