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走向共和》截圖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十六日,亦即1900年6月21日,慈禧借光緒帝之名1,發布了一道上諭,其中有這樣一句:

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2

這道上諭,經常被人引用,以作為慈禧向各國列強宣戰的依據。記得我一好友,聽聞另一友講述「宣戰」之事,不禁感嘆:「我×,慈禧真的這麼傻×?」以此推之,即便已過了120年,想必依然會有很多人對此感到不解: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道詔書?慈禧內心裡的真實想法,以及促使其最終下詔之因素,究竟是什麼?


一、真的是要宣戰?

詔書中的「大張撻伐,一決雌雄」之語,或許會給大家以這樣的印象:清政府對待列強的態度十分強硬,從而得出「這是在宣戰」的結論。然而,縱觀全文,這道詔令所要表達的,更多地是一種態度上的轉變,而非政策上的決定。

首先,單就內容上看,該詔就不同於一般的宣戰詔書。以常理而言,如果要宣戰,當然得明確指定對象,以甲午戰爭對日宣戰詔書為例:

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3

可以看到,該詔中明確表示,軍隊戰鬥的對象是「倭人」(即日本人)。然而,回看光緒二十六年詔,卻並沒有任何指示軍隊行動之語,也沒有說明敵人為何人或何國。因此,這道詔令顯然並不符合我們的通常認知。

那麼,是否有可能是這樣:由於清政府是和所有的列強進行敵對,無法指明具體哪一國,因此只能籠統論之?答案同樣是否定的。除去進攻性比較強的「大張撻伐,一決雌雄」之語,這道詔書中並無多少動武之辭,反倒是有不少「另類」之言:

朕臨御將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孫,百姓亦戴朕如天帝;況慈聖中興宇宙,恩德所被,浹髓淪肌。

這種近乎誇耀般的話,在對日宣戰詔書中是見不到的。不論從語氣還是措辭上看,似乎都不適合出現在宣戰詔書中——這應當更多地是寫給「自己人」看的話。

最後,以國際法而言,一國向他國宣戰,雙方應斷交並撤回外交人員。4而當時清朝駐各國公使,仍然在進行正常的外交活動,並無進入戰爭狀態之跡象,5這也從事實上否定了「宣戰」之說。

應當說,光緒二十六年詔,其根本意旨,在於顯示清政府的一種強硬姿態,而並非真的走到那一步。這道詔書的下發對象,更多地是清朝臣民,而非列強。因此,武斷地把該詔作爲宣戰的依據,是不恰當的。


二、謊言裝點的夢想

作為實質上的最高統治者,慈禧的態度影響著所有大臣的態度。而最為不幸的是,在義和團的問題上,慈禧恰恰是一個立場很不堅定的人,這也導致清政府對義和團始終「撫」「剿」不定。起初,義和團在山東興起時,巡撫毓賢認為其可堪一用,政策比較寬容,傾向於「撫」;而待袁世凱上任,便著手取締義和團,其政策主「剿」。6誠然,作為一方督撫,實行政策的自由度比較高,因而將這種差異歸結於個人傾向,也未嘗不可;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清政府內部並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方針。

那麼,前期態度搖擺不定的慈禧,又怎麼會在這時下詔表明立場呢?從根本上說,無非是兩點:一是義和團聲勢浩大,慈禧認為其威可恃;二是列強過分要挾,清政府無法忍受。這兩點,在大多數人看來,應當是如教科書一般明晰的;然而,深究下去,卻還有不少幕後的故事可挖。


張鳴教授曾經說過,清朝官員普遍相信這樣一種邏輯,即百姓怕朝廷、朝廷怕洋人、洋人怕百姓。7當然,這種一物降一物般的邏輯,是很有些一廂情願的。不過,對於清朝統治者而言,在列強侵略愈發深重的現實下,任何的「救國良方」,不論有多離譜,都有可能被他們所看重。更何況,所謂「民心可恃」,一直是他們所深信不疑的。

早在孟子,就已經對民眾有所看重,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到了清朝,統治者也經常表現出對於「民心」的關注,例如咸豐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就曾經有過發動「人民戰爭」的念頭:

鄉民乃此次戰爭成敗之基石,務使城鄉軍民各色人等齊心作戰,同仇敵愾,共抗外敵,收復失地,蕩平夷匪。8

不可否認,民眾的力量是強大的。然而,盲目地依靠虛無縹緲的「民心」,以為可以僅憑高漲的「民氣」而獲勝,又不可不謂為荒唐。可是,清朝統治者顯然不很清楚這個道理。到了慈禧的時代,「民心」依然是她心目中克敵的法寶。

不過,1900年時的情況,顯然又更近了一步。義和團除了聲勢浩大,還宣揚自己擁有刀槍不入的「神術」,這一點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提及——這種「神術」的存在,無疑為慈禧又打了一針強心劑。更何況,她身邊的許多近臣,也是義和團的忠實擁躉。

例如,大學士徐桐、剛毅,太監李蓮英和端王載漪,都曾向慈禧鼓吹義和團之「神奇」。徐桐「篤信拳匪」,曾說「拳民神也,夷人鬼也,以神擊鬼,何勿勝之有」。剛毅在1900年6月初前去考察義和團,結果「視其不畏炮火之狀」,「遂大信之」。李蓮英「甚信團」,而且還「時常將其所睹之神術為老佛陳之」。至於載漪,則是力保義和團頭目「法力極大,可以殺盡洋人,不畏槍炮,有諸神一直保護著」,還說要「每天讓拳民頭兒進宮教太監各種法術」!

