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麦理浩的建屋计划是大量兴建出租的公共房屋和设有入息审查的居屋,以政府政策和资金主导,符合实际,容易确切执行。

课外阅读:
麦理浩出身于大英帝国全力培养的精英组别,除了参与二战,还担任过外交官,对如何与伦敦的京官交手也颇有手腕:

香港在97之前,给英国政府有财政上的贡献吗?​


www.zhihu.com



关于董建华的八万五计划,我只想问一句:特区政府有什么能力指挥开发商兴建多少房子?

八万五的政策可以总结为: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

整个政策的败笔在于企图以政府政策规划私人发展商的建屋量,适逢金融风暴经济下行、楼价下跌,银行担心小业主失业无力还款,于是大量召回借款 (call loan),下行周期之时政府却仍然坚持建屋量不变。我只能说,大佬,计划经济也不是这样的。为了达成目标,政府建设大量公营房屋,却不放宽购买居屋的资格,导致只是建屋落成量数字上好看,却不能满足超出购买居屋资格的市民的需求。

然而,政府顶不住经济下行压力,决定于2000年停止拍卖土地, 等于停止供应新住宅,企图稳住楼价-减少负资产数量-稳住银行借贷质素。八万五至此已经名存实亡。

再者,特首选委都是谁?八万五希望达到的是谁指挥谁?这就回到整个制度的问题了。

不要跟我说什么动机是好的,初心也是好的,政府行为论迹不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