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有心做可以試下攪小團體生活,而前人試過Work既,同埋共產黨好驚呢種野,知work所以自己都做,你唔係唔做?如果對推論冇興趣,想立刻試下,可以跳去睇小團體的特性

點解講宗教?


2020年12月4日 陳端洪在港府舉辦的「國家憲法日」網上座談會主講嘉賓,提到

除非將憲法變成人民宗教,否則國家不具有最牢固的情感基礎,代表與被代表者之間便會缺乏連結的精神紐帶。他指出,港澳《基本法》最先確立宣誓制度,就是要把兩個《基本法》成為公民宗教

2020年7月,張可森發文提及把香港作為信仰,去守護,去實踐。

前者希望利用宗教手段發展出民族感情,後者是把對香港的感情升華為信仰。我相信兩者所指的信仰,相似帶有强烈民族情感的猶太宗教(雅威選民,錫安主義)。中共打壓基督宗教,其一當然是因為選民身份認同高於其他民族,而我們可能想學習東歐人(如波蘭) 因著信仰在極權下堅持,其二是共黨難於監控的團體。

分享極權下存活朋友的經驗

如果把香港變成信仰,那麼的我們所信的是什麼?是五大訴求,時代革命,兄弟爬山或CLS等口號可以帶大家到應許之地(個應許之地係咩野先?)?  在討論意識形態前,我想分享呢自己同東歐/同前蘇聯加盟國朋友,相討信仰在極權下生活的經驗,當然這些分享只是來自數人的經驗,不是任何嚴謹的社會學研究。

聖經中,選民及早期教會受到政權壓迫的事跡當然是精神支柱,每星期日的彌撒也是不少人堅持下去的原因。除此以外,他們都提及教會既幫助,佢所指不是教會/教區類大組織或神職人員的各種支持,而是指恒常有規律的教會生活。

基督徒因信仰之名,加入不同的小團體,恒常去組織各種活動及聚會,在基督信仰普遍的國家,恒常的活動當然不是傳教,主要是建設社區同幫助有需要既人,久而久之,呢類小團體把人民組織起來而不自覺。

這些會堂/小團體文化可說是變相的地區小團體,恒常的社區聚會,令各人擁有除了家庭外的小團體生活,之後運動的發展,對人信任及幫助自然會發生,只有小團體才可以有大組織。

朋友提到,定期聚會及分工合作去服是維持這些團體的重點,因為每人要預備時間,貢獻自己,是爭加歸屬感的要素。

鏡子的反面,就是中共在香港地下黨的組織生活,也是由四十年代開始,到現在保持佢地的關係網。

反觀香港既人,除了家庭生活,又有多少人加入不同教會或社區小團體呢?

香港天主教三十年前的準備

波蘭既天主教會識做,香港又點會唔識,八十年代香港教區因為中國要收回香港,當時的主教 - 胡振中樞機 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四日發表的牧函 - 邁向光輝的十年 為今天有所準備。


香港在過去幾年中,許多方面的發展不免令人憂心忡忡;尤其有關政制的爭論,和對香港民主步伐意見的分歧,更令不少香港人對前途失去信心,甚至萌生去志。但我們基於對歷史主宰的信心,堅信他為我們準備的,必然是一個更美好的將來。何況,激烈的辯論,也可能是導向更客觀結論的重要步驟,而這正是香港繁榮安定之所繫。

其中的五章,正是 - 全面發展信仰小團體 (基督徒基層團體,細胞小組) 

信仰小團體稱為「基層」團體,是因為它必須學習真正的自治、自養、自傳、自供牧職人員。每個信仰小團體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神恩性、獨立性和自發性,但這不應構成他們和堂區、教區與普世教會的分離和對立。相反地,真正的獨立是為了真正的共融;有真正的個性,才能在共融中互相豐富、互相增益,和彼此建立。所以,大小團體間必須保持緊密的聯繫,甚至建立一種唇齒相依的關係。 

同時二零二零年將臨期牧函也暗示香港教會也因應時代要去中心化。(試把下文疫情改為中共)

我們發現昔日以堂區及神職人員為中心的教會生活模式,慢慢因疫情的影響而與社會脫節。堂區不再像以前那樣是人們主要聚會和社交的中心;以神職人員為中心的禮儀生活亦未能回應今天人們內心對團結、友愛、公義、平等的渴求。
的確,堂區的特點是紮根於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但是,堂區不再局限於一個地理空間,而是人們通過相互服務和禮儀傳統,建立關係的環境。因此與其緬懷過去,等待回復昔日的堂區生活,不如迎向疫情的挑戰,勇往直前,尋找堂區新的存在方式,再次發揮堂區在社區中的中心角色。
⋯⋯
堂區不應被等同為一座建築物或一系列的組織,而是一個由不同團體組成的團體。
⋯⋯
堂區必須是一個把人們召集在一起,並促進長期人際關係的場所,從而讓人產生歸屬感和被接納感。因此,堂區應該是以人為本,促進對話,團結和對他人開放的地方
⋯⋯
最後,我呼籲全體信友,特別在這疫情期間,縱使未能參與堂區的禮儀或活動,亦不忘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彼此關懷,把堂區紮根在日常生活中。

