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從台灣西岸搭乘普悠瑪列車繞了半圈抵達東岸花蓮,再搭乘區間車抵達志學站。這段乘車過程一直是「一個人」,眼見人們來來去去,但自己是孤獨的,且確有一些極短時光,眼裡見不到任何一個人,除瞥見自己的身軀。

在大部分時間處於無他人涉入狀態下,我閱讀著。旅程閱讀體驗常出現在許多學者的書籍描述中,體現旅程跨越時空狀態下,自我所能掌握的實有時空,不過就是在那列車或飛航機上的、你的位置、你、以及你的那本書;但那個位置所佔有的時空,彷彿寧靜的一個奇異點,惟你所有。既有去,便有回;在公差過程裡,你還是擁有個人剩餘時間,創造你該有的剩餘價值。至十六日一早,已讀完兩本陪伴我的小冊子。這兩本書關聯榮格的心理學。

第一本書,提及「關注自性-Ming the Self」(P13)。人的心靈最為難解,至少我的體認是如此,常常對於無法駕馭自己感到無奈。這本書便訴說這般無奈的事。心靈上,有些部分能意識到,能知覺到我在做什麼、感受到為什麼有這樣的情緒;但有些部分,卻無法感受真正的情緒意涵是什麼,甚至無法知覺這樣的情緒與感受是怎麼發生的?以榮格的心理學而言,那些自身沒法感知察覺的部分,便是「無意識」內容及其產生的動能。那些無法確切知覺與掌握的部分,對日常生活是否產生影響?

「意識」是你能確切知覺感受、而且知其所以然,但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也就是說佔了很小部分;然而大部分可能都屬「無意識」範疇,亦即整座冰山大部分都藏於海平面以下,你沒有看見這些「無意識」內容所造成的暗流動能,其實會對你做為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影響。這本書告訴你,面對人的意識與無意識探討,可從動力學角度看待。

靈性之旅-追求失落的靈魂

人們展現自我,就是在動用能量。那些未見的「無意識」心靈部分,隱含巨大能量。若將無意識力量轉化,納入意識掌握,也就是指作為一個人,能越來越知覺與感受到那些起自內心情感的多元面向力量,就能真正為我所用,讓自己展現出更為巨大的能量,增強我的行動與作為、及其影響。這是最一般的、對於力量的理解及如何使用,那就是掌握它,似乎它是一個工具似的。

是這樣嗎?

作者倏忽地提出一個從遠古至今的存在:「神話」。每一個群聚部落或社會所對應的文化裡,都含有神話。如盤古開天闢地、或耳熟能詳的希臘羅馬神話,每個不同世代,不斷接替著生與死的人們,總會在情感上與古老神話產生「共鳴」(P21)。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占星術至現代的持續發展,其內容雖有轉化更新,但仍能對應希臘羅馬神話,其對人的占星詮釋對於現代的人們也產生一定的作用力。

神話接近「永恆」地存在,似乎一直活在書本裡、一直活在不斷接續著生與死的人們的內心,而且到現在都還影響人們。用「永恆」這字眼或許是種錯誤,因為從動力學角度,凡事皆處在不斷變動過程,所謂的「永恆」並非安靜不動,而是不斷變化、或是擴張、或是萎縮

類似「神話」這類持續存在人們心靈上的事物,彷彿有個容器裝載它,一直存在在那兒,不管這容器因這一團存在而變大或縮小,它就是存在那兒,你還可經驗到這些、很可能先於你存在已久的事物,如神話般的、那些先驗事物,用人類的語言情感文字等存放在那兒,為人們的心靈所取用。

這團先驗事物,不只包含神話,可能包含其他東西。應該說,這團東西你肉眼看不到,屬於心靈層面內容,但可以認識、感受、體驗它,且成為屬於你個人經驗的一部分。比方你可以對長久以來的神話內容進行想像,或是你夜晚的夢境,或是那些突發的情緒流露…,裡面多多少少都存在人們所共有共享的、已存於心靈層次的事物。有人便把這團東西以「靈魂」、「靈性」等等字眼看待,你可發覺它,然後可能整合於自我意識裡。

從自我來看,可以把自我心靈分為意識與無意識兩個部分;從人群來看,似乎有個更大的內容與力量不斷發展、且一直存在在那兒。那麼小我與大我(靈魂、靈性、先驗事物…)這兩者間有什麼關聯?

