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二、無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三、守詹禮主日;........;十、無貪他人財物。」這一篇是《十誡》的經文,除了《十誡》,還有一篇《玫瑰經》,由於小學是在天主教學校上學,我們進入教室的第一件事,便是集體一起吟誦《十誡》和《玫瑰經》,雖然我不是天主教徒,至今卻仍能朗朗上口,這兩篇經文在我腦海中已留下了深深烙印,相信進棺材前的一刻也不會忘記。

在另一邊廂同一時空,學生卻被要求站在操場上,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音樂下,當一面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時,全體要肅立向國旗致敬,這是澳門主權回歸前,不同學校進行不同的儀式,這顯示了澳門教育狀況沒有統一的制度,學校因應辦學團體不同宗教背景和政治取向而有不同的狀況,可謂是「百家爭鳴」,有如春秋戰國時代群雄各據一方的局面。

主權回歸是澳門教育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回歸前,澳門的學制是非常繁雜,有的學校採用6+6,即小學六年和中學六年制,但中學不分初中和高中,要完成六年的學習才可畢業,多數親中左派學校採用這制度,有的學校採用6+3+3,即小學6年,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制,所有天主教學校屬這學制,這是中式傳統學制,另外有些學校實行6+5+1,即六年小學,五年中學和一年大學預科制,基督教學校最喜歡採用,方便那些不打算升學的學生,讀完中五後即可畢業提早投入社會。

有的學校採用3+3+3+2+1,把小學分成兩截,各佔三年,然後中學分成三個階段,即7至9年班;10至11年班和12年班等,這是葡文學校採用的制度,有五個不同階段的畢業證書,方便學生隨時不想讀書時,不至中途輟學而沒有學歷證明,還有少量學校設有6+5+2,即小學6年,中學5年和預科兩年,這是為同學預備去海外升學,銜接那些三年制大學之用,例如當年的香港大學便是三年制,說到這裡,澳門的學制真教人看到眼花撩亂,為了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澳門教育發展狀況,筆者嚐試從學校的政治取向來作分類,讓大家比較容易看透澳門教育的發展歷程。

澳門的學校大概可分成四類,1.親中左派、2.親台天主教學校、3.政治中立和4.葡文或澳葡政府的公立學校。澳門在「一二三事件」以後,親中的左派學校不斷擴展,培植出以濠江、教業、勞校和培道等校為首的20多間愛國學校,佔了澳門學校數量的30%,連一些本來在民初年代已有的老牌學校,經此一役後政治立場瞬間也靠向左,培道中學就是個很好例子,培道中學創立於廣州,後來在澳門建立分校,由於分校不久與母校分家而自立門戶,其後更成為澳門四大「愛國」中學之一,校長李瑞瑩是個關鍵人物。這群愛國學校的課本、課程和學制均與中國大陸的學校十分接近,由於政治因素,台灣政府不接受這些左派學校的畢業生來台升學,所他們的唯一出路,不是去大陸升學,就是入職中資機構,包括中國銀行、南光公司、中國土特產公司,或澳門日報等。

另一個龐大的學校群體是天主教開辦的學校,學生人數接近澳門一半的在學人口,雖然在「一二三事件」後天主教教會不敢再觸碰任何政治議題,但他們的學校仍然與台灣教育部保持著聯繫,採用與台灣相同的學制,畢業生透過特設的港澳海外聯招考場,給他們考取台灣的大學,所以絕大部分到台灣升學的澳門僑生都是來自天主教學校。

第三類不具任何政治取向的中立學校,約佔澳門學校數量五分之一,其中以基督教學校為主,由於立場不左不右,學校與中國或台灣兩方的關係都不錯,所以學生的出路有很多選擇,筆者是在基督教學校唸中學,班上有些同學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學,有部分回大陸升學,我跟一部分同學往台灣繼續學業,而化學老師的女兒則去了美國。

最後,第四類學校是澳門教育人口中的小眾,包括政府開辦的公立學校和一所私立葡文中學,佔全澳學生人數不到十分一,學生主要來自葡萄牙人家庭或是土生葡人的子弟,是一種完全不同文化的教育系統,但他們享受到免費教育的待遇,學校能從政府手中得到無窮的資源,是澳門教育體系中最幸福的一群,不過畢業生多往葡國發展或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由於只達中學學歷,他們的職務均屬中下級,對澳門的政治生態產生的影響力不大,筆者在此不作詳述。

當踏入了特區政府年代,澳門的教育狀況起了極大的變化,首先政府和教育界的關係截然不同,澳葡政府年代,澳門的學校是各自為政,政府長期放任自流,教育界辦學可謂「百花齊放」,進入回歸前的十年過渡期,澳葡這個夕陽政府才肯投入資源給「私校」,但首要條件是要他們加入「公共學校網絡」才可享有政府資助,很多名校憑著不愁生源的優勢,根本不在乎政府的資助,一直沒有加入網絡學校行列,但在這些學校讀書的學生變相成為這個教育政策的犠牲品,筆者便是其中一員,無法和其他學生一樣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教育資源。

回歸後,特區政府逐步加緊對私校的控制,透過不同的方式向私校加強監管,至於如何對澳門教育產生什麽變化,請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