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P. Fields[1]

June 2017

"共产主义就是霍乱,你不能向霍乱妥协",这是李承晚给后人留下最难忘的一句话。这句话至今仍是李承晚的朋友和敌人对他的定义。李氏作为一个坚定的右翼反共分子的形象是经久不衰的。对他的支持者来说,李氏的反共主义是他的最高美德。他们认为,他很早就看到了共产主义的危险,防止了朝鲜南半部被吞并为苏联的附庸国[2]。 在他的批评者看来,他的反共主义是助长朝鲜分裂、压制半岛左派社会革命的反动政治的根源。在反共主义的名义下,大韩民国培养民主的企图破灭,国家蜕变为军事独裁。那么,李是极右翼反共分子的神话,对双方都有利。但这是真的吗?到了1950年,李明确持有反共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他一生所持的吗?反共真的是李氏的思想核心吗?反共主义是否等同于右翼政治?

本文将提出两项主张,这两项主张与关于李承晚政治信仰的许多公认的智慧背道而驰。首先,本文将认为,李承晚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的政治是偏左的,至少按照美国人对 "左 "和 "右 "的理解。事实上,李一生大部分时间的信仰,更多的是与左翼社会民主的理想产生共鸣,而不是右翼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其次,本文认为李氏的反共主义更多的是工具性的,而不是哲学性的。事实上,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用反苏而不是反共来形容李氏更为准确。最后,这将表明,李氏思想中最突出的方面是他对韩国独立的承诺,这种承诺贯穿了他的一生,因为他认为一个分裂的朝鲜不能算一个独立的朝鲜。他的思想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服从于此。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意识形态考验。任何特定的意识形态、政治或战略是否会促进韩国独立的事业?

本文的标题有些误导性。 它不会争辩说,李嘉诚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主义者。然而,本文将论证,给李嘉诚贴上社会主义者的标签,实际上比给他贴上右翼反共分子的标签更准确地描述了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的政治。为了提出这个论点,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李的人际关系,他的著作,以及他的政策。

李的人际关系

2015年出版的李氏日记所透露的最令人惊讶的一个发现是,他的朋友、同事和影响者中,有不少是中间偏左甚至是社会主义者。负责李的西方教育的美国传教士在神学上是保守的,但他们同时也是社会改革家[3],李正是通过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在他被监禁的五年中,李的传教士朋友为他准备了各种阅读材料,其中包括莱曼-阿博特(Lyman Abott)的周刊《展望》(The Outlook)[4]。 李崇植教授在其关于李氏狱中经历的出色研究中,用了好几页的篇幅来描述《展望》对瑞氏思想发展的重要性。Rhee似乎读了50期杂志,李庭植称 "Abbott实际上成了李的老师和精神导师。"[5]虽然李教授正确地描述了Abbott的自由主义神学信仰,但他不知为何忽略了Abbott也是一个忠实的社会主义者。在雷伊被关押期间,《展望》刊登了不少于25篇标题中带有 "社会主义 "或 "社会主义者 "的文章。同期的关键词搜索显示,有180多篇文章至少提到了社会主义[6]。

阿博特是基督教和非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他将《展望》致力于社会改革事业。阿博特的社会主义强调政府和工业要逐步超越 "工资制",转变为一种经济安排,在这种安排中,耶稣基督所教导的 "博爱精神 "将成为现实。在1908年的一篇关于社会主义的社论中,阿博特对他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进行了关键的区分。阿博特在这篇社论中所说的国家社会主义更类似于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和所有财产都归公有,所有工人都由国家雇佣。阿博特谴责这种社会主义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公正的,因为他认为,工人将被剥夺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改善自己的自由,直到他们作为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而民主社会主义则是演进式的,大部分财产的所有权仍在私人手中,但国家将进行干预,以确保平等的教育机会、向上的流动性和财富的公平分配[7]。

通过阿博特的《展望》和他的传教老师,李同时接触到美国基督教思想的保守派和自由派。比起他的宣教老师,阿博特的思想对李的实际影响更大,这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1910年代在汉城的基督教青年会工作,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夏威夷的韩国基督教学院工作,教育和社会改革都是瑞氏活动的标志,而不是传教。

