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解放杠杆的思想。通过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准确把握,进而过渡到AI和VR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的需要的影响,分析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解放的促进作用。试图帮助人们辨证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马克思意义上人的“双重解放”。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解放;AI;VR

1.引言

从18世纪60年代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到现阶段我们正处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劳动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由最初劳动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到如今劳动生产方式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科学技术不断延伸着人的感觉器官、效应器官和思维器官,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巨大变革(刘同舫,黄漫,2009)。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主题,而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能作为人类解放的杠杆,用以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这方面,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无疑将会对人类解放起着重大推动作用。通过理解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以AI和VR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避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诸如人的异化的负面影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2.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世界发生激烈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走向等根本性时代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王阁,2009)。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解释了世界的存在内容、存在关系和存在方式;而且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和意识形态,彰显了认识世界发展的向导性以及如何改变世界的实践革命性。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人类解放理论的方法论根基,使马克思得以在此基础上解剖和分析社会历史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进程,并在市民社会的阶级矛盾与阶级冲突中寻找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刘同舫,2012)。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类解放是使受历史限制的一种阶段性活动,并将人类解放分为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等多向度模式。

就这三种解放途径的内涵而言,政治解放是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即市民社会革命的结果,是“同人民相异化的国家制度即统治者的权力所依据的旧社会的解体”(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957)。政治解放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重新确立的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但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在于政治国家的建立仍然需要重新承认、恢复和服从市民社会的统治。由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指向的社会解放则强调消除市民社会的异化力量,事实上,其借助私有制的消灭得以实现。由于社会解放被认为是客体层面的解放形式,真正的人类解放还在于实现主体层面的解放,这也就引出了劳动解放。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可是现阶段的劳动带有异化、消极和强制的特征,劳动成为了一种手段,阻碍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的劳动解放提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消灭剥削和实现劳动联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个人生产力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劳动解放强调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实现人类从“物的依赖性”到“自由个性”的转换。由此可见,劳动解放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

关于人类解放的实现方式,有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探索,当然很难说苏联模式是真正的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探索模式。在东方,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探索和成功经验。在这里,我们主要谈我们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时代下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的关系。在恩格斯看来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 ,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认识能力和支配能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科学技术每向前跨越一步,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刘同舫,黄漫)。马克思也指出,“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类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

科学技术主要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转变两方面将人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更加关注自身的需要和发展。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人类解放而言,可能更多侧重于人类的劳动解放。

3.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3.1 人工智能与人类解放

随着以Alpha 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围棋竞赛中击败了人类,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甚至有人提出了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或者毁灭人类的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认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是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邹蕾,张先锋,2011)。所以说,人工智能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工具。人工智能是集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统一性整体。通俗来讲,人工智能将通过模仿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相关的功能,如判断、证明、识别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从而完成一系列人类可以完成的体力、脑力劳动。从这个层面来说,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人类可以完成的事情,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人类。此外,人工智能可以突破人类生物躯体的限制,一定意义上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是环境适应性。

尽管人工智能现在飞速发展,并在诸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量子计算、无人驾驶等一系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仍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的工具范畴,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所以不可能取代人类的主体性地位。因此,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始终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人类应该是首要目的。

显然,人工智能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人工智能最直接的作用,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转变,将人类从异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现阶段,德国的很多汽车生产公司已经实现了全部的智能化,整个工厂几乎看不见什么工人,这是生产力发展充分的案例。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劳动,而他认为私人雇佣劳动制下,人类被当作机器一样失去了主体性地位,由此造成了人的异化,人类真正感觉到的不是快乐,而是劳动带来的痛苦。尽管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有限,机器使用和人工智能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失业。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当无人码头、无人超市、送货机器人、无人酒店等逐渐成为现实,人类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正一步步从被动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不仅仅是物质和社会环境的进步,最终真正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也就是所谓的物质解放和人自身解放的“双重解放”(高奇琦,2018)。无疑,人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之后,将更加考虑个人精神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和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存在”。很有可能,未来一部分人类会和选择和智能机器人作为伴侣生活在一起。

3.2 虚拟现实与人类解放

如果说人工智能更多是侧重人与劳动,或者说人与物质的关系的话,那么虚拟现实则是更多侧重人的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人自身解放的层面。虚拟现实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机器把实现真实世界的还原,并作用于人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以使人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用户通过人机交互设备向计算机输入各种动作信息,并通过感知虚拟世界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虚拟环境的事实变化。

尽管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已经成功应用在游戏、虚拟教学等领域。如虚拟教学系统中,用户可以在模拟器中进行高铁列车的模拟驾驶,从没驾驶过飞机却可以体验到当飞行员的感觉,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并且让很多需要以经验为基础的体验的完成成为可能。根据洛克“两种性质”的学说,他认为事物有两种性质。实体是第一性质,是指客体的存在性,即客体的广延,质量等根本客观实在性,而属性是从属的是第二性质,是指与客体有内在联系的客体的外在可感受方式,如客体的温度、湿度、硬度等。虚拟现实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事物实体和属性的分离,从而直接实现了人类一种需要的满足(张如良,任鹏军,2008)。也就是说,虚拟现实技术本质上是实现了人类对于事物属性的满足。比如说开车的体验、登山的体验,甚至是吃水果的体验等等。就拿我们潜水来说,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无非是想获得潜水的体验,但是出于安全还有身体原因的考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潜水。因此,如果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满足潜水的需要,人们不去真正进行潜水活动就可以实现需要的满足。

因此,从人的自身解放而言,虚拟现实技术无疑使人自身的自由最大化,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人需要的满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虚拟现实中人的体验还有很多现实不可能达到的效果,比如说无法获取事物的能量,虚拟环境中学会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应用于现实环境,人的需要的满足也具备一定的局限性等。虚拟现实对于人需要的满足也有其局限性,同时我们避免人类沉浸虚拟世界,最终成为虚拟技术的奴隶。

综上可知,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对人类现在及以后的影响,是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相契合的。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的关系,避免技术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更好发挥技术的工具作用,以人为本,最终帮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完成人类的最终解放。

参考文献

[1]刘同舫.(2012).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中国社会科学(8),4-23.

[2]刘同舫,黄漫.(2009).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解放的进程——基于恩格《自然辩证法》的新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2-7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957).北京:人民出版社

[4]高奇琦.(2018).人工智能、人的解放与理想社会的实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40-49.

[5]王阁.(2019).人工智能与人的解放.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146-151.

[6]邹蕾,张先锋.(2012)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应用.信息网络安全(2),11-13.

[7]张如良,任鹏军.(2008).关于虚拟真实的若干认知范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