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by Freepik on Flaticon.com

所謂i世代,是指自1995年陸續出生的人們,也是第一個青少年時期就能隨時上網的世代。由於網路正是在1995年開始商業化,並衍生出眾多劃時代商品,他們的成長軌跡可說與網路產業同步發展。

定期的大型研究調查(以美國為主)指出,和前幾個世代相比,i世代的生活型態顯然很特別。首先,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站的興起,上網時間大量增加,而這顯然排擠到外出、喝酒甚至性行為的頻率。

這在網路時代或許不太意外,但它衍生出的一個問題:心理健康急速惡化,在i世代那裡卻特別嚴重。原因可能是群體歸屬感減弱、相對剝奪感增強,而不分種族、地域、社經地位的網路霸凌又經常可見。

作者特溫格主張,這種傾向和手機上網有著直接相關,她甚至宣稱:所有螢幕交際活動都連結到更不快樂,所有非螢幕交際活動都連結到更加快樂。在她接觸的個案中,許多i世代都會表示「我常覺得寂寞」、「我常覺得被拋下」 或「我常希望有真正的密友」,除了網路使用排擠到聚會次數以外,隨時發文發動態的手機,也讓人更有機會發現朋友或同學聚在一起卻沒有找自己,進而感覺被排擠。

我認為這多少也適用於描述臺灣的年輕世代,因為我聽過沒跟到限時動態會被批評的案例,顯然網路社會已經發展出獨特的人際潛規則。而FB上各高中的「靠北」、「黑特」或「康普爛」系列匿名留言版,也常出現「我感覺自己不如別人」、「他們的人生比我有希望」、「很多人都比我快樂」之類的發言。事實上,臺灣許多大學都發現尋求心理協助的學生越來越多,導致心輔中心的業務量越來越大。

這反映出,網路科技帶來的極低發言成本、極速傳播功能,一來是讓「放閃文」、「炫耀文」更多,二來也讓所謂的「戰文」、「討噓文」與「酸言酸語」更容易出現,三來是讓「網路霸凌」變成了眾所關注的專有名詞。可以想見,如果一個人常常看到這些東西,生活大概歡樂不到哪去。但很遺憾地,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站的結合,加上某程度的成癮,就很容易形成這樣的結果。

傳播媒體的改變,會帶來認知模式的改變,甚至帶來價值觀的改變。很多人都見證了網路的這種影響,但i世代並沒有見證到,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習慣了這一切。這有時讓我驚恐,因為它強烈暗示,i世代和前人有著極深的差異,但現階段只反映出冰山一角而已。

如果用在課程上,我的提問會是:

1.你認為,對i世代而言,是心理更憂鬱導致他們上網時間更多,還是上網時間更多導致他們心理更憂鬱?哪些原因或事件讓你這麼想?請盡量詳細列舉。

2.在某個國家裡,由於專家認定心理憂鬱和上網時間有強烈正相關,所以政府推出了針對學生的限時斷網政策,譬如一天只能上網三小時。你贊同或是反對?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哪些條件可能會影響你的立場?

3.曾有人投書媒體,主張FB上所有「靠北」、「黑特」與「康普爛」系列匿名留言版,應該全部廢除。因為這助長了不當言語、惡意抹黑甚至網路霸凌。你贊同或是反對?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哪些條件可能會影響你的立場?

特溫格(Jean M. Twenge)著,林哲安、程道民譯《i世代報告》,臺北:大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