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情與駐港事務雜卷(二)〉,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29-03-01-002

雖然我知道我這個感想,很可能會引起香港朋友的不滿。不過在我個人經驗之中,臺灣商販店家的服務態度,(至少在平均上肯定)是東亞華人聚居地裡最好的——以至於我在臺灣吃到的茶餐廳,總覺得「少一味」,因為少了那種必須面對「食乜啊」之類不耐煩語氣的機會(笑)。而在這個檔案裡,發現似乎不是只有我有這種感受,覺得十分莞爾。

這是在1972年年中時分,國防部發了一個函文到外交部,說他們單位裡的人員需要到香港公幹之時,依照規定致電給香港「中華旅行社負責人羅致遠」聯繫。中華旅行社是一個形式上為民間單位、其實就是政府派駐當地「領事館」的機構。因此不只官方,所有的臺灣人弱勢需要各種領事服務,也是要找這個「中華旅行社」。沒想到去電之後,竟然出現「無羅氏其人」的答覆,國防部只好向外交部詢問。羅致遠似乎覺得有點無辜,回覆說他有時難免會外出公幹,但一直都很認真工作的。那為何接電話者會回答說沒有羅致遠這個人呢?羅致遠猜測,可能是「香港一般接話人之態度不佳,設非該處電話,多半以無其人為答,甚有口生污言相對者」。所以並不是電話打錯或當真查無此人,而是香港人應答電話的「態度不佳」所致。雖然我們並不能因此確定,真的不是羅致遠「翹班被抓包」。但這個小故事至少能體現的是當時香港人的電話接聽禮儀,可能確實有著不太理想的評價——而且是「不理想」到足以被用來做為理由的程度XD。所以由此可知,在1972年受到在臺中央部門質疑的羅致遠,和今天的我一樣都對香港的「服務態度」,有著差不多的感想。這算是一種「德不孤必有鄰」嗎?(笑)

說香港人「態度不佳」的,真的不只是我而已喔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