李与社会主义的下一次有记录的接触是借助芬兰民族主义者艾诺-马尔姆贝格。当韩国人得知马尔姆贝格--"著名的芬兰民族主义领袖"--将在1917年前往纽约参加小民族和主体民族联盟(LSSN)会议的途中经过夏威夷时,他们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来接待她。她对芬兰人试图从帝国俄国手中求得解放的描述,"在参加会议的朝鲜人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马尔姆贝格敦促他们也派一名代表参加LSSN会议,他们确实这样做了。李没有亲自前往,不过,他同意作为韩国的官方代表列入LSSN的理事会。李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马尔姆贝格是个社会主义者。他可能不知道她曾利用她在斯堪的纳维亚和美国之间的旅行,向当时流亡在纽约的俄国革命家列昂-托洛茨基走私资金[9]。 然而,他不可能不知道LSSN的领导层中有一些著名的左派和亲苏派人物,如Lincoln Steffens, W.E.B. Du Bois, Lajpat Rai, and Frederik C. Howe, 或者说它拥护俄国革命事业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权利[10]。 LSSN的政治可能对李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许多观察家认为殖民地人民的困境变得突出的时刻,LSNN为韩国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宣传他们的民族愿望。即使李是一个意识形态主义者,此时的意识形态也并不纯粹。

李当然不能说自己一无所知,他雇佣了一个叫Laurance Todd 的人担任朝鲜委员会--1919年在华盛顿特区设立的韩国临时政府的准大使馆--的宣传员[11]。 莱伊在雇佣Todd之前肯定知道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因为Todd以前是Meyer London的秘书,Meyer London是美国社会党仅有的两名当选国会议员之一。在为李工作的同时,他也是《无党派领袖》(The Non-Partisan Leader)的记者,《无党派领袖》是无党派联盟的机关报,无党派联盟是一个左派民粹主义政党,主张中西部农村的金融和工业资产归国家所有。Todd在李的左派朋友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将真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担任苏联塔斯社驻华盛顿特区的记者。如今只有一封Todd写给李的信保留下来,日期为1919年12月30日,但它揭示了Todd是俄国革命的热心支持者,并暗示李可能对革命也持乐观态度。


"与此同时,两个半球的历史新时刻的沙粒已经开始运转,随着它们的运转,我自己的希望--我想你也是--已经上升到信心,一个巨大的解放的时代即将到来。一个人不需要是苏维埃俄国的热烈同情者--你们知道我是这样的人--就会感到苏维埃力量的扩展是1914年8月以来人类事务中最有力的事实。事实上,它似乎是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最重大的权力转移。它对亚洲的影响,特别是对朝鲜的影响,我们几乎不需要提及"[12]。

虽然李为Todd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他们仍保持着联系。1933年,苏联大使馆派Todd去礼节性地拜会李,感谢他们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后李给苏联大使馆发来的贺信[13]。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和Todd开始分列在对立的意识形态阵营中。1954年,Todd在左派的《新世界评论》( New World Review)上写了两篇文章,攻击当时的李总统。Todd不承认自己曾在1910年代末为李工作过,但透露李早年在华盛顿时曾 "暗示过对俄国革命的同情",但后来在访问了希特勒的德国后转而支持法西斯主义[14],Todd的后一种说法是不真实的。李唯一一次访问德国是在1910年,远在希特勒统治之前。几个月后,Todd为《评论》杂志评述了罗伯特-T-奥利弗(Robert T. Oliver)的李承晚传记《神话背后的人》。这不是一个正面的评论。Todd同样没有透露他本人认识李,他批评奥利弗传记中遗漏了部分内容,比如他被韩国临时政府弹劾。Todd还批评奥利弗声称李1933年的莫斯科之行是在他被国际联盟拒绝后才进行的。恰恰相反,Todd声称,李为了争取到去苏联的签证,已经努力了好几个月,为的是推行他本人、斯大林和蒋介石之间的抗日 "大联盟"[15]Todd作为记者与苏联大使馆的关系,可能使他有条件知道这些细节。

