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結束後,中國有一批人一方面不滿中國共產黨,另一方面也厭倦蔣介石的獨裁,於是他們選擇離開中國大陸,但沒有跟隨蔣介石前往台灣,而是(大部份)去了香港。同一時間美國政府也同樣對蔣介石極為不滿,於是決定扶持這批「反共、反蔣、支持民主」的群體,這批人通常被稱為「第三勢力」。

當時不少人都組織了「第三勢力」團體,當中最為著名當屬曾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張發奎所組織的「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戰盟)。1951年10月10日,標榜「反共反獨裁」的戰盟正式宣佈成立,成員除了居於香港外,還有北美、日本、澳洲等地,共約200–300人。由於「第三勢力」眾多,美國為了整合這批人,於是主力支持張發奎、顧孟餘等人為首的戰盟,以期發揮最大效用。可惜事以願違,戰盟成員雖在「反共反獨裁」的大方向走在一起,但在很多事情上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是否堅決反對台灣的國民政府,張發奎有所保留,另一重要成員張君勵則堅決反對。很快,戰盟就因為自身內鬨不斷,再加上美國與台灣關係改善,成立短短3年便分崩離析。

現時大多數人都較清楚「第三勢力」政治上的一面,但其實它還有「軍事」的一面,這就較少為人知。「第三勢力」除了接受美國金錢上的支援外,也接受了美國軍事上的訓練。當時「第三勢力」在香港、澳門等地吸收難民,把他們送往美國的軍事基地受練,然後整編為「反共游擊隊」,對中共發動游擊戰。在中共的角度,自然對這些反共游擊隊感到厭惡,意外的是連蔣介石竟然也討厭「第三勢力」組建的游擊隊。原因其實很簡單,國民黨自身也派人在香港、澳門吸收難民,「第三勢力」游擊隊的出現會減少難民加入國民黨游擊隊的意欲,同時令國民黨的美元援助減少。所謂敵人的敵人,有時候,還是敵人。

「第三勢力」不只在政治上無法形成有實力的勢力,軍事上也一塌糊塗。如1952年,戰盟軍事部長鄧龍光就召集70多人,在美國的協助下,計劃由香港南端的蒲台島向廣東進發,結果遇上暴雨,同時美國運載武器的船隻沒有按時出現,唯有折返。這批人不久後又進行第二次嘗試,結果被香港警方追捕,一艘船被捕,另一艘則逃到新界。香港政府起初想把被捕的人送往台灣,但在張發奎遊說的情況下,改送他們往澳門。他們到達澳門後,美國情報人員給了遣散費後,便宣告解散。

現時,不少人都以「第三勢力」、「中間路線」自居,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上都出現過不少例子,但又有多少人成功過呢?

參考資料:

《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8–1988》, 林孝庭,聯經出版

《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 陳正茂,秀威資訊

〈冷戰下中華民國的難民政策 — 以香港調景嶺營難民為中心的討論(1950–1961)〉, 林芝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