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活在世俗的目光下,何時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很多人都是30歲就死了,到80歲才埋葬」,這是日本作家本間久雄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很多人的大半生都是做著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而那些事情,可能只是一般大眾認為是正確的事情,而不一定就是你喜歡做的事情。
小時候要努力讀書,之後考進名校,長大後要找一份大企業的好工作,賺大錢,買車,買樓,結婚生小孩,在很多人眼中,這就是十分完美無瑕的人生。然而,這些可能都只是「約定俗成」的生活方式。何謂「約定俗成」?「約定俗成」就是指世俗大部分人認為是對的事情,這就是人生的真理,所有人都必須要跟從這種方式生活,才可以得到幸福,如果你不跟從這種方式去生活,你就得不到幸福。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相信你都會遇過,身邊有人問「你為什麼不XXX」,例如:你為什麼不結婚?你為什麼不買車?你為什麼不買樓?你為什麼不生小孩?而我的答案是,為什麼一定要做以上的事情呢?每個人的需求與喜好都有所不同,是不是跟隨大眾認為是對的標準去生活,你便一定會得到快樂呢?又或者你會不會只是在意別人對你的目光,才去追求那些大眾所謂的標準生活?舉個例子,有人喜歡開車的感覺,所以買車,但有人覺得每天乘計程車的費用比養一台車更便宜,所以不會買車,這就是需求與喜好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你覺得值得,我覺得不值得。
當然,絕大部分人都想要買名車住豪宅,但是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所不同。有些人會努力掙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又有些人不想那麼努力掙錢,就把自己對物質生活的要求降低,活得輕鬆一點。但無論你的選擇如何,問問自己的內心,這是否你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就依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去活吧。生活方式本身沒有對錯之分,要怎麼活,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時刻記著這句話。
為什麼要以買名車住豪宅來當例子呢?因為「金錢」就是現今社會中評估一個人的價值的標準,你賺錢越多,你這個人就越有價值,但這只限於經濟學上的價值,而不是你生命的價值。相比起一個不供養自己父母的千萬富豪,我認為一個獨力賺錢養活一家幾口的低下階層,生命來得更有價值。
有很多人卻因為別人看自己的目光而迷失。有些人怕被別人看不起,看到別人有車有樓,就覺得自己被比下去了,因此也要跟別人一樣有車有樓,但卻沒有問問自己的內心,這是否自己真正想要的,結果努力大半輩子,賺到錢買車買樓,結果卻沒有很開心,因為如果你要抱這種跟別人比較的心態去生活,你是永遠不會得到真正滿足的,因為就算你多富有,也永遠有比你更富有的人。香港有很多人,認為買樓就是人生中唯一的目標,把辛勤工作之後的大部分收入都貢獻給地產商,結果生活品質沒有變好,工作壓力還讓自己得了情緒病。有沒有問過自己,這是你想要的嗎?
我聽過最經典的一句說話是「李嘉誠都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這可算是一個最大的謬誤。每個人的命運與能力本身就有所不同,為什麼我的人生一定要跟從李嘉誠呢?再者,成為了跟李嘉誠一樣的人,又是否一定會幸福快樂呢?到時會不會就常擔心被綁架或別人因為想要在你身上得到好處而欺騙你?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人也有富人的煩惱。如果要我跟從別人的路去走,那個就不是我自己了。
說了這麼多,我主要是想表達,為了跟別人比較而努力,又或者想要成為李嘉誠第二,這都是沒問題的,只要這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並樂在其中。你的人生是屬於你自己的,記著要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符合別人的要求與期望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