探索個人與更大範疇先驗事物的知識,作者提及這是「經驗帶來的知識」(P32),就是能從你自我本身能體驗得到、能不斷獲得經驗,能與一個更大的靈體存在有所牽連;這些動態發展過程中,全部來自你內心的經歷。就如同你外在的作為會與實體社會產生互動一般,只是一個肉體見得到,一個卻要透過內心會意

那團集體巨大內容物,意即關聯人類群體巨大的、心靈層次的內容物,依榮格學說,作者將其稱做「原型自性-archetypal self」(P34)。現代心理學用「原型」、「自性」等名詞,重新詮釋那團先驗、可體驗、於心靈層次、形而上至靈魂、卻又可獲得經驗的內容物。為何要這樣重新詮釋?

作者指出過往長達數世紀運行的靈性傳統,變成「文化中缺乏活力的陳腔濫調」(P10),像是既有宗教、習俗等等太為一般人所熟悉,反而失去動人的力量,讓人無法親近。更由於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樣態,使得諸如神話、宗教理念等形上思考方式被棄之如敝屣,轉以「俗世的、實用的、功效取向-instrumental的態度以及物質主義哲學觀取而代之」(P30),更嚴厲的批判,便是馬克思說的商品拜物教。所以這位起自榮格學說的學者,便嘗試以心理學定義名詞,去彰顯一種集體意識的存在,即自性原型。每個個人意識都可促及不斷演化的集體意識,同時個人意識本身的演化,也能進一步影響集體意識,並取代過往信仰,取代那些原始超自然神祇地位。這個原型自性就是不斷演化的巨大容器,有著無比包容力,它是唯一,也是彰顯出過往的、「神的意象」。

所以作者才提及榮格這位心理學家,具有韋伯這位社會學家所強調的「宗教調性的敏感度-religious musicality 」(P27)。榮格探索宗教語言詞彙的心理意義,而非自身宗教上的抽象意義;反之,我們可以理解,韋伯便是從宗教語言詞彙裡探索出社會意義。從這兒也可以看出在某個層面上,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骨子裡,其實延續著人類的自性,可能在科學牽制裡萎縮,但存在自性的一部分。現代人文社會理論發展,重新詮釋更早傳統的宗教語言與精神以展現新意,符合新的、起自工業革命後的社會發展樣態。彷彿這整個理論發展過程本身,就是演化。演化,不是線性進步模式,而是雜揉多元發展,你的未來,以及人類群體的未來,實有無限可能

不管作者這般再次提及的定義詮釋,是指涉新人文主義、或是不斷發展的人文社會心理方面理論,總之,「上帝意象- imago Dei」(P28)沒有遙遙於天,而是體現人性中,是肉身菩薩,同理,西方極樂世界也應體現人類社會中,而非遙遠天際。

於此段落可先稍稍表達未來可能的串接閱讀、及此文第一次綜整。

「自性」此一擁有無比包容力的容器,隨有人類以來長時段遞移,其實不斷充實擴張;每位有心人,都在重複追求、觸及、發展「自性」,但每個人其自身在意識與無意識的感受差別、以及體驗層次的不同,自然會顯示經驗結果上的差異。這每一個重複與差異,都會製造多元,不僅讓每個人透過接觸既有「自性」以提升自我,更可能進一步擴大「自性」內容。這樣的重複行為不是機械式重複;這樣差異結果則是包容性差異

希望我想的重複與差異行動是恰當的詮釋,當然這需要後續的閱讀體驗。每個人不斷進行重複且差異的、對於自性的追求,就是為了體現如過往上帝意象般的「共有質性」(P43)、或是心靈底部反映最深的、本體架構之「原始存有」(P44),那些共存質性與存有,正是許多人反覆精煉出來'的精粹本質。正如作者所說,世界眾宗教都有許多上帝意象之相似特色,其間差異多僅在「細節與幾微處」(P50),這些差異是蘊含意象的「社會情境和神學情境」所造成(P50)。這表示自性發展允許差異、允許變化、允許多元、而其不斷的壯大與充實,也正是因為那種重複與差異的體驗過程

我們可以從作者對「自我-ego」與「自性-self」(P39)的區分,看出個人心靈與集體心靈容器的對照。自性,以心理學來看就是一個已定義的心靈領域,這個容器涵蓋自我情節的所有面向、以及環繞實際意識、和可能意識周圍的暈影,自然包含自我情節意識與無意識面向。因此自我與自性類似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如同我們前述已經談到的,自性關聯於集體無意識(在很多層面上,個人還需體驗與感受),關聯於宗教、神話、上帝意象(如果從西方脈絡來看),關聯於集體、神聖、或是一個永恆持續的動態過程。