Todd不是李唯一的中左派友人。1934年,雷伊与长期好友Charles Edward Russel创办了一本名为《东方》(Orient )的杂志。罗素是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著有《我为什么是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是唯一的补救措施》、《资本主义的过场》等书[16],Russel和莱曼-阿伯特一样,绝不是激进派。他是通过撰写扒粪新闻的方式来接近社会主义的--调查许多美国最富有的个人和最有价值的公司的腐败行为。Russel对社会主义的兴趣似乎也更多的是实用主义而不是教条主义。他在1919年出版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与美国》一书中,既对俄国农民表示了同情,也对布尔什维克计划表示了轻微的蔑视。布尔什维克的思想在Russel看来是模糊的、不可行的,特别是废除私有财产和无产阶级专政。罗素赞成 "社会革命",但不赞成导致 "混乱 "的革命,[17]Russel还反对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他将因支持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美国社会党开除。

虽然Russell 名义上是《东方》的编辑,但李和另一位终生好友Homer B. Hulbert在纽约做了大部分工作,而Russell 在华盛顿卧床不起[18]。该杂志并不成功,似乎只出版了两期。然而,仅存的一期既包含了一篇赞扬富兰克林-罗斯福决定与苏联重建关系的社论,也包含了一篇名为《断网》(The Broken Net)的连载小说的第一部分,至少从第一章来看,这是一个关于痊愈的美国冒险家在日本控制的满洲里与朝鲜游击队战士接触的故事。 19]鉴于满洲的游击战士大多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那将是非常有趣的。

除了Todd和Russell,李还有其他的朋友和同事,他们都是中间偏左的人。1934年,社会主义统一派牧师 John Haynes Holmes主持了李的婚礼[21],来自基督教青年会的好友 Sherwood Eddy将李的传记收录在他的《亚洲新纪元》一书中,使李受到美国观众的关注,他在1931年公开加入了美国社会党。Robert T. Oliver称,多年的社会主义总统候选人Norman Thomas是朝鲜事业的热心支持者,这一点可以从 Thomas给朝鲜委员会的信件中得到佐证。【22]他是为数不多的公开支持李和美国干预朝鲜战争的美国社会主义者之一[23]1945年在参议院会议上热烈发言反对朝鲜向苏联投降的参议员William Langer在20世纪20年代曾是左派无党派联盟的成员。

考虑到美国种族关系的历史背景--左派的排外性普遍低于右派,李会与中间偏左的美国人为伍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吸引李与这些人交往的,并不是他们的种族政治,也不是他们的社会主义。而是他们每个人都愿意协助他为韩国独立而奋斗。他们的社会主义可能或不可能成为吸引李的一点,但这肯定不是建立伙伴关系的障碍。

李承晚的著述

在他的一生中,李撰写了大量的文字,其中大部分是书信,而且出奇的平淡。李的写作主要是组织或行政方面的。其中很少有哲学或政治方面的内容。然而,他所写的关于政治的东西却很有启示意义。

他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是他在1923年3月在他的《太平洋》杂志( Pacific Magazine)上写的一篇短文,1923年3月的《共产主义:正确与错误》(Communism: Right and Wrong)[24],对于那些熟悉李晚年反共主义的人来说,会感到惊讶的是,在这篇文章中,他几乎花了同样多的篇幅来描述共产主义的正确之处和错误之处。共产主义对李最有利的一面,是它承认所有人的平等价值。李的这一判断的参照系是朝鲜后期僵化的种姓制度。李感叹,在他出生的朝鲜,普通的朝鲜人,无论多么有才华,都要把 "有贵族血统的傻瓜和白痴视为上级"。他不知道因为这种偏见,浪费了多少人力资本。如果李就此打住,这就不是对共产主义的认可。许多意识形态,包括资本主义,都可以对僵化的种姓制度提出同样的批判。但李继续说,当朝鲜种姓制度等正在消失时,新形式的奴隶制正在取而代之。Rhee抱怨说,虽然奴隶制几乎普遍是非法的,"在工资和薪金的名义下,人们仍然可以过着奴隶的生活"。这种让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更加平等的愿望,是李认为的共产主义的积极方面。

李对共产主义的批判集中在共产党人用来实现这种平等的方法上。李认为,所有财产的公有制是不切实际的,会导致资源被给予那些既没有技能也没有使用欲望的人。他还认为,摧毁资本家阶级和知识分子会延缓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这些阶级分化的办法是通过教育消除进入这些阶级的障碍。虽然文章篇幅太短,李无法全面展开自己的思想,但显然李既能看到共产主义的过度,也能看到资本主义的无节制。他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与Lyman Abbott和Charles Edward Russell的观点有关联,这并不奇怪:对现状持批判态度,但也对其激进的替代方案持批判态度。

