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收到《馬特市金馬達獎》的時候,驚喜中有一份驚愕。誒?我嗎?總覺得比我更活躍用心的Matties大有人在,怎麼輪得到我?但是來自官方的數據資料也提醒了我,今年真的是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Matters上。加入Matters的800+天中,閱讀了7000+篇文章,評論1700+次,支持作者250+次,發文90篇,累積十萬多字,對惜字如金(除了下筆謹慎,也因為習慣客戶砸銀子我才會動筆寫公關稿和置入行銷文案)的我來說,是蠻難得的(😄)。在Medium 和 Vocus 上都有帳號,也有自己的網站,為什麼獨鍾Matters呢?

關於Matters社區一些比較正經嚴肅的想法和願景已經在另一篇文章《拋磚引玉:Matters社區公約初探討》裡表達了,不再贅述。這篇是想分享說出來可能會被打、或惹人不開心的一些真心話。


轉換文字跑道的恐懼

雖然不乏公關廣告業界人士轉換文字跑道成為小說作家的例子,如亦舒和廖輝英,更多的人是在其中撲騰,有些仗著業界資歷或名氣,出版社請了影子寫手代打或編輯潤稿,出了工具書或是「公關書」。

公關行銷文的成功背後是周詳的策略規劃,有整個團隊為後盾,甚至過硬的客戶產品質量背書,更不要說還有由豐厚的廣告預算砸出來的漂亮數字。公關行銷文寫得越成功,對自己文章本身的價值就越沒自信。就像漂亮的女孩總是恐懼別人只是欣賞她的外表,對她的個性內涵完全忽視。

看到我一直有追蹤而且喜歡的小說作者@輝廷曼文筆的懷疑,又讀了@JinlyWong 阿梨和@fide 關於自我懷疑對話,也提醒我去年對自己文章品質和價值的懷疑。重讀自己的心路歷程《初心不忘自芬芳》,覺得這一年起碼是做到「寫自己想寫的、喜歡的、感動的,為生活為心情留下紀錄」。而Matters 社區讀者的鼓勵和回饋是非常大的動力。


我是文字重度暴食者,閱讀速度快,範圍廣泛,但是近年來興趣越來越小眾和另類。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公關行銷手法越來越成熟(排行榜、出版社公關文、名人推薦、書評、平台上讀者評分、異業合作、線上線下活動),有些書被過度吹捧包裝,把我對那些書的期望值拉抬得太高。等到拿到書讀了之後,不免覺得受騙上當,還曾經直接和責任編輯吐槽說「這種書你們也敢出?」。對方苦笑說是針對名人效益出的「公關書」,老闆說要出,他們也只能配合。

在北美住了30多年,夢裏說的都是英文,中文程度必須靠不間斷的閱讀經典書來維繫。在多元文化媒體廣告公關業界待了很久,為了維持語感以及對「地區性」的詞彙敏感度和掌握網路流行語,更是要不斷閱讀網路小說和文章。有段時間和許多天真爛漫的西人一樣,總覺得中國改革開放後會吸取臺灣從獨裁走向民主化的經驗,言論自由度也會大大提高(我現在知道我錯得離譜),因此大概也曾經不自覺地助紂為虐,幫客戶在中文媒體和自媒體上買了不少廣告,間接幫助了某些大外宣紅色媒體成長,思之非常內疚。



從作者的角度看Matters:

自由乾淨的中文寫作環境

因為眾所週知的原因,現在要找一個自由乾淨的中文寫作平台是多麼的困難。對居住地使用語言不是中文的海外華人來說,在「地域針對性」較強的某些中文平台上發表文章,和讀者還有經驗和主題上的隔閡,甚至會受到平台所屬國「審查制度」的閹割。而為了逃避審查而產生的「變種中文」,就像核爆後基因突變的怪物和新物種,在中文大地上海洋中肆意橫行。中文以前有多美,對比之下,現在就有多醜惡。

更噁心的是,某些人對智慧財產權的不尊重。不告而取、原文照登就算了,起碼作者名字還在上面;可恨的是肢解一番改頭換面,換個名字就變成他的。我起先還會閒來無事谷歌一番,幫自己或客戶寫信警告對方,現在都麻木了。如何取證或證明原創性/原作者,也是難題,因此當區塊鏈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如何利用區塊鏈科技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成為我關心並且深入研究的議題。


一直是端傳媒的訂戶,前幾年又涉獵區塊鏈科技相關產業,因此當@張潔平 創立Matters 時,我就密切注意Matters 的發展,成為Matties 是順理成章的事。起先只是讀文章,後來就不去想TA(目標讀者)會喜歡什麼,或「公關守則」要避掉什麼,文字上也不自我設限或審查,而是順著自己心意放開來寫,拋下完美主義的包袱,不設期望值。

發表的文章不見得篇篇達到自己認可的水準。但文章再普通,也是我的生活經驗和血淚教訓凝結的心血結晶,如果我不珍惜尊重自己的心力,誰還會在乎呢?


