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灣和香港的支持只會達到對美國帝國有利的程度

圖:Skeeze (版權:Pixabay/編:spf.pdf)

英文原文見。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


台灣和香港這兩個議題已被公認為中美緊張局勢中的亮點。隨著社會對於中美之間的「新冷戰」討論越來越多,而特朗普政府又不斷將自己對新官肺炎的處理不當歸咎於中國,兩國的緊張關係似乎只有增無減。無論是在特朗普執政期間還是在他執政之前,美國對台灣或香港的支持已經常被用作一種攻擊中國,但又不用跟中國徹底對立的手法。

同時,很多台灣人和香港人都看不見與帝國結盟的危機,甚至對特朗普政府印象十分正面。這些人對美國利用香港和台灣做棋子來對付中國視若無睹。他們有時甚至倡議一些對普通人造成極大傷害的美國行動。

這種處理手法卻正中華盛頓的下懷,將香港和台灣定位為中美帝國之間互相競爭的棋子。但是,爭取自決的抗爭應該是要建立國家以外的其他權力結構,而不是為對抗中國共產黨而跳進美國帝國的懷抱之中。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已經通過旅遊限制和經濟制裁來回應香港的政治局勢。尤其是根據去年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HKHRDA)的規定,來依照1992年的《美國-香港政策法》(US Hong Kong Policy Act)剝奪香港本來享有的特殊貿易地位。

去年11月尾,支持民主的香港人舉行了一次親美集會來慶祝《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通過,知道這可能會剝奪香港的經濟價值。根據1992年的《美國-香港政策法》,如果香港被定為沒有足夠的自治權,就可以被撤銷其特殊待遇。雖然香港的特殊待遇似乎與北京無關,但北京現在仍然繼續利用香港來將中國搭通全球金融;拿走香港這個讓中國獲得西方資本的途徑,實際上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極大傷害。然而,中國政府似乎已決定忍受痛苦,選擇強行在香港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迫使特朗普政府迅速宣布香港不再具有足夠的自治權,並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待遇。

雖然香港可能在與美國的貿易損失數十億美元,但香港的本土派仍然歡迎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他們認為剝奪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會對中國造成經濟打擊,抑制中國進一步侵蝕香港的民主自由。香港失去其特殊貿易地位將會對在香港擁有財產或進行大量投資的經濟精英產生重大影響,而多方亦有指出其對民主自由惡化起到的威懾作用。

可是,這些金融和經濟精英往往因為流動機會比工人更高,可以容易搬到其他更好的地方。因此,工人階級更有可能是首當其衝受到經濟打擊的人。

剝奪香港的特殊待遇並將香港合法地視為另一個中國城市這一舉動,甚至可以被視為切斷美國與香港之間關係的一種手段,因為根據《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香港隨後將在法律上被視為與中國大陸沒有區別。香港被美國「拋棄」給中國的這個心態反映出有不少人指望美國扮演神仙來拯救香港。

但是,廣泛來說,香港一些支持民主的群體不斷對美國的行動視若無睹,把香港視為美國地緣政治的棋子,而且是一隻一旦不再有用就會被拋棄的棋子。

台灣的地緣策略重要性

美國對台灣的政治劇本略有不同。原因是因為對於美國的地緣政治,香港和台灣的重要性並不一樣。例如,作為金融中心,香港可能對美國和其亞太地區的利益在經濟和政治上十分重要。台灣則在地緣戰略上相較重要,因為關鍵的亞洲與北美海上運輸路線都會經過台灣附近的水域。此外,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但在全球電子供應鏈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國的科技也極度依賴它。

此外,香港和美國政客之間的高調公開會議比台灣和美國政客之間的會議更容易安排,因為美國與台灣政客對話就意味著承認台灣的主權。這可能會導致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例如向台灣附近的領空或水域派遣戰機或海軍艦艇。而這種行動升級反過來也可能導致美國在亞太地區增加軍事存在。

與香港不同,美國一般不會通過威脅制裁中國政客來向中國表明有關台灣的不滿。相反,美國政府會對台灣銷售武器,到台灣進行外交訪問,或差派戰機和海軍艦艇進入台灣附近的領空和水域。儘管美國採取這種軍事姿態,美國卻根本上沒有承諾會捍衛台灣。反而,美國對中國入侵台灣時會否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保持「戰略模糊」。

