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司雜卷:民國37至38年(一)〉,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32-99-99-029

1948年時的中國,雖然還是個二戰的戰勝國,但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實在不像個戰勝國該有的樣子。甚至因為國共之間的戰火延燒,連中國國內都還處在民不聊生的境況裡。然而竟就在此時刻,居然從獨立未久的印尼,傳來這個「華僑青年紛紛來館請求保送回國,加入海軍、報效祖國」的訊息。外交單位可能沒有遇過這麼熱情的海外從軍風潮,於是便向海軍總司令部詢問有無相關辦法賜告。這件事情最後發展如何,可能要從軍事檔案裡才會有答案;但是為何印尼青年華人當時突然想要從軍、而且還是指定海軍,可能就需要從包括印尼方面的歷史來檢視了。畢竟直覺上來說,很可能與印尼當地對於華人的負面對待有關。

不過,對於臺灣男性來說,「當兵」是個非常令人痛恨的義務——當然,在華人社會中,新加坡男性對這件事的痛苦程度可能還在臺灣之上——以至於義務役常被戲稱為「不願役」,以與從事職業軍人的「志願役」區分。而臺灣的這支「國軍」,又沒什麼有如當年電影「Top Gun」那樣吸引人的裝備或體制,更使「當兵」成為許多年輕男子望之卻步的過程。因此當我看到這個檔案內容,雖然確實很尊重軍人這個身分,但還是忍不住地在心裡發噱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