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分享:學校閱讀堂的時候,有的學生不願閱讀,只是拿着圖書亂翻,等待下課。我以前就讀的中學和小學也有閱讀堂,每天午休過後有二十分鐘左右的閱讀時間。作為喜歡閱讀的小朋友,當然非常享受這段時間,下堂鐘聲響起後也不願收起圖書呢……啊,不,除了每周指定要閱讀英文讀物那一日。

提起推廣閱讀,我往往只會想到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讀書分享會,倒是從未考慮可以從閱讀堂著手:如果作為班主任,看見有的學生持續不願閱讀,其實可否多做一步,針對個別學生的需要,帶領他們體驗閱讀的樂趣?因為問題是明擺在眼前──雖然比起其他問題,這算是小事──總不想學生就這樣浪費珍貴的閱讀時間,當老師相信閱讀有意義的話。說到這裏,我又不禁開始想:閱讀有哪些意義?雖然這是老生常談的題目,但時代高速轉變,閱讀的意義漸漸受到挑戰,在鼓勵學生或小朋友閱讀之前,先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還是很重要。

八點半電視連續劇缺席的童年

反思這個問題的切入點,是我個人的「閱讀史」。還記得小時候不會抗拒讀圖書,但好像也不算特別喜歡,因為還有其他的娛樂,例如看電視、玩玩具,還有和住在附近的朋友玩耍,直至小三左右。我家對我的管教很寬鬆,除了兩件事:不可以追看電視劇,以及要準時睡覺。這是那時定下的規則:放學後的卡通片可以看,晚上八點的處境劇也可以看,唯獨八點半以後的連續劇不可以看。當時很討厭這樣的規則,也鬧出很多不愉快,但無意中培養出閱讀的習慣。

家人的原意是希望我利用原本看連續劇的時間來學習。但其實,那時候小學的課業不算多,也不見得我有能力主動學習,所以晚上挺空閒。此時,我在學校圖書館發現了一些青少年讀物,例如飛躍青春系列、Q版特工、老鼠記者等。這些讀物篇幅較長,對小學生來說,娛樂性非常強!自此之後,我找到新的娛樂方法。

後來,我發現了公共圖書館的藏書更加豐富,於是每週六下午都到公共圖書館流連,傍晚時分捧着六本沉甸甸的圖書回家。最值得紀念的是,我在小四暑假開始閱讀武俠小說,一年後,我把金庸武俠小說全讀完了。當然,閱讀過程有囫圇吞棗的情況,因為我最關注的是故事的整體發展,喜歡的那種闖蕩江湖的浪漫,不太重視枝節,更對打鬥過程興趣乏乏。(所以我其實較適合看古龍小說,哈哈~)

喜歡閱讀,是喜歡閱讀什麼?

小學時期閱讀的圖書以中文小說為主,也夾雜少許歷史、科普類的書籍。那時候喜歡閱讀,是單純地為了娛樂,畢竟空閒的時間很多。更重要的是,小說世界發生的事情比現實世界精彩得多,令人著迷。

那時候覺得,小說好看與否,視乎故事寫得精不精彩。直到中學,才開始接觸「文學」這個概念,然後開始疑惑:有些文學作品很有名、很經典,但我讀的時候覺得沉悶,怎麼辦?這裏涉及兩方面問題,一是自己,二是作品自身。如果單用追劇情的角度看文學作品,固然會讀不出作品的興味,這是自己的問題──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用了錯誤的方式打開作品。但另一方面,確實存在着一些曲高和寡的作品,有的人對此趨之若鶩,有的人不感興趣,也是正常不過的事。

如果單純為了娛樂,讀文學作品還是通俗小說並不重要。但如果想推開文學的大門,看見更廣闊的文字世界,那就一定要學習欣賞不同類型的作品。然而我做不到,喜好非常狹獈。就像我喜歡推理小說,但說到底只是喜歡讀東野圭吾的作品。

直到現在,閱讀喜好狹獈的問題仍困惑着我,而且變得更確切,因為大學本科的主修與文學有關。我對文學的興趣局限於小說這種體裁,而且局限於某個時期,甚至是某類作家。進行文學評論時,問題顯而易見,所以我還在努力拓寬自己在文學方面的閱讀面。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閱讀目標

近年我在想,對成年人來説,是否每個人都需要圖書?又,是否每個人都需要文學?先說後者,我當然希望更多人欣賞文學,空閒的時候用文學滋養心靈。但我又漸漸覺得,未必每個人喜歡閱讀文學。開闊一點想,只要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接觸一些人文的東西,那已經很好。有的人喜歡戲劇,有的人喜歡音樂,還有哲學、歷史、藝術等很多領域,不一定是文學。

那麼閱讀圖書呢?如果視圖書為知識的載體,現在學習的方法愈來愈多,閱讀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樂於學習、追求進步的心。只要願意學習,用什麼途徑學習不重要,不局限於閱讀。而當你發現想獲得的知識記載在書本上,也自然會閱讀。如果從娛樂的角度看,我是有點糾結的,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娛樂方式。不過把閱讀當作娛樂也有額外的好處:提升語文能力,但圖書的質素很重要。

對小朋友來說,我覺得培養閱讀興趣仍然非常重要。首要是語文能力,閱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有點感慨的是,我小時候偏好閱讀中文,形成良性循環:

懂的中文字詞愈來愈多-->閱讀程度更高的中文圖書-->樂趣更大-->更喜歡閱讀中文圖書-->懂的中文字詞愈來愈多-->......

然而,當我的中文能力足以讓我讀懂一本幾百頁的小說,我的英文能力停留在僅足夠讀懂十幾頁的圖畫書,因此形成惡性循環:

只能讀簡單的英文圖書-->無法從英文圖書中得到樂趣-->寧願閱讀中文圖書-->英文能力停滯不前-->只能讀簡單的英文書-->......

所以從幼兒階段開始,均衡地閱讀中英文圖書很重要。

中學生的話,喜歡閱讀當然已經很好。但可以更進一步的是,拓寬閱讀面,吸收不同類型的知識,也培養自學能力。例如喜歡小說,也可以讀些科普、歷史的作品。雖然用網上其他方式學習也很方便,例如觀看視頻,但如果從小建立閲讀習慣,對日後長遠學習也很有幫助。就像進入大學以後,少不免要參考大量文獻。如果一個習慣影像學習的學生突然被要求閲讀大量文字,其實會很辛苦,更不用説那些文獻本來就艱深難懂。

至於如何讓小朋友體驗閱讀的樂趣,那又是一個大課題了。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Source: icon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