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做決定這件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題,從一早起來睜開眼,就會開始猶豫今天要不要起床上班?還是裝病請病假算了,如果決定起床上班,就會開始想,早餐要吃什麼?要開車還是坐捷運去上班?衣服該穿什麼?諸如此類的小型選擇體每天都不斷的上演著,美國康乃爾大學做過一項研究,研究人一天大約會面臨到多少的選擇,研究結果十分驚人,答案是三萬五千個!當然這三萬五千個決定裡大部分的選擇都是在無意識間完成的,都是靠著習慣跟淺意識來運作的,雖然我並沒有找到這項研究的研究方法是什麼,但康乃爾大學是一個滿有聲譽的學校,所以我傾向是信任這項研究的,anyway,所以大家每天都是怎麼面對這麼龐大的運作量的?還有遇到兩難的狀況時,大家又是怎麼去克服的呢?靠擲硬幣?還是擲筊?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以前我常用的方法,有念過經濟學的人就會知道,經濟這門學問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教人用科學的方式做選擇,他用效用最大化的概念告訴你,做決定之前先衡量每一個選擇能帶給你多少的收益,你又必須要付出多少的成本,收益減掉成本就是做這個選擇的利潤,當然還少不了風險跟機會成本這兩個重大的因素,反正就是加一加減一減之後計算出所有選擇的利潤,該怎麼選擇就很清楚明瞭,當然就是選那個利潤最高的,而這個利潤單位通常是時間或是金錢,這兩個東西可以說是人類最重要的資產,而且兩者之間可以很輕易地作轉換,用時間換取金錢就是勞動嘛,用金錢去換取時間很常呈現的方式,就是現在我們所謂的「便利」,拿最貼近大家生活的服務來說吧,便利商店本身就是一個很好金錢換時間的例子,比起量販店,便利商店所賣的東西基本上都會貴上一點,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但並不會阻饒我們走進去消費,因為方便嘛,省時又省事。當我在學完經濟學這套做決定的方法時,我覺得真的太神了,真的超級好用,做什麼決定都可以用,得出的結果也都還不錯,直到我碰到了這麼一個難題,讓我回頭去檢視這幾年做的決定似乎有一點點太「安全」了


這項難題是我媽媽拋給我的,記得那一天我跟我爸媽出去吃飯,吃的還是好一點的那種自助餐,等到大家都拿完餐,坐下來準備要吃的時候,我媽突然沒由來的就拋給我一個問句說「誒,你想不想要出國唸書?」,我那時候心裡就想,你要幹嘛?你有什麼企圖?為什麼這麼突然?畢竟我那時候的狀態就是在兩個工作銜接的中間,算是半被挖角到另一家公司,新的公司薪資、福利更好,老版也很願意栽培我,似乎不是一個轉換跑道的時機啊,所以那個時候我很納悶,然後我媽又跟我補充說,「如果你想去的話,我可以幫你先墊一年的學費,但是生活費你就要自己打工賺」,我記得我那個時候並沒直接的回覆他,只跟他說我再想想,結果大家也知道最後我還是選擇出國,放棄我那份新的工作,其實這樣的選擇非常不符合我剛剛說的效用最大化原則,一個是有錢領、穩定、有成長空間,另外一個則是要把所有的積蓄花掉,換到的學歷在台灣還不一定能用,回來可能還找不到跟這份新工作一樣待遇的工作,這樣看起來這個選擇是非常不理性而且風險很高的,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在聽到我媽給我提議的那個的當下,我已經決定要去了,後來只是在計畫怎麼去而已,而我下這個決定的參考因素只有一個,就是那個時候的我並不快樂,就算得到了一份看起來前瞻性很好的工作,我也沒有因此而感到興奮,只覺得生活又穩定了一點,可能當時我媽也看出來了,所以才會給我這樣的一個提議吧,經過這件事之後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做決定的方法,因為我發現這套方法雖然可以替我選出「好的決定」,但同時卻也替我過濾掉了所有「勇敢的決定」,而那些勇敢的決定往往都是塑造「我之所以為我」的關鍵因素


