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Photo by NeONBRAND on Unsplash
深夜裡,我跟我自己談起心事來。

我以為我是在互聯網普及下出生的小朋友,就很自然懂得怎樣用網絡,原來是天大的誤會。

現在勁多社交媒體。

社交平台變化真的很快,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是ICQ,然後到MSN。部落客方面,在香港是先是Xanga和Yahoo! 日記(類似的名字,忘記了),後來Facebook出現,幾年後Xange都倒閉了。

現在流行的Facebook,最近因為美國大選審查留言,加上計算法被受批評,大家紛紛轉去Meve。在寫作平台方面,首先出現Medium,然後Matter出現,再之後台灣再多了一個探路客。

上以一堆名字,我看一遍都覺得好頭痛,好混亂。

然而,接下來越來越多,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社交媒體。作為使用社交網絡的人,目的始於是跟別人社交,可是當人流散落不同的地方,直至發現沒有人跟自己社交,又開始爆出另一個「龍頭」大佬。這似乎是合符預期的節奏。


想找一個合適自己長居的地方。

一直沒有決定我的基地。

在Medium寫文是不錯的,我似乎有意主力那邊,可是一直流量不多,洗量一旦不多我對自己很懷疑,可能我寫的東西是大家不感興趣,那不如我寫在自己的日記簿上。泣。

二來她是收費,收費不是問題,我小小的流量還能夠勉強自給自足,形成內循環。但是長遠來說不是辦法。

然後,Matters亦是我經常會寫文的地方。不過在這兒有點兒可怕,雖然管理員姐姐(不知是男是女)幫我處理,可是始於有種擔心。事源是我其中一篇的文章被某人作為標題,然後說我是港獨,明明我是勁愛國的,我是建制派嘛,我重視家庭價值的。

當時第一下就想到批鬥這個詞語,雖然還未至於那麼嚴重(當年是慘很多),但現在國安法來了,真的會害怕呀——

Matters裡寫文章是安全,可是在香港寫文章未必安全,特別現在有篤灰熱線。也許是自己心魔,希望會慢慢克服。

還有其他不同社交平台,我也有用,而且每個平台都有不同的功用,例如我有兩IG發布作品,一個是發布在小故事,另一個貼繪圖的。我一下子建立太多平台,接下來還計劃開Youtube,大概我是瘋了吧。沒有穩定的地方,讓我狂抓,看來我才是最需要安寧心靈的人。

可是一直找不到基地,只在仍然在這宇宙飄留。


寫別人想看的東西 VS 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這一直是我內心的糾結。

最理想答案是找中間的位置,可是我處於低流量,低流量把我的創作自信也流走了。雖然我可以說服自己不追求數字,但是我還未摸索「閉門造車」和「做自己」分別。

當然,追求流量似乎等於在說,我想用來賺錢。很老實地說,有錢賺當然是好,但知道用文字書寫很難生活,我很努力地嘗試中,但一直不是太夠膽踏出來說:「我就是用文字搵食的!」畢竟,我修讀的專業並不是專欄式的寫作、寫新聞稿或寫訪問稿,加上我還有用其他技能去賺錢。

不專心,可能是我這個人的死穴。(T.T)


經營自己的形象 VS 經營自己的平台

我知道經營自己的形象,比起經營自己的平台更重要。因為讓大家認識你,對你有興趣,自然就會找你其他方面的東西,所以我一直用分類的思維,去開建不同的平台。

然而,我不知道這種想法是對是錯⋯⋯

應該是說,我這個人很想把自己的全部推給大家看,「快來看看我!」的感覺,我應該是內心有病吧,安全感和歸屬感其低。由於想把自己的全部剖白給大家,可是又怕出現混亂,所以就自行分類,一併經營很多平台。

開始在反思,這件事其實都挺無謂的。


真正的想法。

說到底,我的專業和真正喜歡做的事不是網絡營銷,也許我應該好好分配時間,讓我有更多時間去經營在真實的自己身上,而不時我的平台。

好,再好好努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