他最后的批判集中于共产主义对他毕生建立的两个体系的攻击:宗教和民族主义。李承认,有组织的宗教并不总是世界历史上的进步力量,但他认为,基督教,特别是新教,是发展 "平等和自由 "的一种手段,教会对发展人类的美德至关重要。在李看来,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敌意是不可理解的。在那个历史时刻,李无法设想朝鲜社会会围绕着民族主义以外的任何东西组织起来。他写道,只要日本人占领韩国,朝鲜的民族主义就不可或缺。一旦日本人被驱逐,在釜山港连他们的军舰的 "轮廓 "都看不到,讨论民族主义优劣的时候就会到来。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中,李阐明了他的核心意识形态信念,这个信念在他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是一致的:"对我们朝鲜人来说,最迫切、最重要、最大的问题是解放活动。如果共产主义能帮助这项工作,我们都应该毫不迟疑地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如果这项工作似乎被共产主义破坏了,我们就永远不能同意。" 他对共产主义的态度,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他不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

当1928年有支持者问及采用革命暴力、寻求苏联的支持、将工业国有化作为经济政策时,李的回答同样是务实的,只是在暴力问题上。李声称,在朝鲜独立运动中没有 "革命 "一词的空间,他反对革命暴力。不过,李明确表示,如果有机会,他将与苏联接触,但 "鉴于我是从美国实施朝鲜独立运动的事实,我很难推动共产主义"。李的说法有一定的歧义。如果他不在美国,他是否愿意宣传共产主义?几乎肯定不会。但李希望向他的采访者表明,他既没有断然拥护共产主义,也没有谴责共产主义,而是 "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先找到自己的生存策略。"[25]李确信这种生存策略不会包括革命暴力或煽动阶级斗争,但他同样确信,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而抹杀苏联等潜在盟友是愚蠢的。他在1933年访问莫斯科,为韩国的独立寻求援助,证明这并非空穴来风[26]。

1945年10月,当李回到韩国时,他继续了这种对共产党人的实用主义,至少在最初是这样。在他到达汉城仅几天后,他就给妻子弗朗西斯卡和支持者们写了一封信,对他被韩国左派人士选为新生的朝鲜人民共和国(KPR)的领导人表示惊讶。他写道,对此他曾告诉他们,"成为共产主义领导人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而莫斯科却谴责我是反共分子。"[27]虽然李对是否真的接受朝鲜人民共和国提供给他的职位感到犹豫不决,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避免疏远任何潜在的支持者,无论他们是否是共产主义者。李明白,共产党的支持者可能会被证明是有价值的,无论是在试图将苏联从半岛上清除出去,还是在击退政治对手方面。弗朗西斯卡在当月晚些时候写给李的信中鼓励他说,他不用担心雅各布-K-邓恩(Jacob K. Dunn)和联合朝鲜委员会(United Korean Committe)的其他归国成员--李认为这个敌对的朝鲜流亡组织曾在二战期间阻碍了自己在华盛顿的外交努力--因为 "只要你有共产党的支持,他们就可以做一切害人的事情,但(对他们来说)要想掌握政府将相当困难。"[28]这样看来,李和他最亲密的支持者对共产党支持的可能性非常重视。

也许是考虑到共产主义支持的可能性,1945年11月,李对《纽约时报》说,在韩国有两种共产党人:一种是想建立共产主义政府的人,另一种是相信 "共产主义的某些经济原则会对我们的人民有利 "的人。他声称,他相信 "一些共产主义思想",在韩国政府建立后,他将 "为采纳其中的许多理论而努力。"[29]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李和弗朗西斯卡之间的信件显示,瑞在流亡期间一直在讨论进步的改革。1945年11月,当李写信说他到汉城后的人气很高,连共产党人都支持他时,弗朗西斯卡回应说:"在你的领导下,我将是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人。我认为他们选择你作为他们的领袖是很美妙的。我开始认为,你和我已经规划出了所有的社会改革,这些改革会给共产党人乃至其他任何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确实相信社会改革能使工人阶级过上体面的生活。你还记得你答应过我的什么职责吗--为了获得工人阶级的选票,必须进行这项和许多其他改革。"[30]社会改革似乎是夫妇的一些谈论话题;关于共产主义是霍乱的提法明显没有。

