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on from Amazon

書名︰The Shipwrecked Mind: On Political Reaction
作者︰Mark Lilla
出版︰New York Review Books (New York)
版次︰2016年9月
ISBN︰9781590179024


現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文科教授的馬克里拉(Mark Lilla)繼2001年出版其成名作《The Reckless Mind: Intellectuals in Politics》(中譯《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及2007年出版《The Stillborn God: Religion, Politics, and the Modern West》(中譯《夭折的上帝──宗教、政治與現代西方》)之後,2015年旅居法國巴黎時親歷《查理周刊》總部遭穆斯林恐怖份子襲擊,深受震驚。延續作者大時代的人文關懷,此書終趕及美國第58屆總統選舉前夕出版。

值得一提,此書乃法國政府撥款的「投資未來」(Investissements d'avenir)計劃資助出版。透過回應當下的著作來放眼未來,對一個成熟的文明社會確實是個不錯的投資。距此書出版四年過去,全球政治氣候依舊波譎雲詭。眼見近日法國依然身陷與伊斯蘭世界衝突的泥淖,這個未來似乎可期而未可就。

此前作者在《當》一書借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擁護納粹主義的經歷,指出知識份子容易因為虛幻的政治願景,放棄了服膺對抗暴政的義務,成為熱愛暴政的知識份子(Philotyrannical intellectual)。換了別個時空,一如書本封面所示,作者立論指出風雨飄搖的大時代和日益加劇的文明衝突下,一顆顆擱淺的心靈正共同孕育着前所未見的反動(Reactionary)思潮,甚至有蠶食以至摧毀人類文明的傾向。

這股駭人聽聞的浪潮若要追本溯源,恐怕要從文藝復興和法國大革命開始說起。封建社會解體、神權旁落之後,不管是信徒還是尋常人,都需要面對社會世俗化(Secularization)的轉型。取而代之,理性取代上帝成為了主宰世間萬物的定律,宗教被視為迷信與傳統習俗,相比現代科學對穹蒼的不懈探索顯得虛無縹緲。至於後來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帶來的工具理性何以成為主流,大眾價值過於流泛,大家只管拼命賺錢,這些都是後話。

儘管歷史很長,但每一代人的命數始終有限。眼見《聖經》裡的世代終結(Consummation of the Ages)或《可蘭經》的末世(End Times)成為了上主未答應的應許,既然有生之年等不到,於是便在現世裡致力尋求烏托邦。教徒也逐步認清現實少談經文裡的教義,對自我要求貶抑至良好公民素質的層次,積極參與公民社會與政治活動。如何在現世力求接近教義裡的理想國度,就成為了每一代信徒不懈努力的目標。

現代極端宗教的共同點以至文明衝突的源起,大概就是這種教條主義式的嚮往。宗教給予的冀望可以落空令人失望,但戀舊(Nostalgia)的情意結卻是出師有名、無可置疑的。能夠培養出我們對往昔美好日子的戀舊,就是緣於現實世界三番四次的挫敗。作者在書中以不同代表人物獨立成章,從其生平與歷史之間的糾葛,說明今時今日極端想法的形成始於這種叫人無以名狀的絕望,似乎印證人類文明並非突然轉走偏鋒。

所謂推倒重來的江湖新秩序,就是那些披着馬克思主義(Marxism)、法西斯主義(Fascism)、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或民族主義(Nationalism)外衣的政治宗教(Political religion),回應着說好的應許的集體信仰。作者形容反動者是時間的流放者(Time’s exile),全因這些政治宗教的根本理念無非就是守護以往的舊制度和價值,強調以往的輝煌成就,而非將人類文明帶往未來

即便如此,作者也不是對未來寄予無限厚望。從機械化、電氣化走到自動化和智能化,好說人類已經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政治體制和經濟結構的革命卻遙遙無期。那些曾經撼動人心從下而上的反殖民革命,最後並沒有帶來真正的改朝換代,反而成為了權貴階層的音樂椅,只是換了另一幫人登上權力顛峰罷了。位處社經地位最低層的人,絲毫沒有感受到所謂發展帶來的好處。

作者同時指出全球領袖對未來語焉不詳的論述,尤其年輕一代(應該不包括香港)寧願追求經濟實力亦不願參與政治,使「未來」成為另一種被懷戀的符號,或學術界重覆生產的論文題目,或僅是等同「全球化」和「科技」的空洞能指。下一場政治革命要往何處去,由誰來帶領,最後要走到何處,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問題。究竟這將會是一場怎樣的革命,各地公民社會應該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作者的敘述裡,革命就是通往未來的鑰匙,無可避免要揚棄一些舊產物,甚至遇上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和反撲。歷史就是這樣在跌碰中匍匐前行,從來沒有捷徑或方便之途。人心不古,但人性最基本的渴求卻亙古不變。

本文原刊於 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