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寫到「貨機崇拜」這個詞覺得應該不是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原本想直接略過不看。但目光掃過內文後卻發現這個貨機崇拜並不是商業上的用語或跟航空業相關,反而與人類學,也就是人類的行為有關。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詫異,是不是也以為貨機崇拜應該是在形容某種商業行為?但這個看似無趣的詞語是一九四五年一為人類學家所提出的,而事實上它的背後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所謂的貨機就是你腦海中想到載運貨物的飛機,二次大戰期間美軍佔領了南太平洋的一座小島,他們在島上修建了一條條的飛機跑道,貨機也載來了許多來自文明世界的物資。

島上的土著看得目瞪口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神奇的東西,於是他們相信貨機是神明的信差,為他們帶來大量新穎的物資,而他們以為美軍掛在頭上的無線電耳機是一種能召喚神的法器。

二戰結束以後,美軍離開了小島,土著只能望著空蕩蕩的跑道和通訊室懷念文明的美好,後來巫師以及長老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他們何不自己來召喚神明?

因此他們將切成兩半的椰子殼戴在兩耳,當成是無線電耳機,拿了竹竿作為天線,還找人在跑道上揮舞芭蕉葉,他們把曾經看過的形式複製下來並重演,以為這樣便能召喚貨機回來。

「貨機崇拜」講述的就是人類荒謬的行為,以為只要有了形式就能帶來實質的結果,現今仍有許多貨機崇拜的例子。

創作重量不重質就是一例,創作者以為只要大量產出,夠多的內容就能被大家看到進而關注,作品的數量當然要足夠可是量產卻不顧成品的質量,最後只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一味的套用各種技巧和指標在自己的作品或個人品牌上,同樣不盡然能收得實質的效益,我之前有提過類似的思維,不過當時尚未得知「貨機崇拜」此理論。

有在經營自媒體或個人品牌的人都知道,網路上充斥著太多教導大家如何經營自媒體內容創作的資訊。

而這些資訊宛如去到小島的美軍,他們有一套自己經由摸索嘗試習得的手法,包括駕駛貨機、運用無線電連絡、以及文明物資。

沒有接觸過但想開始經營自媒體的人就彷彿是小島上的土著,看著美軍的操作方式以為套用這些模式便得以和美軍一樣帶來那些物資。

因此,不論是經營自媒體或學習任何事物,都不要只是套用表面上的技巧與形式,這麼做僅僅是空有外皮,實質上卻什麼也獲得不了,必須瞭解這些技巧實際上是如何而來,還有為什麼某個技巧能夠帶來如此效果,弄清楚了也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或是究竟該怎麼操作。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歡迎留言跟我說你想聽的主題😉📩

你的每一個支持點讚都是我持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