如果從人的本源來看,自性關聯於無限擴大的宇宙,關聯於「宇宙本源」(P41),這是指宇宙意識的存在。面對宇宙,人類不論在各方面都面臨巨大未知,而宇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無底蓄水庫」(P10),這萬有宇宙,遠遠大過個人所擁有的自性容積。透過對自性與宇宙的連結,可以探詢人類最原始的存在與「演進」(P46),關鍵在於過程,卻可能永無結論

至此,我們可以知曉,個人是如何能與宇宙連結成為可能,自性這個範疇更可以無限大,基於此立場,這本書要講的最主要核心議題就是:人需要發展「個體化」(P47),盡可能經由個人體驗以經驗自性、並盡可能以集體之力體現宇宙萬有之良善意識,發揮其力量。這個過程是不是很神祕?一個人居然能透過自己的心理過程去體驗一個集體存在的意識,還能不斷發展它,讓它不斷擴張演化,也讓自己融入更大的集體意識中,獲得昇華而這樣的過程,居然在很多時候你必須自己一個人去面對它、發展它,所以才稱為個體化

太玄。怎麼做到的?以及我們為什麼要親近自性、演化自性,取得這樣大的力量?

這是老掉牙的課題。不論古代人還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生老病死的苦痛。這些苦痛是人生活著的根本要素。不過更關鍵的,是人們必須面對因生老病死苦痛而在心理層面上生成的緊張、憤怒、甚至是莫大的恐懼…。這些人們總是必須面對、且難以應付、無法解決的事情…

所以你需要巨大的力量,克服恐懼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說你不害怕。或許你只是還沒有遇到或經歷過那些因苦痛所連帶的恐懼。有了這般不斷追求自性的假定,能讓你謙虛、讓你有信仰、在過程中取得巨大集體力量且善用它。你可以說是新宗教的力量,你也可以說人離不開宗教,你更可以說這是人類社會性本質的彰顯,你當然也能說這是榮格心理學的貢獻。

怎麼辦?

你小小的一個人,能擴展的力量並不是你的肌肉,而是你的意識。意識必須擴大結合無意識再予以精煉,用更高層次的關懷去解決自我與他者的恐懼。層次的分別在於心靈的體會經驗,你必須關注意識能量上的攫取與共構,這關聯於榮格「個體化」(P31)法則的運用,就是將情感直覺作為方法,對理性情感與非理性情緒加以重視。到目前論述下來,可以大概知道,意識能量的擴大與層次提昇,不是以理性分析為起點,而是以情感出發去挖掘未知、莫名的情緒,或尚未得以正當詮釋的情感

想想傳統宗教中的信徒們都做了些什麼?有趣的是,即便從心理學出發,你從一般宗教行動的角度來看,也說得過去。靈性的滋養與增長彷彿總是需要圖像、譬喻、象徵(P24)等對於心靈來說能「看得出來」的、但可能「說不出所以然」的、存放於內心資料庫的具象事物而且並非從思維切入去進行邏輯演練。我們有時說「想像憑空而來」,若依循榮格學說的自性容器,所謂「憑空」,就是從那個巨大先驗容器裡延伸想像出來。所謂的想像,是內心浮現出來的圖像,其帶來象徵與譬喻,至於那些浮現出來的圖像是何用意,該如何體會,又是接下來需要討論的事

榮格提出「方向型思考-directed thinking」與「異想型思考-fantasy thinking」(P65)的差別,其中「異想型思考-fantasy thinking」又關聯於作者提及的「月亮心」「想像型思考」(P65)。這些零零總總名詞術語之提及,就是強調這些心靈圖像的浮現,是以情感開始,讓自我的直覺開始動作,浮現想像、於內心中編織想像內容,儲存記憶;這樣的出發點有別於太陽意識(那種自我進行的方向性邏輯思考)。