李的政策

即使在解放后的朝鲜,李与朝鲜共产党人的关系恶化,他仍继续倡导进步的社会改革。1946年2月,作为南朝鲜民主代表会议的主席,李广播了一份27点的 "国家方案"。该方案包括将所有重工业、矿山、森林、公共事业等国有化的建议;"启动国家对重工业、矿山、森林、公共事业的国有化"。 ;"启动国家对所有工商业企业的监督,以保证消费者、商人和生产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将所有被没收的农田根据其劳动能力和能力重新分配给小农";打破 "大型私人庄园",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小农。控制利率;使包括遗产税在内的税收制度更加进步;实行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保险;颁布最低工资法;建立 "国家对医药的控制,并为所有工人提供足够的公共卫生设施。 "[31]这些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将直接传入大韩民国的第一部宪法中。在审查了1948年7月生效的韩国宪法后,政治学家Paul Dull写道,它 "表面上使大韩民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Dull来说,问题是未来的立法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32],美国军政府自己的首席法律顾问、捷克移民Charles Pergler表示同意,称该文件 "强烈地倾向于国家社会主义",似乎从魏玛宪法中获得了灵感[33]。

1948年,李作为总统的第一次解放日讲话中也有类似的社会福利思想:"雇主决不能,也不允许剥削劳动。劳动者决不能期望,也不允许破坏资本。" 李认为,他的施政目标是提高所有韩国人的生活水平,但要做到不像共产党人那样把一个阶级对立起来。在同一次演讲中,他继续对支持共产主义经济学的人和支持苏联共产主义的人进行区分:他对听众说:"我们与其说是反对共产主义,不如说是反对共产主义信徒的叛国行为"。[34]

虽然进步停滞不前,韩国人的生活水平也需要数十年才能大幅提高,但李将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一项重大的土地改革计划重塑韩国的社会结构。这次土地改革可能是李担任韩国总统期间最重要的政策,但却经常被人忽视。这部分是因为土地改革花了数年时间来执行,而且管理不善--李政府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是如此。法律上的漏洞使得一些土地所有者可以通过重新归类或将其与土地被豁免于改革的机构(如学校)合并的方式,继续保留大片土地[35].李的土地改革也因朝鲜战争而中断,这意味着它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得以全面实施。起初这场土地改革似乎与朝鲜和中国进行的类似土地改革相比并不理想,因为地主是有补偿的;佃户必须在5年内分期付款购买土地;而重新分配的过程需要数年时间。李的土地改革确实没有那么激进。它也更加复杂。由於土地改革是在私人所有制的制度下進行的,而且是在民主政府的支持下進行的--1949年和1950年的李远非极权,所以李的土地改革必须经过艰苦的立法和预算过程。事实上,许多韩国议员也是大地主,这并没有使这个过程变得更容易。这些议员既试图拖延法案,又试图增加对地主的补偿金额。在曲折的修正过程中,该法案的一些矛盾和草率的语言使其陷入困境后,李本人也将该法案送回国会重新起草,从而拖延了该法案的实施。

尽管存在不足之处,但李的土地改革从根本上重塑了韩国社会,打破了大庄园,摧毁了韩国的土地贵族,给数百万韩国农民和劳动者带来了一点保障。1945年,韩国三分之二的耕地仅为3%的人口所拥有,80%的韩国农村人根本没有土地。到了1957年,战争和土地改革几乎扭转了这一统计数字:88%的韩国农村人口拥有土地.[37]有学者称,李的土地改革是形势所迫,或者说他的土地改革收效甚微.[38]解放后的韩国土地改革的势头确实很强劲,但没有证据表明瑞氏试图抵制土地改革。恰恰相反,李是土地改革的坚定者,因为他认为土地改革既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他自己的政治利益。它阻止了韩国农业贫民对更激进的解决方法的渴望,也为李和他的自由党提供了一个民众支持的基础[39],这种土地改革并不是韩国未来发展的充分条件,韩国的未来发展还很遥远,但它是一个必要条件。

