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部長蔣經國訪美〉,檔管局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07-02-10-03-054

答案是英文——當然這並沒有標準答案,還是得看主人翁是誰。而在這個case裡,主人翁是兩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顧維鈞和葉公超。

顧維鈞是從北京政府時代以來,就在外交戰場上為「中華民國」奉獻心力的外交官。1919年以後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問題而召開的巴黎和會,更讓他幾乎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中國外交官。他在晚年用英文寫成的回憶錄,譯成華文版本後多達13冊,是研究近代中國外交史的時候,幾乎不能迴避的重要史料。他的英文程度非常的好(說不定比華文程度還好XD),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使用英文書寫。葉公超是曾經和徐志摩那些文人一起組成詩社的知名詩人,還當過北大、清華和西南聯大的外文系教師、主任,當然也是精通兩種語文的傑出人才——雖然中國文人圈對葉公超華文能力的評價遠大於他的英文。所以對他們兩位精擅英文的外交官,在直接聯繫對方的時候採用一個彼此都能輕鬆掌握的語文,好像也是可以說得通的事情。然而,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和中華民國駐美大使之間的正式公務信函,卻沒有使用中華民國的官方文字,在今天的時代裡,仍是不太能想像的事情。這個小軼事不只體現了制度確立之前的狀況,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在那相對動盪的時代裡,曾經透過個人能力來協助國家、社會逐步走向常軌的歷史人物,有著怎麼樣的個人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