作者寫了一句漂亮話:「月亮心是逸想狀態中那顆深思和容納的心」(P69)。

與自性接合,是從陰柔端開始,起自情感、具有包容力,處於飽滿逸想狀態,進行想像、連結夢境。對作者而言,人對想像或夢境的重視,可以做為補償、彌補意識面的空洞不足;但我想這般優柔力量的作用可能不僅止於此,或許以後可以與華人文化傳統的相關典籍做出關聯探討,兼及養身。作者特別提及重視「夢」的重要,我想也不僅僅只是夢而已,而是關於根本的、這類內心浮現的想像,該如何面對與處理,不管是不是白日夢。正如作者所提,「心靈本身就是一個現象世界」(P71),是「關切情感及想像層次的自我身分、相屬關係和意義等的議題」(P71)。人以感覺、直觀體會原型存有,面對方式就是關聯於「象徵」(P58),讓心靈浮現圖像,象徵無意識情結、正在進行之事、全屬未知的事、未解衝突與病徵、無法解釋的原型圖像、或是生命的標記,這對於親近自性、成全自我而言,是重要提示工具,也是渠道,等待你體驗與感受。作者說一旦這些「象徵」意識到以後,就會成為符號,便脫離無意識情結掌控,讓力量流動順暢

我們可以先整理一下作法。由於心靈的不穩定,恐懼如影隨行,因為未知,便帶有神秘,這些混雜一起。心理學出發點就在於了解心靈,揭開神秘面紗,但偏偏每個人心靈內容都不一樣。不管自性是否為真,我們都預先投射出一個原型以對應每個不同的小我,而這個巨大原型依照過往形而上學或心理學發展,起自神話探討之流等等,我們幾乎盡可意識為真的前提下,它可以成為一種信仰。基於信仰,為了要成全自我自由以克服恐懼,甚或溶入更巨大共同體中,我們需要關注意識能量上的攫取與共構,意識必須擴大結合無意識予以精煉,用更高層次關懷去解決自我與他者恐懼。意識能量的擴大與層次提昇,不是經由理性分析作為開始,而是以情感出發挖掘那些未知、莫名的情緒,或尚未得以正當詮釋的情感力量。這些待挖掘力量往往藉由心靈圖像浮現,以直覺浮現出無意識情結、正在進行之事、全屬未知的事、未解衝突與病徵、無法解釋的原型圖像、或是生命標記以及其他想像,並於內心中編織想像內容,再儲存這些記憶,以等待我們體驗與理解

傳統宗教進行的祈禱、靜思、打坐等等作為,正是相關的一些作法,去努力豐富與擴展自身心靈的方式,只是過去是為了進天堂、成為上帝的子民、成佛、成仙,現在就榮格的心理學而言,是為了親近自性,成就自性。這些作為方式是凸顯「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P56),如同我們上述的整理。其實像是透過寫作而將個人無意識內容傳達出來,藉以轉化意識,也可能是一種方式。而我或許也正在做這件事。

作者認為「完整經歷一個象徵要比詮釋它重要多了」(P62),觸摸深層感性象徵,需要隨時間逐漸帶來心靈整合,因此這個過程沒法立即分析詮釋,親近自性的時刻,需要等待、需要寧靜、需要自我體驗。過程並非水平移動,而是垂直層次的昇華與擴張,從一個境界到另一個更廣大境界,而非水平量的延展。過早詮釋也可能造成誤導或破壞,這也可能是因為要從一個層次躍升到另一個層次,這樣深刻的體會,需要時間演化,若立即從低層次的思考與以詮釋,可能是錯誤的;也可能是你發現的象徵意義並未達到更高層次。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彷彿...這是一輩子、乃至下輩子的事…,在這事情上,你應懂得謙卑、以及對自己寬容,於過程中不斷以「意識結合最終力量」(P74)。

上述的整理,是指你對於心靈演化的可能發展態度,但也應結合身體上的姿態或行為。整體上似乎要將心志能量集中於一個靜止點「專注」(P81)於意識、無意識(夢或異象)、外在現象所組成的共時經歷。由於我們要以想像力聚焦於象徵意義的編織,因此對於「共時性」的概念鋪陳就特別重要。共時性」(P105)是使人在某一刻驚見事物彼此具有的奇異關聯性、及其促成因素,在同時間所形成於心理與生理層次的無形網絡,亦即每一個別事物會因此「被涵蓋住更大的結構中」(P110),並與其他所有事物相連起來,形成一個系統,展現「引導、定位、圈範未知領域」(P124)的可能,而且也因為這樣的作為,才能讓層次昇華與擴大

我想人一旦持續進行「專注」,便會產生神聖性

這樣的神聖性氛圍在於專注共時狀態下象徵意義的編織串連與情感連結,而成為某些巧合、靈啟、示意、預兆的會意時刻。是否在充滿強烈情感時,打動人心的巧合最容易發生?那些莫名圖像便會浮現?那正是做為一個人活著時的神聖時刻?

