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忙的事實在太多,不過好歹生活節奏算是走上正軌了。按說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分給美國大選,不過開票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刷刷即時狀況。畢竟美國這種國家,大選也算是能影響世界歷史走向,或者展現國際政治發展風向的大事件。

我觀察到的台灣學生幾乎都是支持川普的,或者說更加期望川普當選。如果我要去詢問原因,多半會得到一個不靠譜的理由,這種「你懂得」的事我也早已習慣。我也很習慣在面對美國大選這種政治事件時,盡量擯棄個人的好惡,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效果」「影響」和「可能性」之類的分析評估上。經驗告訴我過於強烈的個人情緒和好惡感,容易讓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讓人做出傻事。

目前看來,即使拜登勝選也是慘勝,四年後就算沒有川普,會不會再冒出個青普、京普、吉普之類的人物也不好說。經過這幾年的各種政治事件後,西方式的以普選、公投等形式為特徵的政治參與體制,其吸引力不復以往。西方的不少輿論又因此開始怪罪中國和俄羅斯,而不是檢討這種制度其內在機制的問題。港臺的政治參與甚至離政治權利的取得與保障也漸行漸遠,走向「驅逐胡虜,光復XX」的模式。

川普這四年下來,似乎暫時還沒能阻止中國大陸的經濟進一步成長,反而美國自己的經濟這次被新冠疫情整得難受,而新冠疫情似乎還看不到盡頭。拜登接下來四年能做到什麼程度,還是很令人懷疑的。相反,習近平在成功壓制新冠疫情後,感覺當前其政治地位反而更穩固了。如果習繼續堅持工作個十年,硬撐到預期中的中國大陸GDP總量反超美國的時候,其年紀可能也還追不上現在的拜登。果然年輕就是好啊。

這麼一想,中國大陸有志於政治改革的人士,當前持幣觀望看清風向也未嘗不是理智。畢竟只有家底硬了,才有承受改革風險的資本。但往往人在有了資本後,就開始享受起來,希望能沿著既定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不願再承擔任何風險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眼下似乎自己觀望,讓別人去試錯,反倒是最穩妥的選擇。

反觀台灣,對志於實現法理上主權獨立之士來說。此刻立即修憲正名恐怕是實現目標代價最小的辦法了。像一戰和二戰之後,地區政治力量經過大幅的衝突與震盪後重新洗牌,才誕生出大量的法理上主權獨立的政治實體。如果美國不能如設想中的成功阻止中國經濟繼續增長(這目前看來是很有可能發生的),那麼實現法理獨立的希望就會越來越渺茫。與其絕望的等待下去,為何不主動放手一搏,主動製造一個能夠讓區域政治力量重新洗牌的衝突與震盪呢?

唉,政治聊多了,感覺我也已經很難聊生活和正經的研究了。這個號有點廢了,我在考慮怎麼善後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