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杰荣教授九秩自辩:当年的努力已经彻底失败了吗?
Jerome Cohen (孔傑榮/柯恩) is a retired professor at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Founder and Faculty Director Emeritus of its US-Asia Law Institute, and Adjunct Senior Fellow for Asia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摘要:
一些深思熟虑的观察家认为,美国与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合作发展其法律制度的政策已被证明是失败的。他们声称,我们的参与是为了建立一个民主、"法治 "的中国,但却使共产党独裁政权在国内变得越来越高压,并对世界和平和我们所珍视的价值观构成威胁。同时,美国在1978年后与中国的法律合作受到了攻击,理由是我们以错误的方式进行了合作--我们在中国的法律努力反映了在输出美国法律时的日益增长的、被误导的信念。根据这种观点,“法律与发展”运动是一种错误的、传教士式的输出美国法律的尝试,最终证明是徒劳的。事实上,78年后美国人在中国的努力被认为是谴责现代法律与发展运动的控诉中的最佳证据。
本篇论文对这些说法进行了评价,并对这两种说法进行了有条件的否定。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寻求摆脱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的法律合作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明智的。它有助于产生一个连贯的国家法律体系,通过国内经济进步和对外商业合作,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它并没有带来一个保护政治和公民自由的西方式的民主法治,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期望。我们这些积极参与这场法律改革的人,只希望尊重正当程序的价值和独立的法律职业能作为副产品发展起来。
我们急切地想了解共产党三十年的经验对中国法律制度的贡献,却发现我们的东道主对他们自己制度的成就没有什么好的评价,对1949年以前的中国法律制度没有兴趣,更没有什么知识。我们所了解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早期情况,大体上与刑法有关,也证实了西方对中共司法不公的控诉的准确性。可悲的是,我们对中国法律合作请求的普遍成功回应,甚至在今天也没有减少中共通过任意拘留而非正当程序来追求政权目标的持久而突出的偏好。真正的比较主义者必须承认这一事实。
目录
1.介绍
2.1978年以后与中国的法律接触是个错误吗?
A.中国对外国法律援助的需求
B.我们应该如何回应
3.1978年以后的与中国的法律合作是“法律与发展”运动的失败吗?
A.我们的法律合作是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美式法律体系吗?
B 我们的努力有效吗?
C.我们的努力是不是错误的?徒劳无功?
D对法律与发展运动的批评
E.为自己辩护
四、最后的思考
1.介绍
一些深思熟虑的观察家认为,美国与毛泽东之后的中国合作发展其法律制度的政策已被证明是失败的。他们声称,我们的参与是为了培养一个民主、"法治 "的中国,在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的眼中,中国将成为国内人权的保护者和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相反,他们认为,参与使共产主义独裁政权在国内变得越来越具有压迫性,并对世界和平和我们所珍视的价值观构成威胁。这种观点隐含着一种信念,即我们这些人早期努力协助邓小平 "门户开放政策 ",以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法律制度及其国内和国际法的实践,不仅是在浪费我们的努力,而且像科学怪人一样,创造了一个怪物。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向中国输出自由民主法律价值观的努力是失败的。
与此同时,美国1978年后与中国的法律合作也受到了攻击,其理由有些不同。这里的论点不是说合作在原则上是个错误,而是说我们以错误的方式进行合作--我们在中国的法律努力,有意或无意地反映了我们不是真诚地希望以美国开国元勋所表现出的真正的比较法精神向当代中国学习,而是在输出美国法律时的日益增长的、被误导的信念。有人说,我们78年后在中国的努力应该被看作是二战后“法律与发展”运动的一部分,该运动的前提是相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引入美国式的法律体系将加强它们的政府和经济,引导它们实现政治民主,促进它们积极地参与国际关系,并赢得其人民的感激。根据这种观点,法律与发展运动是一种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傲慢的、传教士式的输出美国法律的尝试,最终证明是徒劳的。事实上,78年后美国在中国的努力被当作是谴责现代法律与发展运动的最佳证据,被指控为延续了美国早期(特别是在20世纪上半叶)通过使中国接受基督教和 "法治 "来 "文明化"前共产主义中国的做法。我们应该如何评估这些说法呢?
2.78年以后与中国的法律接触是个错误吗?
如果我们不积极应对78年后的机遇和挑战,帮助中国从1966-76年文革的废墟中建立起一个法律体系,在政治上会不会更明智?
