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術史是研究藝術品,藝術家們,與時代文化交涉、互動的歷史研究。但藝術家們終究是人,他們也會面臨生老病死,在畫作之外,他們又是什麼形象呢?

五丁目之前所撰寫的「1929年:一位被刊登在美國報紙的臺灣藝術家,竟然來自獵人頭的家族!?」,以臺灣日治時期赴日學習美術的女畫家陳進為主角,講述她在接受美國新奧爾良(New Orleans)報紙皮卡優恩時報(The Times-Picayune)的採訪時,被媒體誤植為「惡名昭彰的獵頭者」後代的一段故事。

在這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裡,陳進之所以受到太平洋對岸美國媒體的注意,除了其殖民地女性的身分之外,也和「藝術家」這個職業的誕生、被認知,並且與醫生、律師、藝人、政治人物一樣,成為媒體競逐報導的對象有關。藝術家不再只是被視為畫工匠人,而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身分,也因此當陳進成為”Formosa’s first native artist”(福爾摩沙第一位土著藝術家)時,才會受到歐美媒體的注意。

在書寫的過程中,仰賴近現代豐沛的檔案、報紙、文獻資源,我們不太需要只透過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分析她的創作意識、風格表現等等,就能以趣味橫生的形式講述臺灣藝術家與美國報紙相遇的故事,跳脫過往美術史的寫作方式。

由於是藝術家在創作之外的生活瑣事,例如藝術家的學業、工作、愛情、休閒活動,甚至是媒體對他們的八卦報導、社會形象,都是此次「趣聞:畫作之外,看藝術家趣味橫生的生活逸事」(簡稱【趣聞】)系列所關注的焦點,因此寫作較缺乏連貫性,而是以散點式的蒐集、書寫呈現這個系列。為求系列的整體性,時間鎖定18-19世紀的近現代,地域則預定以臺灣為主,可能會包含部分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範圍。


寫作規劃

回頭來看,「1929年:一位被刊登在美國報紙的臺灣藝術家,竟然來自獵人頭的家族!?」可以視為本系列的最初嘗試。接下來會以1至2周為間隔撰寫,最少會再完成5篇文章,而目前已經確定主題的兩則如下:

  • 暫定:【趣聞】1910年:畫家犯罪!日本畫家在香港筲箕灣被警察逮捕!?

1910年代,隨著中國、臺灣、日本之間的交通網絡愈加通暢,書畫家們得以超越地域的限制,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悠遊於東亞各地遊歷、創作。但旅遊往往伴隨著許多挑戰與阻礙,而這位OOOO便遇到了嚴重的困擾-他被當地軍方囚禁在香港的筲箕灣,甚至被報紙大肆報導。到底發生什麼事呢?有趣的是,這位日本畫家其實與臺灣的關係匪淺,他的畫作最近更在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中展出。

橫跨日本、中國、香港、臺灣的壯遊之旅,就此展開。最快預定下周發表,敬請期待。


  • 暫定:【趣聞】1930年:說不定曾發生過臺灣畫家第一起藝術買賣糾紛!?

臺灣現代美術在1920-30年代隨著臺灣美術展覽會的開辦,以及赴日學習美術的學生返臺活躍後得到確立跟發展。現代的藝術活動觀念被帶到臺灣,如展覽場的布置陳設、藝術行政、畫廊等等,甚至是藝術買賣的糾紛也出現了。

1930年代,一位臺籍畫家就這樣,造就可能是第一起發生在臺灣的「現代」藝術交易的糾紛。他是誰呢?我們繼續看下去。預定最慢會在12月的第1周發表


結尾

由於撰寫的年代迄今不遠,不少主題可能涉及藝術家的愛情、家庭等等,還要再多做斟酌、調整,不過仰賴豐富的報紙、檔案,以及一些口述史料的留存,撰寫像這樣過往罕見於臺灣美術史書寫的非虛構寫作已經成為可能,期望能透過這次的主題與計畫,讓藝術家不再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飄渺形象,而是充滿人性、現實感的人。閱讀在他們的藝術生活之外,時而趣味橫生,時而充滿苦惱,真實的生活面貌。

陳澄波,推測此時在中國,正在與友人堆雪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