從這個角度上說,慈禧也好,徐桐等人也罷,其實都是被義和團的謊言所欺騙;而在當時那個混亂的大環境下,似乎也不能指望他們做出多麼理智的選擇。只是,夢想終究有破滅的一刻,等到義和團顯露出真面目的時候,慈禧到底也「寖厭之」了。9


光緒二十六年詔的直接誘因,乃是清軍和各國聯軍間圍繞大沽炮台的爭端,這在詔書中是有明確體現的:

…昨日公然有杜士蘭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彼自稱教化之國,乃無禮橫行,專恃兵堅器利,自取決裂如此乎!朕臨御將三十年…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後面兩句,上文已有引用,因此不再重複。從語言的承接關係來看,在批判完列強索取大沽炮台的行徑後,接著就是聲明要「大張撻伐,一決雌雄」,應當可以說明,這中間是有邏輯的遞進關係的。

那麼,列強又為何會著眼於大沽炮台呢?這要從聯軍在中國的遭遇說起。

6月10日,由於事態不斷惡化,由英國中將西摩爾率領的二千餘先遣隊10開始從天津向北京進發。但是,部隊過於輕敵,結果行進緩慢,甚至一度與本部失去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留駐天津的各國海軍司令,決定先奪取作為天津門戶的大沽炮台,從而幫助他們打通天津到北京的道路。而為了確保作戰成功,他們在時間上玩起了貓膩。

6月16日上午,各國將領開會,決定向大沽炮台守將羅榮光提交最後通牒,限其於17日凌晨2點前交出炮台。然而,根據中方的記載,這份至關重要的文書,直到16日深夜才送達羅榮光之手;也就是說,清軍已經沒有什麼時間做戰前部署了。結果,聯軍輕鬆取勝。

接下來,聯軍故技重施。本來,所謂最後通牒,除了交給守將,通常還應該告知中央政府之代表。然而,聯軍卻故意等到大沽炮台失陷,才由法國領事杜士蘭向直隸總督裕祿遞送照會——對方收到時,已是17日早晨了,即便想增援也無力回天。

只是,聯軍可能也沒有料到,比起保家衛國,裕祿更擔心自己的烏紗帽。時間已晚,他也自知事態嚴重,因此只有儘力扯謊,把事情說圓。他當即給朝廷報告照會一事,並聲明對大沽炮台「斷無擅允交給之理」;之後,他不顧朝廷催促,拖到20日,才上奏說明情況。

在這道奏摺中,裕祿首先認為「兵端已開」,應當「嚴加準備,以防不測」;接著,他提出事態緊急,因此做主對義和團「從權招撫」,以為助力,又說手下軍隊與義和團配合,擊潰了一些「洋兵」11;最後,他認為既然「已如此決裂」,準備「一鼓作氣,使洋兵巢穴盡覆」。至於大沽炮台失陷,他借口「電線不通」,佯裝不知,只說要「并力接濟」!

裕祿所說,大體上是事實,但他刻意略去一些重要情節,而將內容做誇大化處理。朝廷必然會產生這樣的印象,亦即洋人可惡,而自己這邊似乎也還有一戰之力。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引導下,頒布一道措辭強硬的詔書,也就理所應當了。12


三、總結

1900年6月21日頒布的所謂「宣戰詔書」,其本質是清政府對內傳達的一種「不惜打仗」的強硬態度,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宣戰。促使這道詔書誕生的,一是慈禧等人對「民心可恃」和義和團「神術」的迷信,二是以裕祿為代表的大臣,在形勢所迫下,出於自保,誇大事實並鼓吹戰爭。

不論如何,清政府在遭受了長久的侵略後,終究還是強硬了一回。然而,這種強硬的態度所預言的,到底隨著局勢的惡化,而不幸地成為了現實。接下來的歷史,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了:聯軍先是於7月14日攻陷天津,又在一個月後佔領北京;徐桐自縊殉國,剛毅在西逃中病死,至於載漪,則是在事後清算中被列為「禍首」,僅以身免。這場戰爭,最終以極富戲劇性,又有些悲涼的場面,落下了帷幕。


註釋

[1] 應當注意到,此時距離戊戌政變已過去約兩年,光緒帝並無實權

[2] 參見維基文庫:宣戰詔書

[3] 參見維基文庫:光緒二十年對日宣戰詔書

[4] 清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即開始關注並在外交中引入國際法。

[5] 參見郭天祥:1900年清政府「對外宣戰」說駁正;另,本部分多處論述得益於該文

[6] 參見宋永林:毓賢與袁世凱對義和團認識政策的比較研究

[7] 參見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

[8] 參見商昌寶:民心可恃:大清政局中的一張牌

[9] 以上兩段,參見劉宏:清廷守舊派對義和團迷信的認可與利用

[10] 英國在出兵上較為積極,且派出的士兵最多,因此由英國將領統帥

[11] 這倒不完全是吹噓,參見維基百科:廊坊阻擊戰

[12] 這段論述,參考於:馬勇: 所謂「宣戰詔書」: 緣起、邏輯與訴求


原文登載於我的博客,有少許修改。

這次的標題,是我從一本寫美國社會的書中抄來的,雖然那本書我還沒有看過,但不知怎麼的,就是對這個名字特別喜歡——也許是因為我還有點中二吧。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待的,我個人覺得,這個標題放在這裡,其實有那麼點牽強(笑)。我的原意是,「光榮」指的是大清的光榮,也就是所謂「天朝上國」的光榮;而「夢想」指消滅各國列強、捍衛清朝尊嚴的夢想,這主要是針對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統治者而言的。我的原意是否在文章中有了足夠體現呢?如果沒有的話,還請大家見諒。(~ ̄▽ ̄)~

敬請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