我們再次整理作法。為了親近自性以成全自我,克服恐懼,意識必須以情感出發結合無意識予以精煉,藉由共時狀態下以謙卑寬容的態度,專注會意於心靈象徵的浮現與關聯意義,於靜心等待過程中專注於想像內容的意義編織,再儲存這些記憶,作為昇華領悟的準備

這樣的共時性專注過程,當然要擴大編織範疇,所以作者還提出幾個字眼。像是「轉化」,從互動關係的肥沃場景汲取核心能量(P105);或是發展「超越功能-transcebdent function」(P84),意指心理的一種功能,能掘入無意識材料、將之帶回表面(類似把海平面底下的冰山挖掘出來讓自我知曉)並加以整合後的成果,擴展成為新自我知覺的一部分,這樣的領悟會使個體化過程形成「超越個人、超越死亡本體根基」(P85)、以體現唯一。進一步的作法,是與多人串聯,「所有人類族群都同屬一張關係網絡而被結合在多元單一體系中」(P148),於是個體化能為社會和自然界帶來和諧;然後擴展至宇宙,「人最終所尋見的反而是自我在更廣闊心靈宇宙中所居的位置;自我並不具有掌控整個心靈的能力」(P99),亦即於時間永恆且更廣闊真實存在之中,讓自我重新定位(P103)將個體不斷至於更廣大母體中,其意義在於,我們本來就很普通。「我們的身分內容有一大部分毫無獨特之處」(P153),「大致上個人是基因遺傳、從他人及文化吸收來的價值觀以及原型母題共同組成的存在體」(P153)。可以說,共時性專注過程,便是與自性的互動與超越,它並不是水平的單點連結擴張,而是垂直立體的多元節點連結擴張,彷彿是球體似的無範圍發展,從自我、人群、乃至宇宙

不過有時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或是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個人心靈層次會超越外在社會環境群體的價值,例如所謂的「先知」。你可以說「先知」作為一種更高層次的自性已經超越當時集體社會集體的心靈層次;你也可以說「先知」比社會上其他所有人更為親近一個進化的自性。總之,他是一位領先時代的人

當然,有些人會因為在親近自性的過程中走向了極端,講好聽點就是先將那種深層偏頗的骯髒東西、陰影的原型(P139)置於光天化日下,像是納粹!講難聽點,就是一群眾人受制於當時的宗教與道德架構都無法掌控的心理動能,而做出了使人覺得不可思議、傷天害理的事情。納粹為何出現?出現那種毫不妥協的權力與支配,出現那種絕對孤立於他者的病態自戀,與正常群體生活脫離關係(P142)的情況。納粹的出現是否也表示自我獨立自主與操縱能力其實都是幻想(P144)?

作者要說的是,自我不是要當超人,就算你成為先知,也要與自性網絡建立鏈結;同時你需要自由以面對不當權力支配或集體困擾。既然這樣,「個體化需要保持距離、讓自己跟所有身分和認同---即使它們來自靈啟而具有說服力---分離開來」(P159),亦即「設定心理距離」(P159),「退居到一個可容他默想和省思自性的小茅屋中」(P159)。簡單的說,你應替自己設定一個社會心理距離,才能重複持續於共時狀態下編織多元差異想像。保持一種心理距離來編織象徵網絡,才能像「打鐵匠一樣鎚出這些感覺和直覺意涵」(P161),就是自我能不斷重複經驗過程,但從中精煉出差異化的心靈整合。榮格本身就是一位設定社會心理距離卻又重視對話聆聽的代表,他經由東西方彼此差異學習,了解太乙金華宗旨(P169)這本書,又關聯於西方煉金術本質,以開展西方心理學理論。

現在我們可以再精煉想法與做法。為克服恐懼、以親近自性、成全自我,在保持社會心理距離狀態下,基於謙卑、寬容、靜心、耐於等待之態度,以情感出發擴大對無意識精煉,亦即藉由共時狀態下重複專注於心靈象徵的多元會意與想像編織過程,從中提煉個體心靈之差異化整合