我選擇文章首發在Matters,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希望有機制能夠幫助作者確立智慧財產權和所有權。


因為希望Matters 保持自由開放、沒有廣告干擾、沒有金主遙控管制的氛圍,對Matters社區的發展,我也不怕惹人討厭,覺得該說的話該做的事就自動自發的去說去做,即使沒有用或做白工,起碼我盡了一份心力。問心無愧,就不留悔恨。



從讀者的角度看Matters:

寂寞芳心俱樂部

寂寞芳心俱樂部》是導演易智言1990年代拍的一部電影(博客來上還找得到韓良憶的同名電影小說),我應該是在溫哥華影展期看的,主演是白冰冰,女配角是楊貴媚。當時年紀還輕,只覺得幾個熟女行為可笑;走過哀樂中年,現在再看,大概笑過後會忍不住熱淚盈眶。有事業有家庭有朋友的中年婦女看似生活飽滿忙碌,實則寂寞不堪。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失智的婆婆拿著電話一直和電話另一端的答錄機自言自語。


寂寞的靈魂,四處遊蕩,想找另一個靈魂碰撞。

寂寞的心靈,想要找人分享。

平靜的湖面,丟一塊石頭下去,撲通一聲,至少也會濺起水花。

在空曠的高山上對著山谷吶喊,也有回音。

在Matters 上發表文章,除了有話要說,也是因為寂寞吧!?

可是文章發表了,可不一定有人讀,人家讀完了也不一定會拍手留言或評論。

文章沒有多少人讀,讓許多作者難過,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知音難覓,每個人的人生和生活經驗都有其獨特之處,頻率相同的共鳴可遇不可求。

但透過書寫,透過閱讀,一旦有共鳴,天涯若比鄰,甚至穿越時空。


不記得是Matters上那位作者,或是那幾位作者,提到Matters 上作者比讀者還多。這平台上的作者也同樣是讀者, 而且是相當挑剔的讀者。

你文章寫得再好,人家就是沒有興趣讀,無法勉強的。


借用@凌于深渊 在《作者和读者,不喜欢是常态,喜欢才是幸运》那篇文章裡提到的:

不喜欢是常态,喜欢才是幸运,习惯常态,抓住幸运,那幸运或许会成为你的常态。

也非常認同 @fide 所說的:

嚴肅內容的競爭者,並不是其他(所謂比較不嚴肅的)內容,而是時間。


讀者的注意力和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如何配置這些資源,讀者說了算。

對我這個讀書口味一向另類偏食的讀者,更是如此。我沒有按讚支持你的文章,不代表你的文章不好或不值得讀,而是我對文章主題沒興趣或沒時間讀,或是根本沒有看到。


對於把Matters當成引流量管道之一的專業作家或創業者,只要你們繼續下去,我總是會看到你和你的努力的。我們都知道「微弱的連結」(weak link)在適當的時候就會轉化成為商機。


得罪人的幾句話

批評別人的文章永遠比寫文章、論述、闡述道理或學說容易。不想指名道姓,但觀察到在Matters上的文章下方的留言欄,有些評論是比文章本身還精彩,有些就是專門來挑釁吵架的。難道人生寂寞無聊到需要在網上找人吵架,羞辱對方整個家族,才能心滿意足的入睡?

抑或是事業發展停滯不前、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索性躲在詭異的網名後方,在網路上指點江山,以虛擬世界的掌聲(或噓聲)彌補現實世界的失落?

雖然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是身負政治任務拿錢做事的,也要認真做, 水軍大統領提供的chi-chi-sheet (提綱腳本)要好好的研讀,要有策略、戰術、和戰技,才能直擊對手要害,或許還能贏得喝采。不然你就是污染環境的黑蟲蟲(龍貓梗)。

還有,戴某政黨帽子,卻去主理對手政黨標籤是什麼意思呢?混淆視聽嗎?

寂寞芳心俱樂部都被搞成計謀喪盡聚積鋪了!



期許自己做一個好讀者

我讀文章的習慣是看文不看作者,讀到喜歡的好文除了拍手,會直接撒幣支持。如果文章留下來的印象強烈,我會去把作者的舊文翻一翻,然後默默觀察。如果你的數篇文章讓我擊節讚賞,我會追蹤,然後用心認真的讀你的文章,持續支持,希望你不斷寫下去。

我也會去看我追蹤的作者在其它人文章下方的留言,因而發現一些好文和新作者。也會不定期去看看追蹤的標籤下方又添加了什麼新文章。


自從我無意間讀到@趙思樂 在臺灣出版的《她們的征途:直擊、迂迴與衝撞》後,就一直希望能邀請她參與加拿大台灣文化節《臺灣書店》的單元。這個在起心動念時被認為太異想天開的想法,因為機緣巧合,在去年水到渠成,讓我樂了好久。因此我的小心願就是希望往後如果有機緣,配合藝術方針,能陸續邀請在Matters上發掘的作家參與,把他們的著作介紹給加拿大的讀者。


我希望Matters 能夠在全世界用中文寫作的作者和讀者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更希望和Matters 上有趣的靈魂們繼續交流談心。能用自己的資源和時間來支持默默耕耘的作者們,我很開心!


首圖是上個月在山裡的湖畔散步時發現的靜謐之處,雕塑 “Lakeside Couple"。說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