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談到了唸書,似乎也應該來寫寫閱讀,是的沒錯,我認為讀書跟閱讀是兩回事


兩件幾乎是在進行著相同動作行為,怎麼會說是兩回事呢?對我而言,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目的性,讀書想要達到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考試、為了研究、為了完成一項報告,而閱讀的目的性很簡單,就是沒有,當我在閱讀一篇文章或是書籍的時候,我並不會預設自己看完會得到什麼樣的收穫,也不會去執著是否合乎邏輯,就單純的把自己投入文中,期待著作者能給我怎麼樣的驚喜。相對來說讀書是一項辛苦的工作,多少需要費點腦力去背誦記憶,但閱讀則不然,閱讀對我而言就想觀看一場電影或是欣賞一齣舞台劇,不一定精彩,但在觀看的那個當下,是超脫現實的,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好像唯有這樣人才能真正地放鬆下來,其他的娛樂像是到野外露營或是打遊戲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我認同也不認同,我同意與其聽別人說得天花亂墜,不如自己親眼去看一看,自己親身體驗跟聽別人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但透過他人的眼睛轉述的世界,我們一樣能從中得到感動,進而開拓自己的視野,說白一點就是不讓眼界拘限了想像力,曾經聽過一位中國知名的主持人是這樣理解閱讀這件事的,他說閱讀不是為了顯擺,也不是為了功利,而是為了開放自己的精神世界。年輕時身為農民的他曾經被人笑話過,「看了那麼多的書又能怎麼樣,到頭來不還是種地而已,沒用!」,他對這項置疑是這樣回應的「多背一首唐詩或是多看一本書確實對命運不會造成多大根本性的影響,但在體會上,卻是有著極大的差距,人活著不是單純的吃飽喝足追求點感官刺激,精神世界的放開才是重要的,如果每天都只是坐井觀天,會對生活感到索然無味是可以預期的」當然我只是濃縮了這段話,原話其實滿長的。在我聽到他說完這段話的當下,有一種被瞭解了的感覺,因為我曾經也是這樣被置疑的,不一樣的是,我是在上學的時候被爸媽念成天看課外讀物不專心唸書,雖然出發點不太一樣,但應該可以用同樣的話反駁吧,我很贊同他說的,衡量一個東西的價值有時候並不能用”實用性“來評價,若是這樣的話,「美」應該值多少錢呢?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務實,但極度缺乏創意的人,這件事從每次我開啟一個新的遊戲準備要創建名字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來,這個名字一定跟我的英文名字有所關聯,一方面我是覺得在網路上的身份跟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沒什麼不同,在現實生活怎麼樣在網路世界就該怎麽樣,另一方面是我真的不知道該取什麼名字才好,反正我就是一個完全不有趣的人,所以我嫁給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人,相較之下,他的遊戲名字可愛多了,舉凡他剛剛吃過的食物「起士香腸super」(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後面要加一個super...),到魔戒的「Elessar」都有可能是他的名字,跟他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有新其好玩的事發生,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表達我是多麽乏味的人,但閱讀正好可以為我的生活上色,當我進入了書本的世界,尤其是閱讀奇幻類的小說時,我才發現原來想像力這麼強大的一股力量,而且與觀看翻拍電影不同的是,這個故事的架構儘管是別人給你的,但他的顯象卻是只屬於你一個人的,儘管作者有大概描述了角色的輪廓,但所有的細節還是自己腦補出來的,所以為什麼有時候翻拍的電影會令人失望,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與自己想像的世界不一致吧


除了奇幻類的小說,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愛上了看人說歷史,在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非常排斥歷史課,覺得背誦那些年代很枯燥,也覺得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為什麼我還要花大把的時間去了解,時代不一樣了處理的方式應該也會不一樣不是嗎?直到我看到了台大歷史系教授呂世浩在TED上的演講才真正對這件事改觀,他說學歷史不是為了背誦,而是在學習古人思辨的方式,換言之,就是待人處事的態度,歷史不會重演,但只要人抱持著相同的態度去做決定,同樣的悲劇可能再次發生,這就像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當我轉換了自己的態度去看那些歷史書籍時候,才發覺能學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除了避免重蹈覆側外,還激發出了很多靈感,進而應用在生活上,舉個例子來說吧,那天我在看台灣積體電路的發展史,看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當時在替台積電這間公司做定位時的思路,那時候他認清了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不足,缺乏設計能力、行銷能力也比不上其他歐美大國,但在晶圓製造的良率卻是有競爭優勢的,所以他為台積電量身定做了一個商業模式就是只做「晶圓代工」,與其他大廠從競爭的關係轉為合作的關係,最後發展成現在台灣人最引以為傲的「護國神積」,那時候的我就在想,我是怎麼樣定位我自己的?我知道我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嗎?我是否應該要繼續花時間填補自己的不足,還是說可以把這些時間拿來更精進自己的長處,所以在在看這段歷史的當下,我變得不是在思考怎麼作下一個張忠謀,而是去突破以前思考的框架,為自己的人生尋找更多的可能。


閱讀,為我的生活上色

閱讀,拓寬了我的視野

閱讀,圓滿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