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要讀書?想必是大家小時候都共同有的疑問吧,死記硬背那些歷史人物還有年代,學了買菜用不到的微積分,還有學外國人的語言學得比中文還認真究竟是為了什麼?雖然這些都是屬於教育的範疇裡,但我覺得教育這領域太博大精深了,所以我只想把學習科目這件事單獨拉出來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脫離學生身份之後回頭看,那些背在腦子裡的東西,現在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主題的靈感來自前幾天我跟一個好朋友的通話內容,可能因為年紀也到了,不知不覺就把話題帶到了以後有小孩的話,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我跟他現在都不在台灣,以後也有滿大的機率會長期居住在國外,我們其實都對西方教育模式多少都有耳聞,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中小學生的上課方式,但還是都有接受過這邊的高等教育,所以大概知道東西方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去討論說哪種教育可能比較適合自己的孩子,聊著聊著他就跟我分享了以前他們家對他的教育方式,我聽了真的大開眼界,他的父母真的對他特別的用心,他說從小他不在學校上課的,在學校上課都隨便地聽一聽,基本上都在玩,回到家才是他真正的上課時間,他爸爸會在學期開始之前,就會把所有教科書的內容都瞭解一遍,每一章節在教什麼,每一題題目他都會自己試著解題,自己學會了再去教他的孩子,而且不是單單一個科目而已,全科都這樣,到現在他們家還是擺滿了各種教具,像是地球儀、昆蟲的標本甚至連顯微鏡都有,你可能會問說他爸是不是本來就是一個老師,但他不是,而且本身也沒有教育的背景,所以我朋友跟我說,以前同學只要考不好被爸媽罵,都會以一句話「不然你來考看看啊」讓爸媽啞口無言,但他沒辦法,因為他爸真的什麼都會,當然升上高中以後上的東西就比較深就沒辦法這樣了,但我朋友說他爸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了他讀書的習慣,這個習慣是他可以受用一輩子的


對於學科的教育,我爸媽是採取全權交由專業的來,所以從國小他們就幫我找了安親班,跟英文補習班,到國中就把我送到那個時候高雄很有名的私立國中,早上七點送去學校,晚上九點快十點才到家,國三的時候可能更晚,基本上就是回家睡個覺起床就又去學校了這樣,高中因為唸的是社會組所以也沒什麼好補習的,多半都是去圖書館自習而已,可以聽得出來我跟我朋友之間的學科教育模式是很不一樣的,沒有辦法說哪個比較好比較壞,他的父母選擇的是親力親為,我父母則是給我他們認為最好的學習環境,都是愛自己孩子的表現,沒有理由去評斷誰好誰壞,但以現在這個年紀回頭看我的學生時代,我到現在都還是能感受到我那個時候的無力感,那段時間我的價值是被分數決定的,尤其是國中的時候,因為是私立學校老師盯的特別緊,就跟補習班一樣,家長花了比一般公立學校多了五六倍的學費,當然要看到點成績,不然花那個冤枉錢幹嘛,而所謂的成績就僅僅是成績單上的那兩個數字,老師對你的態度取決於那兩個數字,老爸老媽看你的臉色取決於那兩個數字,你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取決於那兩個數字,什麼德智體群美,我從來都不知道我操行成績是怎麼出來的,莫名奇妙就蹦出來的成績,但學科成績真的是我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換來的,雖然我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在倡導愛的教育,但家長還有老師還是覺得體罰是治理學生最好的方式,家長都跟老師說「沒關係不乖就打,打了就乖了」,所以只要各種考試考不好,各科老師都有他們專屬的法器來懲戒我們這些妖魔鬼怪,英文老師用的是棒未到聲先到的藤條,那個揮下去咻一聲,其實還挺悅耳的,堪稱體罰屆最好上手的法器之一,數學老師用的是斷掉的掃把柄,某天不小心在打掃的時候被我們弄斷的掃把,被老師拿來廢物利用,哇那個打下下去是真的痛,加上數學老師莫名的力氣又很大,少一分打一下真的會把人打死,但還好他都是少十分打一下的那種,最厲害的非國文老師莫屬了,他拿的是號稱打下去不留痕但最痛的熱融膠條,他還幫他了個小名叫針灸棒,考不好的時候就替我們灸一灸,看看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脈這樣,那段時間我記得手都是腫的,課業壓力真的很大,但也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那些師長是真的在關心我們,希望我們有天能出人頭地,就那種不打不成器的感覺


我的成績在班上算是還滿穩定的,就是個成績普普,長相普普,然後沒什麼記憶點的人,所以老師們對我的評價都是「還可以啊」「還有進步的空間」等等,但不會讀書的同學就沒那麼幸運了,這雖然不是發生在我們班,但我真的親耳聽到一個老師對其他班的同學說「你這個人會被排擠就是因為你成績不好,你成績變好了自然就會有人跟你玩了」,那個時候聽到這句話只是引以為戒,覺得我一定要把我的成績搞好,不然被排擠是應該的,但現在聽起來那句話真的是荒謬至極,成績好代表人品好嗎?竟然有可以合理化排擠別人的理由,這個老師還配做一個老師嗎?雖然據我所知,這個老師到現在還好端端的在教育界混,我自己是覺得很無奈啦,所以我到現在回頭看,那些數字、那些獎狀、那些證書對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除了偶爾可以拿出來跟我老公炫耀一下之外,好像根本沒有其他的作用了,那兩個數字根本沒辦法衡量我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所以我到底讀那些書為的是什麼?帶給我的又是怎麼樣的東西?我這幾天真的花了一些時間做了一點反思,也總結出了一些想法