香港人在目前的困境下,開展自治、自養、自傳、自供的小團體生活。簡單講就是冇大台,避免一鑊熟,不過大家要加入小團體,但各團體要有聯繫,產生共識。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當然,有其形(小團體生活) ,冇其神(精神面貌,應許之地) 的小團體生活能否持久呢?我不知到。

關於精神面貌或身份認同,有朋友覺得香港人缺一個香港既神話,一個好簡單但可以清楚界定我哋身份來歷既普及故事,不過目前有既都太散亂含糊複雜。

神話當然可以誕生身份認同,但係人點解會對一個群體有歸屬感,一般都會有一個輝煌嘅歷史,或者係最近發生咗一啲覺得光榮嘅事,最重要係呢D往績係令人相信未來一定可以更好!

一個群族的身份認同,真的需要神話嗎?就以日本人為例,大家認為日本人對,神武天皇,須佐之男,還是龍珠(其實參考中國西遊記) ,壽司,Helllo Kitty,  高達及鬼滅認同較多呢?(就最後的五樣,香港人覺得去日本是番鄉下是不無道理的)。

所以我覺得神話唔係一個必需品。相反,香港的文化背景,一同創造的經歷其實都可以有身份認同,甚至更强。香港的文化特質其實同日本類似。都係輸入外來數種文化再mix&match fusion產生(八十年代的流行曲一半是日本/歐美曲)。金庸丶倪匡雖不是香港誕生的人,但他們的成就完全建基香港的獨特土壤,而影響已經遍及整個大中華!Beyond可以開發日本市場,七十年代直至現在香港電影嘅影響力都係非常龐大㗎,好多東亞洲人(如泰國,韓國)都係睇港產片大!(2019年 韓國既 炸雞特攻隊 根本是向港產片致敬,連片尾歌都係是由張國榮所唱既當年情



雖然黃飛鴻丶葉問都是廣東人,但因為香港人製作的電影,他們的事跡已廣為世人所知,佢地成為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即係你唔會話真. 三國無雙 係中國文化 一樣). 

以上的文化不是所有地方能創出。這香港這種特質,在近年以二創重新發揚。其實只要一班香港人就能活出香港人的精神價值。而我們因香港的文化為基礎去進行小團體生活,也因組織生活去保存,學習,發揚及創造香港的文化。

不如,我試用香港文化作小團體生活的精神面貌,睇吓可否形神俱備?

小團體的特性

這種小團體的特性,我們可以參考邁向光輝的十年牧函或基督教的團契

  1. 人數適中──為了互相認識,每個團體可由五、六人至五、六十人組成。 
  2. 定期聚會──為使大家更易熟落,最好每週或每兩週聚會一次;每月一次的聚會已算太少。 
  3. 多元化──可由運動期間的各行動群組(連儂牆,校友聯署) 開始,如果跨地域,就係國際線了。
  4. 領袖──小團體妥善發展後,就不應太依賴政圈或社運活躍人仕,而要成為真正自治、自主、自養、自傳的小團體。新的領袖,都會從中浮現出來。他們的任務應是啟發的、統籌的或感召的,而非單向式的領導。

聚會型式的參考

而疫期間,大家不方便群聚時,正可以把握機會用Google Meet試下。

這種聚會形式,應有定流程及儀式才會令參加者分開平時吹水活動,當然身邊有基督徒可請他幫手帶來,只要把聖經分享的部份改為香港文化便可。

如果沒有基督徒,可以參考以下流程:

  1. 預備一杯奶茶,及香港特色小食:
  2. Online
  3. 開始"祈禱",禱文係 我真係好撚鍾意香港,之後舉五一。
  4. 每人分享你喜歡香港既X  (X每次不同)
  5. 分享如何保留/發揚X
  6. 完結"祈禱" - 煲底見,或者唱歌,之後乾咗杯奶茶佢。

當然有人情緒需要支持時,4 及5就變成支援了。

而以上的流程我同三組朋友試過,分別是香港的科幻作品,兒時零食,常去的黃店,好好玩,以兒時零食最開心。

如果大家諗唔到題目,X有以下選擇:中學的(怪校規,老師,科目)﹐港漫,流行曲,電影,小說,兒歌,電視劇,流行用語,食物(邊爐料?) ,遊戲,所住的地區特色,youtuber﹐歌詞。我相信大家有更多題材可以分享,

結語

不過,呢種小團體叫咩野名,我就諗到幾個唔係太正 ( 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團契,奶茶團,黃邊爐) ,不如大家幫下手。


黃色經濟圈,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團契,目的都是保存,學習,發揚及創造香港的未來,希望以上的建議,可以喚起大家更在行動。

2019年我覺得香港人更新的香港既精神,是把網路的CLS自由,衝擊全球的線下(在泰國是不能CS泰皇的) ,估計香港是開始。可以講是CLS革命,過去的科幻電影把香港定為Cyberpunk的應許之地時,今天我地可能成為呢個思潮的聖地但不自知。詳細我會要另文再講了。

Be water手足,請繼續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