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部分工程師習慣的面試可能是著重在技術上,至於自己的技術對公司有什麼好處,則是公司與用人主管自己的問題。

這次我反過來,在求職的時候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什麼是這間公司需要的?我能提供什麼價值?

用工程師的話來說,有點像是賣功能(feature),跟賣一套解決方案(solution)的差異。未必比較好,但提供給你作為參考。


系列文列表


尋找職涯定位的方式:對外尋求反饋

我把定位分成兩個面向的問題,這兩個面向可以想成是向量的方向跟大小。

「方向」就是指角色面向,也就是「你是一個什麼功能的人」是專精純技術的工程師?一個 PM?一個 manager?leader?還是混合型通才?

「大小」指的是是深度,就是你在同樣類型的角色中,比別人更有優勢的地方在哪裡?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工程師,可能會是以下某些特質,讓你在同樣是工程師的競爭對手中,能夠取得優勢:

  • 抽象概念理解強,所以技術學的夠快
  • 專案經驗豐富,用的框架夠多
  • 具有對技術的熱情,所以永遠有夠新的工具
  • 經驗與領域知識夠多,能夠在業務與工程做取捨,幫助商業功能實現

這些都是需要長期累積的,但我們的生活並不像玩遊戲一樣,每天都能看到具體的數值提昇,因此如果平常比較少去認真思考,就會覺得難以量化。

當自己怎麼想都卡住的時候,就需要從外在給一些刺激,我的作法是強迫自己跟外界對話,跟 RD 的「黃色小鴨」是類似的道理,不同的是這個問題很難,沒有辦法自問自答,所以需要從不同角度的人眼中得知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找出自己的思考盲點。


找朋友同事聊天

幸虧前公司有很多有想法的同事,也有很多願意聽我碎念的朋友,在我對未來還不確定、甚至還沒開始面試的時候就聽我的煩惱、告訴我在他們的眼中的看法是什麼。

我可能要回答很多「為什麼不考慮這種類型的工作?」、「為什麼不考慮國外?」、「這個職缺為什麼吸引你?」等等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不但在實際面試的時候會遇到,也是長期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實戰面試

所有面試官問我「為何離職」的時候,我都會說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要「了解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因為即使我最後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也希望能夠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確實地往自己想走的路前進。

面試可以讓你知道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管是有公司願意高薪挖角、乏人問津,還是普普通通,比起毫無概念,都是很好的進步。

再進一步考慮,你以為的「專長」會不會在市場中其實沒那麼重要?或是反過來,你以為自己所擁有很基本的能力,會不會恰好是某些公司需要的「才能」?

除非你對市場人脈動向掌握得很清楚,否則對於多數工程師來說,這些也都要出去面試才會知道。


一個月的衝刺:使用者訪談與尋找潛在客戶

我把第一個月的時間都拿來做自我探索,所以離開公司的時候跟別人說「尋找人生道路」的確也是真的,只是探索的方式是到處去進行上面那兩種面談。

如果比喻成做產品,那就是做使用者訪談與尋找潛在客戶,因為我不知道外人對這個產品的興趣,也不知道市面上需要什麼樣的產品,透過這些看似沒有明確目的的聊天,比較容易找到一些輪廓。

值得一提的是,當自己不是很確定要走什麼方向的時候,談話的目的性也不應該太強,輕鬆的聊聊彼此的未來規劃,有時候就會從閒聊中得到一些啟發,如果太認真地尋求對方的建議,反而會給人壓力,而且未必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在一個月內,包含(前)同事、朋友、老同學、獵頭聊天、初步面試等等,我進行了 27 次包含正式(有目的)與非正式(沒有明確目的)的對話,平均幾乎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見面,尖峰的時候一天甚至跟三組不同人的談話。

這真的是蠻累的事情,畢竟我雖然自認表達能力還可以,但內心仍然是一個喜歡面對電腦打字的工程師,沒有那麼多社交的精力;但我知道要得到別人的想法,就一定要交流。即使不在工作的期間,我把自己搞得比工作還累。


面試:產品試賣會

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就趨於保守,心態也不能像之前一樣什麼都試試看,而是要從之前的機會慢慢找到適合的道路,盡量把路線收斂起來。

通常,我從失敗的面試當中,學到的不會比成功的面試少。這些收穫不會馬上看出來,但久了之後會發現,除了短期的好處(面試技巧增加、更容易錄取)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長期職涯規劃中,能夠更清楚自己的定位。

這是我認為即使在工作有一定經驗之後,持續面試仍然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因為人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原地:剛畢業的我、工作兩年的我、跟工作五年後的我,除了自己的技能與經驗增加之外,外在市場環境也改變了,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會隨之改變。

你也可以把面試想成是一個「把自己當做產品擺放在市場上」的過程,你要決定這個產品該用什麼方法怎麼賣、去哪裡賣、賣多少價錢。

在不斷地嘗試中,一方面想賣個好價格,一方面也要觀察市場反應,這個產品以後有潛力嗎?還是該提早改變產品定位?

我面試的公司可以說非常多元,從不到十人的新創到上千人的上市公司、從台灣本地到日本新加坡,產業類別也沒有特定。

雖然看似發散,但我其實心中有一個想要的輪廓,只要哪裡有資料可以做處理、分析、建模、應用,就去看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事情,我能做到什麼貢獻,然後試著設想對方會需要什麼樣的人與技術,再用想好的這一套說詞去「賣」我這個產品,看看對方會不會買單。

即使是原本認為沒有什麼興趣的公司,也可能有我意想不到的機會;反之,也有可能原本以為很有興趣,結果卻沒有想像中的適合,這些都是要談過才會知道,不能害怕失敗。

失敗了一定要檢討,我的經驗中有時候是自己不會「賣」,但也有時候真的是自己的能力沒有達到要求,如果是短期內可以改進的就去磨練它,如果不是,也要銘記在心,告訴自己這些是未來需要慢慢累積的能力。

這些過程累積起來之後,除了面試經驗的提升、幫助取得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往後對外描述的定位、對內建立的價值觀,都比較能進一步建構出來。

原文連結東京疊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