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最近真的是國片發威,有一堆看起來超好看的電影啊啊啊啊!(小英認證👍👍👍

但因為疫情我又不敢去電影院,就算敢去也要戴口罩好幾個小時,幹嘛選在這時候發威啦(ಥ_ಥ)!

然而國片發威後也出現了許多正義魔人,明明平常都沒有在關注這些事情,突然好像救世主一樣開始為這些議題發生,雖然是好事啦,但…還是讓長期關注性侵議題的我很傻眼。

更別說這種人通常時間過了,也就不會再繼續關注這個議題了。(單純跟風


熔爐是韓國一部探討校園性侵的電影,那時候在台灣也造成了很大的討論。也是那時候吧,看到台南學校的啟聰學校事件也再度被搬上檯面。

而無聲就是改編自台南啟聰學校事件的故事。這真的是一部我不敢看的電影,熔爐也是,我平常就已經夠愛哭了,看這個我不憂鬱個三天我隨便你,嗚嗚嗚嗚嗚嗚嗚QQ

喜歡看書的人也推薦大家去看「沉默:台南特殊學校集體性侵事件」,看到書名我應該就不用再特別贅述了吧?


就像偉大的習大大說過的,「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所以面對加害者,我們也要勇敢地發聲。(對,我知道有時候發聲沒用。

如果做了所有努力都沒有用,離開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我是說換個地方生活啦,你想到哪去!

而你如果是目睹到性侵案件的人,記得一定要幫受害者發聲。(記得要用保護自己安全的方式哦!

如果有自信能直接幫助對方,當然可以出言制止。但像我這種又矮又弱的傢伙,也可以想想有什麼我能做的。

像是向警察先生指證「就是這個人!」之類的。


如果政府真的想解決性侵問題,我有一個可以不用執行死刑也可以減少性侵案件的方法xDDDDD

就是直接把性侵別人的男生閹掉,這樣就無法再性侵別人了!很聰明吧XD!

但是女生性侵人的部分我還沒有想到很好的解決方法,如果你們有什麼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哈哈哈哈哈。


至於教育的問題,就像黃捷議員說的,台灣社會好像從來沒有對小孩說過,「你沒有權力去騷擾任何一個人。」

當一個女孩對男生開黃腔感到不舒服,家長會說他們只是在跟妳玩。

當有些女生去拉扯男生的生殖器時,家長也只會說女孩子這樣沒規矩。

為什麼這個世界對男生或女生都那麼地不公平?

我認為的是,你不能把自己的慾望發洩在別人身上,也不可以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就拿刀砍人,人之所以為人,不就是因為我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培養同理心,改善加害循環。

我認為除了要加強性平教育外,我也覺得社會普遍缺乏同理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態。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我媽不喜歡阿嬤(媽媽的媽媽)都一哭二鬧三上吊去勒索我媽不要做某件她不喜歡的事情。但是,她卻用同樣的方式情緒勒索我。

為什麼妳不喜歡阿嬤情緒勒索,還要複製她的模式來對待我?

大人們常常會有「我很痛苦,所以你也要一起痛苦」的心態,但這種心態是不健康的。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只要我不聽媽媽的話,她就會說今天不煮飯給妳吃了。(雖然沒有真的實現過,但在我心裡造成了很大的陰影。

媽媽甚至會在我不符合她的期望時,說出「妳這麼做我就不愛妳了」這種話來情緒勒索我。

難道我遭受我媽這樣對待我就可以去傷害別人嗎?

難道我傷害別人後,就能治癒自己的傷口嗎?

當然不行吧。所以傷害別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正視你的傷口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知道童年的傷很難治癒,但總不能因為童年的傷口不快樂一輩子吧?

你從來都有權利讓自己快樂,差別只在於你想不想而已。

我們不能用童年創傷的藉口合理化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因為以目的論來說,你是為了傷害他人,而有了童年創傷的藉口。但實際上,我們是可以改變的。

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先讓自己不要成為加害者。


正視你的傷口。

你覺得你缺乏了什麼?

像是我很喜歡畫畫嘛,可是我家人從來沒有注意過我在畫什麼,看到朋友們畫畫追尋夢想得到家人支持我就很羨慕,我發現我希望我很希望得到家人的認同,但我家人屬於無法溝通的類型,所以我不可能獲得他們的認同。

後來我轉念一想,如果我都沒辦法認同自己,怎麼獲得別人的認同?

很多時候你以為受傷一定要找加害者治癒,可是如果加害者無法溝通,那麼我們也可以換種方式治癒自己的心靈。

(突然好像是什麼心理諮商師的部落格一樣XD

不過說真的,如果覺得自己沒辦法好起來,找專業人士諮詢是很棒的方法。至少比看我的文章然後我給一些不專業的建議,卻還沒有辦法讓你好過還好😂😂😂

雖然找心理諮商師一定會有人靠北什麼很貴啊、玻璃心啊,都不要管他。

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你的情況怎樣自己最清楚,所以要不要看醫生當然也是你自己說得算啊!


面對創傷,你可以怎麼做?

  • 寫下你曾經因為什麼事而受傷。
  • 寫下你認為自己缺乏的部分。
  • 寫下你認為可以怎麼治癒你的傷口。

(例:試著跟家人溝通、認同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等等。

  • 試著去實踐治癒傷口的方法。
  • 嘗試找心理諮商師做諮商。


我是個很負面的人,我常常因為一件事就聯想到以前的事情。

在想到的當下我覺得可以記錄下來,一方面是抒發情緒,一方面更能讓自己釐清受傷的點。

如果你想到的頻率有變少,千萬不要忘了要記錄下來心境的轉變,藉以鼓勵自己好棒棒( ´罒`*)✧

願我們都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