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以下僅是我兩小時內試用所得到的心得,雖然我已經盡可能試用大部分功能,但極有可能我還是漏掉了重要的功能,但我認為已經有一些東西值得分享。

另外 Roam Research 以及 Notion 都是一直在改進的系統,隨著時間演進,這篇文章的參考價值也會降低。

2020 年,人類的第二大腦戰爭

我是一個資料整理狂,從當年推廣 Workflowy(靠著推薦,我的每月上限從免費 500 個單位提升到了 16000)到現在瘋狂使用 Notion,這些年用過的各種工具雖然不比網路上其他部落客多,但花在上面的時間也算是極長。

這樣講或許有點過度推論,不過 Roam Research 在 2020 會備受矚目,我認為有它的原因:時間碎片化、資訊速食化,導致太多點子曇花一現,來不及思考、整理,就被下一件事情取代注意力,因此,我們恨不得所有想到的事情都能先暫存在某個地方,需要的時候再一口氣倒出來,我們極其渴望有第二大腦的解決方案

反向連結的優勢:人腦需要一個極大化輸入/輸出到電子腦的介面

「所有想到的事情都能先暫存在某個地方,需要的時候再一口氣倒出來」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傳統的資料庫或是筆記軟體完全無法做到。

原因是我們在一般的筆記軟體很難下筆成文(輸出到電腦很慢),就算擠了一篇文章出來,下次也很難快速找到,單純的全文檢索還是不敷使用(從電腦取回到人腦很慢)。

因為電腦不等於人腦,它不知道人腦需要什麼。既然沒辦法創造一個厲害的處理器跟人腦一樣聰明,那就創造一套好用的模式(或框架),讓輸出到電腦、從電腦取回資料都足夠簡單而快速。

這個方法就是雙向連結(backlink),我們寫論文的時候只有單向參考,而雙向連結的精髓則是「當你創造一個標籤,標籤本身也會成為一個文章,反向連回所有跟它關聯的文章」。

於是乎,只要我每次筆記都能下一些標籤,某一天我進入其中一個標籤的頁面,就能一次把相關的點子全部收集起來,稍作整理就能產出了。「下標籤」讓我們簡單地將想法歸類、「搜尋標籤反向連結回點子」讓我們快速取回想法,在人腦與電子腦之間高速輸入/輸出,這就是它快的原因。

雖然近期 Notion 也「致敬」作出了反向連結,但最大差異是它並沒有辦法把快速地憑空創造標籤對應的頁面,只能連結既有的頁面,反向連結的資訊也不會展開,因此對比之下顯得只是一個半殘的功能,這就是為什麼至今很多人還是認為 Roam Research 比較好的原因之一。

反向連結的弱點:標籤的管理問題

講完了優點,接下來講實現這套方法論的系統:Roam Research 要謹慎使用的地方。

這是我的 Notion 文章資料庫的一部分:

在嘗試試用 Roam Research 的過程中,想了半天實在找不到好的方法把 Notion database 搬過去。因為如果要把這些資訊也放過去,那每一個欄位都會變成標籤,放在同一篇文章,試想一個 block(Roam Research 的段落)有十個標籤,那將會變得極其雜亂。

我越想越不對勁覺得 Notion 資料庫就像是 relational database,適合做好規劃再放進去,對我來說適合的用法應該是先放進 Roam Research,整理完再放進 Notion,而 Notion 裡面的內容早就是已經整理好的完成品,自然就不需要再倒回 Roam Research 幫我整理。

而 Roam Research 可以類比成 NoSQL,使用門檻很低且方便,如果有很多雜亂的想法,那就先放進去再說,反正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只要加上 tag,一切就看似整理好了;但隨之而來的是必須要自己控管 tag 品質,不能隨性亂加,你也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有什麼 tag,否則將會帶來大量技術債。

舉例來說,官方 demo 文件自己就 demo 了一個災難:小寫 twitter大寫 Twitter 被分成兩個不同的 tag,最後還是免不了要自己手動管理,然而增加 tag 太隨性了(就像 NoSQL 增加欄位太簡單了),使得對沒經驗的人來說,管理變得更困難。

總結來說,有兩件事情必須要注意:

  1. 必須控管 tag 品質,不能出現一堆似是而非、意義重複的灌水 tag(e.g. 資料科學、科學、科技、資料、資料工程、...)
  2. 同上,必須清楚掌握有哪些可用的 tag:因為核心功能「反向連結」靠的就是 tag,太隨性亂加,你的知識體系就會極度分散。以上面例子來說,最終會出現的問題就是:「我到底要搜尋哪一個 tag?

即使使用 Roam Research 也別忘了整理你的標籤、沈澱你的文章

降低門檻開始行動固然是好事情,Roam Research 另一個很有用的功能是自動生成每天日記,鼓勵你記錄想法;另外它可以自動生成反向連結,因此省下很多整理雜亂想法的功夫,也是方便的功能。

但它們都是雙面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工程師濫用 NoSQL 不思考 schema 的結果就是要有人花更多時間清理 schema 與整理資料,在公司可能是別的工程師來收爛攤子,而 Roam Research 是一個人管理,所以只有自己能收爛攤子。

雖然只是我的猜測,不過這也體現在他們的收費哲學當中:Notion 個人方案是免費,收費重心強調團隊合作與組織方案;然而 Roam Research 並不強調企業方案,取而代之的是比市面上 SaaS 還要貴上許多的個人方案($15美金/月)。

這並不奇怪,試想如果公司用了這套系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籤世界,數以萬計的標籤絕對會失控,這種性質天生就不適合協作、在組織內共用。

在网状结构笔记应用中线性记录——以 Roam Research 为例》一文中,就提到他個人的標籤系統(Tag System)必須滿足「原子化」及「正交化」兩個特性。

並非每個人都需要這麼嚴謹地規劃自己的標籤系統,但我相信這是他已經看出「極度自由標籤連結系統」的壞處之後,而替自己設下的限制。

對我個人來說,資料管理還是更有潔癖一點,即使有了雙向連結,產出的東西也只能算是半成品,真正的完成品必須要自己設計欄位與標籤,才能符合我心中理想的樣子。我不會說 Roam Research 不好用,但我暫時會將它與 Notion 分開使用。

如果你已經開始使用 Roam Research,你可能會需要開始思考,該如何管理這些失控的標籤;如果不覺得標籤失控,那也很好,表示你就是這套哲學的目標對象,應該繼續用下去(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如何管理自己的「標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