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回憶、復和及公議, 建立多元的社區實驗 : 分享經濟(2)
分享經濟(2) : FREE TO FREE 電話亭
過往香港有大大小小的換物會,然而,要在根本上改變他人的消費及生活方式。就需要在社區中架設一個以物換物站。不但讓公眾明白有限度的消費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而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對於公用物件的珍惜及品德。
這個意念來自街坊的提議。在我們參考歐洲的社區雪櫃,我們發現他們把沒有人用的廢置電話亭,改裝成為分享書,衣服,修理工具生活物品及小電器的一個站。而近來很多人都擁抱斷舍離的生活方式。現在是推動的時機。
過往香港有大大小小的換物會,然而,要在根本上改變他人的消費及生活方式。就需要在社區中架設一個以物換物站。不但讓公眾明白有限度的消費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對於公用物件的珍惜及品德。不過,這項甩需要的一定的資源及人力 :
翻新或修理捐贈的電器的人,推動社區共享珍惜公用物品的教育人士。
一,我們可以先收容生活用品,並可以要求捐贈者寫明用品的用法。
二,可以籌組一班知道如何修理舊電器的朋友,翻新或修理捐贈的電器。
三,有關實際運作,分開二個部分,
一,是生活用品及書本是可以被使用者所帶走的部分,
二,是共享/借貸電器及衣物的部分,要求使用者建立契約方式,以珍惜的態度來使用。經驗中,很多捐贈者並不會整齊的安放捐贈品,而是當為垃圾拋棄。另一方面,能翻新或修理捐贈的電器的人不多,難找到。要保證大家可以守契約珍惜共用物品是挑戰。
要面對困難包括 :
一,在疫情之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少。如何建立一個恆久的人際關係網絡。是一個挑戰。
二,如何在社群中間找到工匠或修理的義工,甚或是找到已退休的人士,可以物質支援的方式,支持這些長者可以在社會中獲得專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