A.中国对外国法律援助的需求
毫无疑问,1978年以后,外国帮助中国重建和发展法律制度的努力,促进了中国的恢复和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当时,共产党、政府和人民对一个体面的法律制度所能提供的利益有着巨大的需求。此前三十年的政治、经济、社会动荡和转型,以1966-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为顶点,造成了一个混乱、衰弱和令人沮丧的法律真空。一个庞大国家的领导人希望有一个有组织的、连贯的法律体系,以便实施他们的列宁主义统治,执行中央的命令。他们希望恢复和改进中国文革前的苏维埃式的解决争端和执行官方规范的制度。他们认为,简单地恢复苏维埃制度将不能满足国家现代化的需要。法院、检察院、司法部、其他部委的法律部门、法律界甚至基层调解委员会,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省级和地方立法机构的规范制定机构不仅要恢复,而且要加强。
此外,受过教育的官僚精英们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恐怖之后,正等待着某种正式的人身安全保证。1979年7月1日,中国第一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是邓小平新政府对之前无法无天的时代的第一次重大立法回击。许多人认为,新的立法承诺将为公众提供更大的保护,以防止仍然猖獗的犯罪。另一些人则认为,新的立法将更大程度地保护人们不受任意拘留和严酷惩罚的影响,而长期以来,这些拘留和严酷惩罚已经摧毁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或给他们的生活留下了伤痕。
邓小平实现养活一个贫穷的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目标,也需要对法律加以重视。在国内,可预期的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转型,增加了合同、新的商业规则和法规以及执行这些规则和法规的手段的重要性。例如,买方必须确信卖方会按照约定的规格交货,否则将对其违约行为进行赔偿。
中国雄心勃勃地希望邓小平戏剧性的开放政策能够扩大对外贸易,赚取急需的外汇,吸引外国技术、贷款和投资,这也意味着必须为这些目的建立适当的规范、机构、程序和人员。1979年春,当我问上海第一机械制造部法律与合同局的一位聪明的成员,他为什么如此渴望学习法律时,他说。"我们法律与合同局每天都要和大众汽车公司谈判,讨论可能的合资企业。我们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既不懂法律,也不懂合同!" 1979年7月1日颁布的七部重要法律中的另一部是相当模糊但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它激发了人们掌握企业交易奥秘的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认识到,为各种角色提供充分的法律教育和培训对开放政策的成功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不仅要重新开办和调整早已关闭的法学院,而且要满足突然出现的对能够谈判和执行合同以及解决与外国公司和新发展的中国公司之间的商业纠纷的官员的大量和紧迫需求。这也意味着派遣官员、法律教师和进修生出国到外国法律学校学习。相关的、有用的法律必须来自某个地方。
B.我们应该如何回应
基于政治原因,我们这些人是否本应该拒绝与中国西方法律上的合作?正如前文所述,四十年后,在事后诸葛亮的推波助澜下,现在在华盛顿获得青睐的批评者说,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的努力会加强一个越来越具有压迫性的共产党独裁政权,而这个独裁政权现在据说威胁着自由、民主国家和国际安全以及它自己的人民。
当时,一个对杀害了几百万人、迫害了大概一亿多人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否定的中国政府,正在寻求我们的帮助,用各种方式利用法律来防止这一民族悲剧的重演。甚至在1979年7月1日一揽子法律的颁布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立法空白之前,1978年新的,尽管是被删减了的中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政府规章和改革已经反映了民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短暂历史中违反人伦和基本公平的广泛反感,而这种反感不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而且在建国初期也经常出现。中国人民还在经历着1959-61年大跃进所造成的杀人般的大规模饥荒的后遗症,那场大跃进造成了三千多万人的死亡,中国人民对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所能带来的利益充满了渴望。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角度来看,帮助中国减轻进一步贫困化和重新出现政治混乱的风险是当务之急。
此外,从国际关系来看,70年代中美和解并在1979年建立双边外交关系的基础,是双方都看到了共同反对苏联压迫势力的价值。许多分析家也预见了最终欢迎中国加入国际社会所带来的更广泛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其他利益。此外,很明显,美国与中国的合作不需要以让台湾人民陷入共产主义为代价,因为当时台湾人民仍在另一个列宁主义式的非共产主义政权--刚刚去世的蒋介石的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ROC)的镇压下受苦。
到1970年代末,美国政府和美国私人法律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支持台湾和南朝鲜在仍处于独裁统治下的法律制度的升级。这种参与后来证明是一种明智的投资。1980年代后期,当这两个国家设法走向民主政治制度时,它们得到了在美国合作下已经帮助建立的技术上更熟练、价值更高的法律制度的支持。