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宇宙

另一本書則是特別針對「共時性」(P28)進行詮釋。這本書說明共時性是一種有意義的巧合、和非因果性的聯繫律、當然還有「神秘性」(P48)我們應關注這樣的同步現象,並有能力深入萬物反常、稀奇古怪、甚至乍看是錯誤的層面,「以共時性觀點重新檢視各種歷史事件」(P31)。既然要面對共時存在,就要關注共時下的、可能的複雜性。

因此作者也用了「複雜性理論-complexity theory」(P30)說明系統演化目的正是來自系統內部共時性關注,是一種內觀。從內觀發現各種巧合性,或作者說的「機緣-chances」(P41),那些生命中意外事件出現的可能性。

作者亦提及「動態和演化的宇宙」(P59),宇宙能量促成物質與生命,生命有了意識 ,並形成意義串聯。於是「不具明確關聯性的個別因素一起或並排出現,----卻因此迎向一個新的可能性,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觀,窺見宇宙的內在關聯性」(P85)。人們便能不斷地發展一個高度互相連結、多重中心的網絡(P93),而這些編織網絡具有「無尺度的特質」(P108)。為什麼能無尺度擴張?作者以「自性的不穩定」(P136)來說明,其實就是指自性會擴張而已,這種擴張是因為作者提出的、內部系統會從複雜性中產生「突現-emergent」(P113),以對應差異,出現嶄新出乎預期的、更高層的功能秩序。複雜系統具有「自組織特質」(P114),並思考開放系統能量學。「每一個連接線隱含著可變動能量的聯想聯繫」,當中的諸多不充分連結象徵著許多彈性(P122)。共時性關係自然跟因果關係有所差別。對作者提出因果關係只在統計上有效,且相對真實(P47)。反之如同煉金術一般找出內在關聯性的共時性關係,其彼此互動情況比個別離散粒子更重要(P55),共時性關係就在體現同步事件的「意義連結-meaning connection」(P55)。

作者這套論述下來,提出共時性狀態下的一種內觀省思態度。這不是辯證法內在矛盾分裂,而是細想各種同時性事件內在關聯性,而這樣的內在關聯性是因為這是個體內觀所造成的。就一個更為擴大的系統作為範例而言,也是因為一個系統內在的直觀,能探查各種同時性機緣的關聯性探討,而有了串連擴大的可能,於是讓系統更為垂直擴大所以是由系統內觀共時性下的外在開放意義串聯,才能進一步擴大系統編織網絡

「象徵」符號的出現,會讓一個人思考共時狀態下的意義,即便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之所以強調共時,正是在於意義串接,如本書作者所強調「共時性是巧合的隱喻共振」,讓某種意義能為他人所共同瞭解(P146)。人們始於情感而對意義探索的功能,對作者來說,是同理心,也被稱為「移情-transference」(P155),「同理心是聯繫原則,聯繫自我與他者」(P171)。為什麼每個人能與他者共同建構意義的聯繫?如前文探討,人與人之間從機體構造乃至社會文化上仍有共通處,或是一群人實有不斷共同重複、卻有些微差異的行為,而這本書的作者則是提出「鏡映對稱-mirror symmetry」(P154),彷彿人與人之間都彼此照著鏡子,相互模仿學習,這樣相互模仿學習會不斷擴大到群體,使得「群體功能運作良好而能容忍彼此」(P187),以致對於個人或群體產生變形...,接著不斷擴大「各種無法預期的互動所形成的創造性反映」(P191),形成非永遠穩定狀態,保持多元而不讓多元崩潰,導引出創意性解決方案(P192)。這種在鏡像下人群之間以同理心相互包容學習的過程,是需要專注的態度,作者針對的專注點,特別提及應「對意想不到的事情保持好奇心,即使是出現在毫不起眼的地方」(P212),如此會讓想像體現不同的深度層次。

我們可以做出最後的整理作法。為克服恐懼、以親近自性、成全自我,在保持社會心理距離狀態下,基於謙卑、寬容、靜心、耐於等待之態度,以自身內觀之情感出發,擴大對無意識、及其各種外在開放同時性事件之意義關聯探索與精煉,亦即藉由共時狀態下重複專注於心靈象徵的多元會意與想像直觀串連編織過程,從中提煉個體心靈之差異化整合,擴大自我意識層次範疇的編織網絡

這次書寫,是對旅程的一段交待,自然還有接續,只是要耐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