最近幾年我就在想,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做出既不會後悔又可以突破自我的決定?想著想著我就歸納出了一個終極策略,就是「凡是回歸本質去思考」,把一件事像洋蔥一樣撥開,化繁到最簡,很多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答案也近在眼前,那什麼是本質呢?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假鬼假怪,像是只有哲學家才會用到的詞,跟「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又該往何處去?」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說白了其實就是做任何事情的終極目的,也可以說是做這件事的初衷,或是個人的核心價值,所以每個人認為的萬物本質是不一樣,這並不只是針對喜好去作排序而已,而是去真正的了解到這項人事物對自己而言的意義是什麼,就拿我剛剛工作的例子來說吧,前一陣子我一直在琢磨,人到底為什麼要工作?之前在疫情期間的反思那一集我也有提到過這個話題,我就在想,我都待在家裡這麼久了,一點生產裡都沒有,每個月固定領政府的補助,不至於餓死,那我到底為什麼要工作?不是說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一個小螺絲釘嗎?我發現這個社會沒有我這個小螺絲釘好像也可以運轉的很好誒,那我的價值在哪裡?我的付出是有意義的嗎?當然我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家裡的經濟狀況還算穩定,不用我多操心,讓我可以在這邊無病呻吟,所以很多人可能會罵我說,你就是過太爽啦,才會在那邊想這些有的沒的,也有可能是這樣吧,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用剛剛說的方法,從本質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工作對我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然後我就想到了可以用心智圖的方法來幫我整理思緒,不知道心智圖的人可以上網查一查,他是一個運用很廣的工具,首先我就拿了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最左邊寫下了「工作」,然後把它圈起來,再畫幾條箭頭往右邊拉出去,寫下工作直接可以帶給我的東西是什麼,包括「錢」「成就感」「有意義感」等等,接著再以這幾項東西做發想,例如為什麼我需要錢?因為我需要買東西,而買東西又可以達到不一樣的目的,像是買食物是為了解決我的生存問題,但買iphone就可能是為了解決我的虛榮需求或是與他人連結的需求,一一的把它展開列出來之後呢,我發現結果跟效用最大化所做出來的結論很不一樣,除了生存之外,這些結果都是一種感覺,不管是成就感也好,虛榮感也好或是安全感都是心理層面的慾望,看到這個結果我是覺得滿好玩的,最後我從這幾十個結果中挑出了三個我覺得最重要的東西作為我工作的本質,之後如果遇到工作的選擇題時,我就用這三個本質作為指標,去衡量這個是不是對我最好的選擇


當然不可能把人生做得每個選擇都走這套流程得出結論,這太燒腦了,我光是作工作那張心智圖就花了我三天的時間,結果我還不是特別的滿意,我一直在想這個目的背後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目的,我想得夠不夠徹底?會一直想把他想清楚想明白,但遇到那種很大的人生難題,就是人家俗稱的轉淚點,我是覺得很值得花那個時間跟精力去把這張圖畫出來的,因為在這個釐清得過程中,不但會更了解自己,也會對自己的決定更加有信心,用雞湯式的講法就是,讓你的心更強大,也不容易在事後去後悔,而這個方法我也把他應用在理解人類各項活動上,像我最近在學投資理財,我就會想投資的本質是什麼?投資最原始的目的是什麼?而現階段我的想法是自己有些閒錢,想著與其放在銀行讓通貨膨脹吃掉它的價值,不如借給其他人,讓其他人去做更好的運用,我自己也可以有相對應的報酬,而這個其他人為什麼我會願意借他錢?就是我相信他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不會倒了或跑了,還有要他要做的事情是不是具有發展的空間?夠不夠穩定?所以我現在的投資策略就是會比較著重在研究一家公司的體質怎麼樣,比較少會去關注技術面,當然基本知識還是要有,只是不會讓我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我想與其花時間在研究整個市場裡的人性,不如把時間拿來好好研究一家公司的前景發展,但這樣的想法也許以後會改變也說不定,可能我吃了點虧之後就會有其他的心得了,所以我偶而就會拿出這些「雜事」出來想一想,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有沒有改變?有沒有需要更新的地方?有的時候過一段時間看以前的想法會覺得很幼稚,可能遇到的事情越多,想法就會變得更加全面吧



以上是我在podcast 的談話內容

歡迎有興趣的人,上去聽聽,將在以下平台播放:

apple podcast | soundon | spotify|KKbox|

感謝支持~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胡蘇亂想/id1526447830?i=100048851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