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路就烂,出村路就好(虽然好得有限)
这段时间天气好得出奇,能够骑车到比较远的乡村转悠了。北京这边乡村的公路不管是县道乡道,路况还算可以,但有时不小心逛到河北那边,路况就差强人意了。
骑得多了,发现部分乡村公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有些地方,如果村外的公路还算勉强过得去的话,一进到村子里面,那路面有时就烂得惊世骇俗了。
有好几次从这样的村子路过,都非常痛苦地发现车轮下的路面裂成很多块,而且每一块之间都有很大的缝隙,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抱歉没有拍照片,因为每次经过这样的路段,都想赶快离开,多停留一秒钟都不愿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一路骑一路琢磨,想不明白。
后来骑到一处不在村子里的低洼路段,发现路面也有这样的龟裂,而且周围非常潮湿。我一想,忽然明白了:一定跟水泡、冰冻有关。
一些偏远地区的村镇,是没有下水道系统的,有些村子房屋太密集,就连一条简单的阴沟都没有。如果通过村子的公路级别比较低,通常他们也不会给临街的公路两侧修水沟。由于没有下水道或水沟,很多村民都习惯把生活污水泼到街道上。而这种公路不管是用水泥还是沥青铺路,通常路面都很薄,水很容易就渗到路下面去了。到了冬季,路面下的水一结冰膨胀,就会把路面拱起来,被车(尤其是一些重型卡车)一压,就很容易裂开。
住在我后面的那一家邻居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一到冬天,不管室外多冷,他们家那个老婆子,一定会把自家的污水提到她家院子外,泼到我这一侧的街道边上。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见了便宜就占的老婆子可一点都舍不得把“肥水”留给自家。结果,我这一侧的水泥路已经烂成石子路了,而她们家那一侧的水泥路仍然光滑平整。
以后修路的时候,不管道路级别多么低,都应该尽量给靠着房屋的路段挖上水沟。最好再立一些实用的告示牌,提醒村民保护公路,不要把水泼到公路上。毕竟,自己地盘上的公路,他们自己是使用得最频繁的。路搞坏了,他们就是最大的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