李的左翼经济政策不仅仅体现在土地改革上。在他担任总统的大部分时间里,韩国经济的大片土地仍将由政府掌握。这一点在美国并没有被忽视。在1950年代中期,李不得不抵御美国国会某些议员的冲击,如艾伦-埃伦德( Allen Ellender)和保罗-沙弗(Paul Shafer),他们指责李是社会主义,因为国家拥有韩国经济的大部分。Shafer在1954年两次提出立法,禁止对韩国的援助被用于 "维持韩国经济目前的社会化程度"[40]李不能否认这些说法,而是为自己辩护,声称政府想剥离这些财产的大部分,但为了防止这些财产被以最低价出售,被迫保留在手上。李认为他有责任确保 "国家力量 "的来源不会落入 "旧的'统治阶级'手中。"[41]这对美国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者来说很难让人放心。这种辩解无济于事,李的一个负责监督政府在烟草、盐和人参方面的垄断的内阁部委还是被被称为 "垄断办公室"。

社会主义的指控不仅仅是由李的诋毁者提出的。罗伯特-奥利弗(Robert T. Oliver)是李的长期朋友、顾问和传记作者,他解释说,虽然李肯定是反共产主义的,但在其他方面,他在政治上很杂乱。他写道,李认为,共产主义的替代方案中最能保障 "人权和尊严 "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代议制民主、贵族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或者是所有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某种 "综合体"。[43] 一个人可以很轻易就在李政府中找到这三点。

结论

如果说,李其实不是极右翼分子,那么这种想法从何而来?虽然很难准确地确定李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被贴上 "右翼分子 "的标签,但其起源似乎相当清晰。似乎是美国军政府首先开始认定李是韩国 "极右派 "的成员。然而,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的社会、经济或政治信仰,而是要以此来否定他反苏、反托管的立场。当时美国人员处在一个极力希望托管制能够奏效,或至少避免因其失败而受到指责的时期。当情况迫使他们与李和其他所谓 "极右派 "成员合作时,对李的这种贴标签就会回来纠缠他们。当国务院在1946年指示军政府找一个不属于极右的人合作--一个支持土地和社会改革的人时,一位气愤的分析家回应道。"分析韩国政治形势必须认识到,所有政党的方案都将是相当社会主义的,而且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左派的。一般来说,韩国的政治思想只在一个基本问题上有分歧,那就是共产主义。"[44]在美国占领之初,"左 "和 "右 "的标签已经造成了混乱。

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在1948年一份关于解放以来朝鲜政治的机密报告中,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不得不向其读者--大概是美国高层决策者--解释说:"作为一种武断的措施,赞成托管的联盟被划为左翼;所有反对托管的联盟被划为右翼。" 这并非一个武断的措施。中情局是沿用了美国军政府已经选定的命名方式。不过,中情局认识到,"左翼 "和 "右翼 "这两个词在韩国的应用,会误导任何不熟悉韩国情况的美国决策者,这是对的。报告还说:"此外,韩国所有党派似乎都同意,未来的韩国政府必须将工业国有化,并重新分配土地。这个社会主义计划是左右两派的共同财产,因为韩国人中显然没有明确的资本主义支持者。"[45]从美国人的角度看,他们都是左派。

我有些夸大其辞地将本文的标题定为 "李承晚:社会主义者"。这个标签并不完全适合于李,但它并不比 "极右派 "的标签更不合时宜。我希望这种挑衅能引起人们对李、解放后的韩国政治以及美国在这个韩国历史时代的作用的重新审视。一代多以来,这一时期的主流说法是,美国赋予反动的右翼领导人以权力,使他们能够控制一个扎扎实实向左发展的韩国国家。如果说李承晚既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反动,也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右翼,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超越左右模式,去发现这一时期分裂朝鲜人的思想、恐惧和愿望,并在国际阴谋的助推下,引发了持续不断的朝鲜战争。


[1] This paper was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Korea Branch 91 (2016): 93-108.

[2] This claim was most recently made in a bilingual comic book aimed at teaching young Korea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See Korean History Forum USA, The Birth of Korea: Miracle Years, 2016, 56–57; For a more scholarly statement of this argument, see Lee Sang-Hoon, “Syngman Rhee’s Vision and Real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 and Thereafter,” Review of Korean Studies 14, no. 3 (2011): 33–60; Some of Rhee’s supporters claimed his anti-communist views stretched back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See Robert T. Oliver, Syngman Rhee and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Korea, 1942-1960: A Personal Narrative (Seoul: Panmun Book Co, 1978), 352.

