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罗斯福
特朗普再坏,也比罗斯福赖着当四任总统更好吧。以下是转载---
美國先賢們認為應該限制政府權力,以保護公民權利;羅斯福和進步主義者卻認為應該擴張政府。
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業救濟與復甦經濟,成立了公共事業振興署(WPA)、國家復興管理局(NRA)和農業調整管理局(AAA)等機構來改革經濟和銀行體系。直到二戰爆發為止,美國經濟仍未能完全復甦,但羅斯福所發起的一些計畫,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VA)以及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開始在國家的工業和商貿中扮演重要角色。
亞當·斯密早在1776年就明確告誡,不要採取壟斷價格的做法。按照美國傳統的自由市場制度,企業通過競爭和創新來銷售各自不同價格、不同檔次的產品,但這一制度被羅斯福新政顛覆了。意在促進工業復甦的《國家工業復興法案案》,極大地阻礙了工業發展。最高法院認定,它是違憲的,但羅斯福繼續支持該法案。被羅斯福任命為該法案執行者的休·約翰遜說:它是「神聖的事物……是自耶穌基督以來最偉大的社會進步」——而他本人是一個投資和經營失敗者。該法案實施後,工業生產直線下滑。在新政期間,美國失業率一直維持在百分之十八的高位上。
羅斯福為農業設計的計畫《農業調整法案》,帶來很多農民無法購買的生活必需品、南方農場主為了休耕解僱佃農、相應管理部門膨脹等嚴重後果,它給農業造成嚴重傷害,讓超過兩百農民失業,農場主「發現自己的境況實際上更壞了」。政府對農業大規模的干預不曾放手,到了二十世紀八〇年代,政府給予農業補貼高達三百億美金,農業部每年都要下令銷毀五千萬個檸檬、一億磅葡萄乾和十億個橘子。
羅斯福的計畫基本上都不管用。它們沒能降低失業率,反倒衍生出許多意料之外的壞作用,致使大蕭條曠日持久,三〇年代末趨於惡化。而且,羅斯福的樂觀主義和作為總統的能量用在不得人心的事情上:關押不服從《國家工業復興法案》的人,極大地提高所得稅和消費稅,在最高法院安插自己人(他是華盛頓之後任命最多最高法院法官的總統),以及清除反對其政治集權的民主黨人。羅斯福通過設立並且操縱聯邦工作崗位,分配給各地的財政補貼,強化選民對他的支持,贏得四次大選,造成美國憲政的重大危機。
1941年12月6日,羅斯福得到截獲的日本密電,並告訴助手哈瑞·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這意味著戰爭。」他卻並未警告駐守夏威夷的海陸軍將領。
羅斯福從未意識到,他有多名助手是蘇聯間諜及美國的賣國賊,史達林掌握了美國所有重大情資,而羅斯福對史達林的真實意圖一無所知。
在雅爾達會議上,羅斯福被史達林玩弄於股掌之上。他拒絕聽取丘吉爾的提醒,為了討好史達林,刻意與丘吉爾拉開距離。羅斯福及其智囊不喜歡英國和丘吉爾,認為丘吉爾是自私自利的資本主義之代表,還擁護帝國主義、實踐老式外交。丘吉爾的繼任者艾德禮在回憶錄中寫道:「羅斯福總統與美國民眾都對大英帝國不無疑慮。羅斯福並不隱藏他對大英帝國殖民主義的不悅,因為這是他堅信的原則。」反之,羅斯福對史達林予取予求。
羅斯福鼓勵史達林說,還可以殺死兩倍的德國軍官——他當然記得,德黑蘭會議上,史達林舉杯預祝說,他要殺掉五萬名德國軍官。
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上承認了蘇聯對東歐諸國的控制。學者羅伯特·尼斯貝特(Robert Nisbet)在《羅斯福與史達林》一書中指出,雅爾達會議和《歐洲解放宣言》為史達林把東歐各國弄成自家的戰利品提供了道義上的合法性。
羅斯福為其錯誤的外交政策付出高昂代價,不僅從地緣政治、即使在道德或人命上而言,也是十分高昂的。他的一部分犧牲落在言辭面,但另一部分則把民主信仰的本質全都賠上去。羅斯福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同意重劃邊界,沒有徵詢相關政府及民族的意見,就強迫千百萬人遷徙。他同意遣送蘇聯戰俘回國,即使這些人會遭到監禁、甚至屠殺。即便對羅斯福有較多肯定的歷史學家浦洛基也承認:「羅斯福是帝制總統的真正創始人,一手主導外交政策,把國務院貶為只是執行白宮制訂的外交政策的工具。結果是,不僅美國外交政策和羅斯福及其世界觀緊密結合,而且除了總統之外,再也沒有人有能力進行外交運作。」
---------以上文章节选自《二十世纪美国最大的谎言,罗斯福新政》,对观点网站。
读后感:十恶不赦罗斯福,丧尽天良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