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史實及回憶錄,以書面中文創作,輔以香港粵文)

1939年的盛夏,德國入侵波蘭,伴隨著英國法國宣戰,歐洲局勢急轉直下,動盪之勢亦隨之帶到香港香港一直以日本作為主要假想敵而作規劃,對突如其來的新敵人 —— 納粹德國 —— 可謂意外。

其時在港的德國人,不少為在港生活多年,習得一口流利英語,亦早已落地生根。對從未回國見證,更莫論經歷納粹黨式國民意識教育的他們而言,「德國人」一詞,或者只是用來識別對方的語言和飲食文化,是否與自己一致。另一批在港「德國人」,更為原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被佔領地國民,甚至是納粹黨上台後逃脫歐洲的德國及被佔領地猶太人。驟眼看,這群「德國人」似乎對當時香港威脅不大。


盡管如此,對香港政府而言,英國宣戰,德國會否藉在港人影響香港治安與穩定,從而干擾英國海外領地支援本國,成為實際的威脅。另外,納粹德國日本之間的關係,早已在1936年兩國簽定「防共協定」(Antikominternpakt)而展露於世,日本會否以英德關係作藉口而出兵香港,或者要求在港德人向日本提供情報,同為風險。

事實上,同於1939年,同為「防共協定」簽定國之一的意大利,正正透過其在港外交官及國民,向日本提供香港內部防衛情報,且部分更被英國截獲 [1]。同樣、甚至更嚴重的風險,很大可能會於德國人身上重複。安全至上,集中所有德國人統一管理,免得在香港出現第五縱隊 [2],影響香港防衛,成為香港政府當刻之首要。


對於要覓地接收並拘留一群德國人,當時英國軍部(War Department)好像是早已有所準備。在英國尚未正式對德國宣戰之時,軍部已選中位處九龍仔界限街的喇沙書院,作為臨時拘留營。1939年9月1日,英軍以及軍部工程人員進駐尚未開始新學年的喇沙書院,趕在英國對德宣戰之前在校內建成瞭望塔、鐵絲網等基礎設施。雖然工程未能順利趕及最後通牒限期,但仍然無損喇沙書院作為臨時拘留營的功能性。

香港時間1939年9月3日晚上7時,最後通牒時限屆滿,英國對德正式宣戰,在港德國人拘留營,隨即啟用。早已預備的英軍及香港警察隨即出發,帶走在港德國人。

當你以為過程會很暴力,事實又剛剛好相反……


[1] 1939年4月,意大利駐港總領事Gennaro Pagano di Melito,將香港的防衛設施、駐兵人數等機密資料,整理後轉交日本軍隊;同年6月,潛藏於香港政府內的意大利間諜,將英法之間商討聯防香港可能性的會議內容,交予日本駐港領事並透過電報發回日本本土,唯被英軍駐港情報機構成功截獲。

[2] 源自1930年代西班牙內戰時期,泛指身處國內的隱藏敵國間諜,適時將會與其母國裡應外合,從內部破壞本土。


寫完之後,正修改內文用字時,才想起「或者可以嘗試第二季讓愛發電」雖然,我不知道這能否算是非虛構寫作,還是單純的歷史研究。

不像其他參與者的主題般宏大,我的主題只集中於一點: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刻,德國人在敵對國(英國)殖民地(香港)中被拘留時如何自處。

這一段短暫的歷史,在歷史書上最多僅有短短一句「英國對德宣戰,香港政府逮捕德國在港僑民」,之後呢?沒有之後了。他們被拘留後的生活,以及最終結果,成為我想了解的一點。

事實上,「在港德國人」這一命題用詞也許不太準確,因為「德國人」一詞不能代表所有。正如正文中所講,1939年在香港,被歸類為「德國人」的,包含了早已與德國本土遠離,只有血脈上可被稱為的德國人,亦有自願或被迫成為「納粹第三帝國」一份子的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國民,更有在本國受著非人對待的德籍猶太人。

在這個有著特殊混雜的情況,如何為這僅僅存在約8個月的拘留營,帶來異於常態的氣氛,亦引起了我更多的興趣。


規劃上最少會有三篇,分別由基礎背景、過程、完結組成。

基礎背景:題為「山雨欲來」—— 正是本篇,先講述及分析為何要拘留德國人,以及在何處拘留等基礎內容。

過程(預計於十一月底前):題為「我被拘留?還是度假?」,透過一名被拘留德國人的自述,描述拘留德國人過程的細節,以及解析最初期被拘留的「精彩」生活與特別之處。無錯,我以「精彩」形容,正如題示,初期的拘留營,真的就如度假無太分別!

完結(預計於十二月中前):題目尚未想好,但內容將會講營內「精彩」生活如何因由一件事件而打破,之後的轉變,以及最終這個拘留營如何結束,「德國人」的命運又如何。

以上規劃是基於現有史料作包含的範圍而定,之後或會跟隨我所能尋獲的史料而再作延伸。如果有人有興趣,我亦會另文講述香港戰前「德國人」族群的形成(不過這就不計算入規劃內,只能算為輔助資料)。


我衷心覺得這一小段在大時局轉變下的小人物歷史,值得讓大家了解。即使提案失敗,或者得不到足夠支持,我的計劃仍然會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