[3]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Henry Appenzellar, the founder of Paichai Middle School where Rhee began his western education. See Henry Gerhard Appenzeller and Henry D Appenzeller, The Appenzellers: How They Preached and Guided Korea into Modernization: Sermons, Prayers, and Memoirs of Henry G. and Henry D. Appenzeller, vol. I (Daejeon, Korea: Pai Chai University Press, 2010); Daniel M. Davies, “Building a City on a Hill in Korea: The Work of Henry G. Appenzeller,” Church History 61, no. 4 (December 1, 1992): 422–35, doi:10.2307/3167795.

[4] Robert T. Oliver, Syngman Rhee: The Man Behind the Myth (New York: Dodd Mead, 1954), 21.

[5] Chong-sik Lee, Syngman Rhee: The Prison Years of a Young Radical (Seoul: Yonsei University Press, 2001), 55.

[6] This information was ascertained by searching the holdings of The Outlook available at < http://www.unz.org/Pub/Outlook>. [Accessed 11 May 2017]

[7] Lyman Abbott, “Socialism,” The Outlook, March 7, 1908.

[8] Syngman Rhee, “The 1919 Movement,” n.d., “March First Movement” Folder, Syngman Rhee Institute (SRI), Seoul, South Korea

[9] Richard B. Spence, “Hidden Agendas: Spies, Lies and Intrigue Surrounding Trotsky’s American Visit of January–April 1917,” Revolutionary Russia 21, no. 1 (June 2008): 42, doi:10.1080/09546540802085511.

[10] “Small Nation Citizens in the U.S. Greet Russians,” The New York Call, March 1, 1918.

[11] David P. Fields et al., eds., The Diary of Syngman Rhee (Seoul, South Korea: Nation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Korean History, 2015), 104.

[12] Laurence Todd to Syngman Rhee, 30 December 1919, Young-ick Lew, ed., The Syngman Rhee 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 1904-1948, vol. 2 (Institute for Modern Korean Studies, Yonsei University, 2009), 320–22.Emphasis added.

[13] Fields et al., The Diary of Syngman Rhee, 282.

[14] Laurence Todd, “Syngman Rhee: Myth and Record,” New World Review 22, no. 6 (June 1, 1954): 27.

[15] Laurence Todd, “Dressing Up History for Rhee (Book Review),” New World Review 22, no. 9 (September 1, 1954): 28.

[16] Charles Edward Russell, Why I Am a Socialist (New York: Hodder & Stoughton, George H. Doran Co., 1910); Charles Edward Russell, Socialism the Only Remedy (New York: Socialist Party, 1912); Charles Edward Russell, The Passing Show of Capitalism (Girard, Kan.: The Appeal to Reason, 1912).

[17] Charles Edward Russell, Bolshevism and the United States (Bobbs-Merrill Company, 1919), 307.

[18] Fields et al., The Diary of Syngman Rhee, 285–86, 292.

[19] “The Broken Net,” Orient, September 1934.The only extant copy of Orient is hel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20] One such fighter was Chang Chi-rak (alias Kim San) who came to prominence thanks to Helen Foster Snow, Song of Ariran: The Life Story of a Korean Rebel. (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 1941).

[21] Fields et al., The Diary of Syngman Rhee, 256.

[22] Young-ick Lew, ed., The Syngman Rhee 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 1904-1948, vol. 6 (Institute for Modern Korean Studies, Yonsei University, 2009), 244; Oliver, Syngman Rhee and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Korea, 1942-1960, 102.

[23] Stanley Sandler, The Korean War: An Encyclopedia. (Taylor and Francis, 2014), 21.

[24] Syngman Rhee, “공산당의 당부당 (當不當) [Communism: Right and Wrong],” 태평양잡지 [The Pacific Magazine], March 1923. I am in debted to Professor LEW Seok-choon for bringing this article to my attention and for translating it into modern Korean orthography. The translations into English are my own.

