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是香港政局風雨飄搖的一年,事關澳門「一二三事件」發生後不夠半年,香港左派力量在五月便借助新蒲崗人造花廠的勞資糾紛來策動暴亂,他們眼看澳門愛國人士成功鬥垮了澳葡政府,滿以為也可以照樣把港英政府鬥垮,殊不知結局卻與他們的想法事與願違,我媽和很多炮竹廠工友都十分緊張,每天聽著收音機的廣播和新聞,想第一時間了解「六七暴動」的發展情況,很不幸從五月到十二月不斷有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到了八月香港政局更形危急,8月20日香港北角一對姐弟被左派人士放置的土製炸彈炸死,四日後香港商業電台時事評論員林彬在駕車上班途中,被左派人士組成的「鋤奸突擊司令部」殺手假扮修路工人截停,被拉出車外用汽油燒至重傷,翌日創救無效不治身亡,這連串的暴行直到今天還沒有人受到懲處而仍然逍遙法外!

提起林彬,原來他的原名是林少波,很多人會聯想到那個令人神憎鬼厭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老公,這個名字竟然兩次與香港的歷史扯上關係,而林彬之死是導致香港「六七暴動」失敗的原因之一,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左派所發動的一連串恐怖襲擊大失民心,令到香港市民對他們十分反感,而且林彬是當時香港廣播界有名的時事評論員,他對北角兩姐弟無辜被炸死的讉責言論有理有據,代表了大部分港人的心聲,獲得廣泛群眾的認同,林彬之死無疑把左派所謂「反英抗暴」的道德感召力完全摧毀。

上回說過澳門爆發「一二三事件」的主觀因素,這回看看香港的「六七暴動」結局如何,港澳兩地燃起的烽火,身負救火任務的港英和澳葡兩個殖民地政府,彼此的撲火功力高下立見,前者成王,後者是敗寇,澳門從此只能在國父紀念館才看得見台灣的青天白日旗,國民黨的影子消失得無影無蹤,澳督更要簽投降書向澳人認錯。相反香港發生的六七暴動,港英政府鎮暴成功,阻止了中共勢力左右香港政局,讓港人在港英政府保護下,免受共產黨的威脅和控制,享受了自由和法治的日子近三十年,直至九七回歸之後。

不過「六七暴動」過後,港英政府除了按法律檢控部分暴動策劃人之外,並沒有因此乘機徹底清剿中共在港勢力,左派人士仍可繼續盤據香港北角,對很多參與過暴動的人亦網開一面沒有秋後算帳,也沒有驅趕中共的駐港機構或組織,還容許親中報章繼續為中共和在港左派人士搖旗吶喊,此舉是港英政府的政治策略,用以平衡華人社會之間左右兩方勢力,讓其互相制衡,彼此監視。

在香港你會看到「文匯」和「大公」等這些中共喉舌的報章,也可買到「香港時報」和「工商日報」等台灣立場的報紙,而香港的「中華旅行社」擺明就是一個台灣官方代表的辦事處,處理有關赴台的事務,而當年香港「珠海書院」就是台灣教育部在香港設置教育機構,也是台灣大學聯招海外招生的地點,筆者當年也在該校所設的考場,參與台灣大學聯招考試,得到大學錄取之後,還在那裡進行體檢和辦理有關赴台的入學手續,澳門因為政治環境因素,所有赴台升學和旅遊等一切事宜,澳門學生均要在香港辦理。

圖片來源:舊時香港(臉書)

筆者有不少大學同學住在新界調景嶺,那裡住滿從大陸逃避共產黨的國民黨官兵及眷屬,每年「雙十」那裡必定旗海飄揚,國民黨旗滿山都是,嚴如一個小台灣,港英政府從不加以干預,而另一方面,「十一」也有很多左派人士掛出五星紅旗,以表愛國之心,大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當年還有很多人真心真意愛祖國,長城電影公司一線女卡鮑起靜(影圈中人尊稱鮑姐)一家便是其中一個表表者,不會像今天很多人會忽然愛國,當年港英政府裝作視而不見,但不會派員出席任何慶祝活動,讓左右兩方勢力保持平衡,可見港英政府的政治手碗有多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