先來說說「學歷」,我想先引用日本知名牛郎羅蘭說過的一句話,他說「學歷就像飛機座位,坐頭等艙你可以舒舒服服的到達目的地,但重點是你到達目的地之後你做什麼?」,對於這句話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悟是我到了外國要求職的時候,雖然我在這邊有唸一個program,但畢竟不是學位,我就只算是一個學士生而已,而且我的學校儘管在台灣還算小有名氣,但一到了國外別人根本不會知道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學校,是party school嗎?專攻的領域在哪裡?校園風氣怎麼樣?這些他們都不會知道,所以學歷那欄的意義就只是說明你一個什麼樣背景的人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麼名校光環之類的,甚至還會被置疑專業的程度,所以我在這邊要不斷的用身體力行去證明自己的價值,用經歷去告訴別人說,這樣的工作我可勝任,不管學了再多,最後都是要進入職場,而名校光環是會隨著工作表現被越擦越亮或是越顯黯淡,雖然不可否認的學歷確實是一個門檻,是一個公司在還不認識任何人的時候,去篩選人的工具之一,但篩完之後留不留得下來就各憑本事了,而且對於本來就立志要創業的人來說,學歷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只要能創造出能為社會貢獻的產品,誰還會在乎你什麼背景,所以才會有厲害的人都沒有讀完大學的這種說法吧,像比爾蓋茲,學位對他們來說不是特別的重要,這不是他們證明自己的方式,他們不需要用一張紙告訴社會大眾說,我有這項專業我有這樣的能力,他們只需要把東西做出來給別人看就好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他們那種才華可以用結果去證明能力,所以學歷還是當今社會評比的重要依據,只是我在想,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手一支手機,需要什麼樣的資料都可以在彈指間搜集完成,那學習還有沒有背誦的必要?在我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說,我自己在學的不只是一項專業,而是這個專業背後的思路模式,他的一個邏輯,不是相關科系出生的人,只能看到一件事情的表面現象,但專業人士是可以分析出這件事背後運行的規則跟未來的走向,像學政治的可以分析國際局勢,知道各種勢力間的角力,金融背景的人可以分析現在的經濟狀況,預測以後股市可能地走向,這種邏輯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融會貫通的,所以當我聽到很多人說,學的那些理論根本沒有辦法運用在實務上,根本沒有學理論的必要,尤其是對心理學這樣的爭議會更大,但我是覺得理論的形成就是這門學科背後的邏輯,如果不學邏輯只憑經驗來下判斷的話,多少會不夠全面吧


再來就是我覺得最重要也是我之前提過的,讀書帶給我的是判斷是非的能力,也可以說是辨別假消息的能力,就拿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來說好了,選舉結果一公佈,消息謠言滿天飛,一下子傳出哪個州停止計票了,一下子又傳出說哪個州的選票造假,甚至結果都公佈了,還是有不斷的人去投訴說自己這個州有作票的情形,讓川普得以提起訴訟,當然很多消息現在已經都被證明是假消息了,但我自己覺得還有有些奇怪的地方,包括投票率跟不給監票的部分,我是覺得不符合邏輯,但也有可能是黑天鵝事件也說不定,我比較想說的是如果今天民眾少了判斷是非的能力,掌握媒體的人發出消息就跟著瞎起轟,處處充斥著陰謀論,我想這樣也不是一個健康的國家該有的型態吧,所以說面對這個不用花錢買消息的時代,變得是需要把錢花在充實自己的常識,這也是我認為讀書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我也發現說,現在書看得越多也給我帶來了一些比較負面的影響,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奇怪,讀書竟然還有壞處,只是我覺得看書儘管可以讓我變得更加的自信,但自信跟自負只是一線之隔而已,好像淺意識的我覺得,只要我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就握有了一定的權力可以去教導別人,就像老師一樣,小時候覺得老師說的話就是真理,是絕對正確的,就像大家一定聽過一句忠告是,吃飽後不要做激烈的運動會胃下垂,我到昨天為止從來沒有質疑過或是查證這句話的真實性,就一直牢記到現在,當然這是一個事實啦,我剛剛也去查了一下,吃飽飯後做激烈的運動真的會對胃不好,但散散步是有助於消化,不管怎麼樣這樣的經歷都讓我好像就被植入一個觀念是讀了書講話就可以比較大聲,懂得比別人多好像就比別人厲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也是最近才發現我好像有點這樣的傾向,才開始檢討自己的愚昧,然後試著告訴自己說其實我什麼都不懂,我什麼都還需要再學習,然後用更為開放的心胸,去傾聽別人的想法,這才讓我看懂蘇格拉底的人生哲學,他曾經說過「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還有「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以前總以為這是他謙虛的表現,現在才懂那是一個真正的大智慧


以上是我在podcast 的談話內容

歡迎有興趣的人,上去聽聽,將在以下平台播放:

apple podcast | soundon | spotify

感謝支持~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胡蘇亂想/id1526447830?i=100048851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