台灣目前被國際社會邊緣化正是美國的行動所致的:現在的狀況源自於尼克遜著名的北京之旅。在尼克遜訪華之後,美國便出乎意料地單方面停止承認中華民國(現為台灣)來支持197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不管台灣人怎麼想,美國都不會以行動來證明對台灣的支持,也不是因真心關心台灣人的福祉而支持台灣。像香港一樣,如果有一天台灣失去它的地緣戰略重要性,就可能會被美國遺棄。一個有力的例子就是特朗普政府如何呼籲將台灣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國務院從今年初就在官方的外交推特帳號開始了「#TweetforTaiwan」運動,但後來因單方面退出世界衛生組織而將台灣置之不理。台灣努力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希望可以跟其他會員國一樣從世衛獲得醫學資訊和資源,現在就因而遇到了很大的挫折。特朗普政府這一突然逆轉,說明了美國幫台灣爭取加入世衛一直都只是以打擊中國為目的,而不是真正為了讓台灣受益。

根據今年早前頒布的《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TAIPEI)的規定,特朗普政府開始威脅要制裁跟台灣斷絕外交關係的國家。但是美國政府歷來卻沒有提出過要與台灣恢復正式外交關係。這進一步證明,到了緊要關頭,美國對於台灣的行動都只是旨在釘住中國,而不是表示任何對台灣的政治承諾。雖然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凱利·卡夫(Kelly Craft)最近在推特上呼籲將台灣加入聯合國,而美國國會議員湯姆·蒂法尼(Tom Tiffany)亦於本月初提出了一項法案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但這些舉動只是加劇了中美的緊張局勢。美國其實早在數十年前就可以採取這樣的舉動,而不是整段時間都將台灣置於「戰略含糊」的游離狀態。

更廣泛地說,美國與它很多亞太地區的盟國的安全關係本質上都是剝削性的。這一點在特朗普政府下變得更加明顯,例如特朗普政府要求日本的安倍政府支付現有軍費四倍的金額來維持當地的美國軍事基地。特朗普也要求文在寅政府斥資50億美元去保留美國在韓國的基地。雖然日本和韓國政府都想在自己境內保存美國軍事基地來對付潛在的中國軍事威脅,但美國正在利用自己的軍事影響來對日本和韓國進行經濟脅迫。

你敵人的敵人不是你的朋友

儘管特朗普公然和盡情地利用台灣和香港來做中美衝突中的典當,但特朗普政府繼續在這兩個地方贏得支持者。

雖然有充分證據證明美國有一個十分悠久的支持代理政府的歷史,以及只要這些代理政府不再有政治利用價值就會把它們丟棄,但仍然有很多向美國政府求助的台灣人認為只要通過良好行為,台灣便會成為美國慣常做法中的一個例外。這種看法可以堪稱是模範少數(model minority)眼中的國際關係。

特朗普政府的行動應該已明確證明台灣和香港不過是美國的地緣政治棋子。然而,延續著這個更大的歷史現象,仍然有很多人──尤其是海外團體──大力否認這個事實。自從2014年太陽花和雨傘運動以來,海外的台灣人和香港人群體之間就有十分充實的互動,令兩組群體一起平衡發展。特別是美國成立海外民主團體的台灣僑民在很多情況下都享有較優越的社會經濟地位,令他們對美國政府有十分正面的印象,並堅信「美國夢」(American dream)。

其實,親美國的台灣組織,例如支持台灣獨立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或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等智庫所樹立的先例,很可能會影響香港人隨後在美國成立類似的組織。而台灣團體協助香港人成立類似的組織去倡導一些懲罰中國的美國政策也並不出奇。

的確,海外的台灣人群體歷史上都因為右翼美國政客對中國的鷹派立場,傾向直接向他們求助。另一方面,民主黨員因過去曾有民主黨政客呼籲要與中國接觸,而被視為親中。這些海外群體幾乎沒有想像過向國家政權求助以外的其他選擇,某些情況下甚至輕蔑社會運動和本地草根社會抗爭的力量。

也許這種情況會在美國的香港群體中出現得越來越多。黃之鋒和其他香港青年社運人士已經跟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特德·克魯茲(Ted Cruz)、湯姆·科頓(Tom Cotton)等美國共和黨政客建立堅固的聯繫。

特朗普政府與台灣和香港關係的一大問號,在於美國政府一直為了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放棄港台關係的可能性。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是著名的中國鷹派人士。他最近發佈了一本新書,披露自己在特朗普政府任職期間的經歷。在書中,他指出特朗普不斷建議放棄台灣或香港,因為中國的經濟實在大得多。

當然,美國政府無論是特朗普或是其他總統的領導下,都是因為台灣和香港在對中國的地緣政治中有利用價值才支持兩地的運動。美國對台灣和香港的支持只會達到對美國帝國有利的程度。一旦支持台灣和香港會導致超越可以接受的損失,來自美國的支持必定會消失。儘管有些人仍不願相信,台灣和香港與美國的關係一直都是這樣,到現在仍然如此。

文/ 丘琦欣
譯/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