[25] Sang-Hoon, “Syngman Rhee’s Vision and Reality”; The translation is from Lee Sang-hoon’s article. For the original mixed script letters between Rhee and supporter Yu Chi-yeong see Yu Yeong-ik et al., eds., 이승만 동문 서한집 [The Correspondence of Syngman Rhee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vol. 3 (Yonsei University Press, 2009), 129–45; Yu Yeong-ik et al., eds., 이승만 동문 서한집 [The Correspondence of Syngman Rhee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vol. 1 (Yonsei University Press, 2009), 92–93.

[26] I do not go into any detail about Rhee’s trip to Moscow here because the trip was an utter failure. Rhee was asked to leave by the Soviet government less than twenty-four hours after he arrived in Moscow. See Fields et al., The Diary of Syngman Rhee, 210–23.

[27] Rhee to unspecified supporters, 21 October 1945, Byeong-jun Jeong, ed., 이승만관계서한자료집 [Correspondence and Materials Related to Syngman Rhee], vol. 1 (National Institute of Korean History, 1996), 56–57.

[28] Francesca Rhee to Syngman Rhee, 6 November 1945, Young-ick Lew, ed., The Syngman Rhee 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 1904-1948, vol. 3 (Institute for Modern Korean Studies, Yonsei University, 2009), 421.

[29] Richard J. H. Johnston, “Korean Red Group Assailed by Rhe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2, 1945.

[30] Francesca Rhee to Syngman Rhee, November 12, 1945, Lew, The Syngman Rhee 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 1904-1948, 2009, 3:435.

[31] A copy of this program was transmitted to the State Department by the chairman of the Korean Commission, Ben C. Limb, in June 1948. Limb explained to the department that, even though it was proclaimed in 1946, Rhee had espoused it ever since. See Limb to Niles W. Bond, June 10, 1948, 895.01/6-1048, 美國務省韓國關係文書 [Internal affairs of Korea, 1945-1949], vol. 9 (Seoul: Areum Press, 1995), 488–89.

[32] Paul S. Dull, “South Korean Constitution,” Far Eastern Survey 17, no. 17 (1948): 205–7, doi:10.2307/3021545.

[33] Pregler’s analysis can be found in Joseph E. Jacobs to Secretary Marshall, 26 July 1948, 895.011/7-2648, 美國務省韓國關係文書 [Internal affairs of Korea, 1945-1949], vol. 10 (Seoul: Areum Press, 1995), 257–68.

[34] A copy of this speech was transmitted to the State Department in Joseph E. Jacob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August 15, 1948, 895.01/8-1548, no. 669, 美國務省韓國關係文書 [Internal affairs of Korea, 1945-1949], 9:538–45.

[35] Yong-Ha Shin, “Land Reform in Korea, 1950,”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5 (1976): 20, 24.

[36] Young-Cheol Zeon, “The Politics of Land Reform in South Korea.” (Ph.D.,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Columbia, 1973), 179.

[37] Gi-Wook Shin, “Neither ‘Sprouts’ nor ‘Offspring’: The Agrarian Roots of Korean Capitalism,” in Transformations in Twentieth Century Korea (London: Routledge, 2009), 54.

[38] Zeon, “The Politics of Land Reform in South Korea.,” 211; Jong Won Lee, “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r on the Korean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Studies 5, no. 1 (2001): 97–118.

[39] Shin, “Neither ‘Sprouts’ nor ‘Offspring’: The Agrarian Roots of Korean Capitalism,” 58.

[40] Shafer proposed this legislation on 22 March and 20 July 1954 as H. Con. Res. 219 and H. Con. Res. 256. Both were purposed in the 2nd Session of the 83rd Congress.

[41] The Rhee administration devoted an entire issue of its Korean Correspondent publication to answering this charge, see The Korean Correspondent 39, 23 October 1955 in the Syngman Rhee Presidential Papers, File 327, Central Library, Yonsei University.

[42] “Consolidated Activity Report,” December 1956, The Syngman Rhee Presidential Papers, File 339, Central Library, Yonsei University.

[43] Oliver, Syngman Rhee and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Korea, 1942-1960, 391–92.

[44] United States and Far East Command,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 in Korea., vol. 2 (Seoul, South Korea: Dolbegae, 1988), 184–85.

[45] “Korea,” 2 January 1948, CIA-RDP78-01617A001400030001-2, CIA CREST Database, pages I-4, I-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