政治变革及其可能为改进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提供的机会是不可预测的。然而,某种形式的变革,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缓慢,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对于独裁者来说。"让世界暂停,我要下台 "也不是一种选择。在文化大革命最糟糕的日子里,我们中的一些人相信,尽管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但中国人民至少可以预见一个承诺给他们基本体面和基本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鉴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识形态和政策令人失望,人们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可能愿意在这些方面取得多大的进步,但它似乎只有向上走。
1983年对 "精神污染 "的抨击和随后的反对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的运动,使胡耀邦在1987年从党的领导层中被撤换,而这一年台湾和南朝鲜都向民主统治进行了重大转折,这些都是信号,表明开放政策的不确定但令人鼓舞的法律重新形式可能正在达到其极限,至少是暂时的。1989年,新党领袖赵紫阳的下台以及随后发生的六四屠杀事件是一个毁灭性的挫折。
然而,这些可悲的事态发展并非不可避免,历史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转折,更有可能维持法律改革的兴趣。此外,尽管有六四的影响,但从1992年邓小平著名的复辟 "南巡 "到2012年底习近平上台的二十年间,一些重要的法律改革还是取得了成果。即使到了今天,在党和警察的压迫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正式的司法系统仍有一些改善。此外,无论习近平现在如何严密地控制国家,他的统治,似乎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强烈反对,即使被压抑,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人们可以期待政治钟摆的另一个摆动,走向一个更温和的政体,就像毛泽东去世后发生的那样。在公民的知情反应的刺激下,当他们决心让他们压抑的愤怒战胜他们的恐惧,将会有另一次自上而下的尝试,以改善人权保护,允许公民社会从习近平时代的迫害中恢复,并使国家自由,减少审查和操纵。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即使是如今的中国的美国和其他外国法律改革的持续合作,也可能会受到高度赞赏,并有助于进一步的发展,就像它在新民主的台湾和韩国所证明的那样。
因此,基于政治原因,我对在六四屠杀之前的1980年代大体上乐观的平和岁月中与中国的合作并不感到内疚或遗憾。我也不怀疑今天继续这种合作的可取性,就像我们纽约大学法学院美亚法律研究所和其他外国机构所做的那样,面临着中国的政治障碍,同时有关中国的交流、培训和研究也财政支持不足。
如果我们帮助减少中国的冤假错案,如果我们协助减少被指控的罪犯在臭名昭著的审前羁押中的时间,如果我们努力加强对中国陷入困境的律师的保护,如果我们促进实现妇女的平等权利,这些都是有益的服务,尽管这些努力的成功可能会通过缓解重要的不满来促进共产党政权的稳定。此外,正如中国朋友私下强调的那样,美国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加强了中国人民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正义 "的渴望。
我相信在可能和合理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同时也赞同在经济上进行竞争,甚至在必要时在政治军事事务上进行遏制。然而,这就是所谓危险的美国传教士精神在行动中的体现吗?
3.78年以后的与中国的法律合作是“法律与发展”运动的失败吗?
那关于对我们78年后努力的另一种批评呢?这些努力是否应该被视为向中国输出美国法律的漫长历史中最新的一章,是否应该被视为二战后法律与发展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被批评为误导和最终徒劳?
A。我们的法律合作是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美式法律体系吗?
我们这些从70年代末开始参与中国法律改革的人是否相信,我们的参与可能会使中国转变为美国式的法律制度甚至民主制度?
支持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和合作的美国人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如前所述,一些人希望平衡苏联的力量,防止1950年代似乎威胁到美国利益的中苏同盟再次出现。有些人希望实现长期以来的商业梦想,即重新打开潜在的巨大中国市场。有些人希望把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从30年动荡和专横的共产党统治所造成的难以置信的苦难中解救出来。有些人希望欢迎中国回到国际大家庭,而中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一直被排除在这个大家庭之外。也有一些人的宗教信仰促使他们恢复基督教传教士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前共产主义时代主导了美国在这个中央王国的大部分活动。
此外,可能还有一些美国政府官员、律师协会领导人、基金会主管、律师和学者,他们希望中国新近发现的学习外国法和国际法的渴望,可能会导致改革,最终按照美国模式改变中国的法律制度,甚至可能刺激西式民主。
然而,这肯定不是我所认识的那些密切参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法律接触的美国律师的想法。我们关注的是发展与中国有关的商业法律业务,而不是在那里建立美国式的法律体系。当然,我们的动机不仅仅是商业成功的诱惑。我们想了解中国法律。试图在中国从事国际商法业务,并对中国新的法律工作有所帮助,最终提供了一种进入一个混乱和不透明的法律体系的方法,而这个体系以前并不欢迎我们。
我看不出已故的Walter Surrey(当时是接触北京的资深美国律师,也是一位能干、有活力的华盛顿从业者)曾经表现出任何传道的热情。我也不记得有哪位年轻的律师与沃尔特不同,成为中国法律的专家,屈服于传教圣职的诱惑。我相信我可以代表我自己在1979-81年时代最亲密的律师事务所同事Owen Nee 和 Stephen Orlins的观点。同样在那里学习而不是说教的还有当时独立开创华南地区法律合作的律师David Buxbaum,以及杰出的学者/实践者Stanley Lubman。其他热心的专家也是如此,他们很快就加入了我们在北京的小型美国法律界,如Michael Moser、Jamie Horsley和David Hayden。
这批人既不是不知情,也不是天真。我们并不抱有幻想,以为我们会让中国共产党转而效仿我们的政府制度,包括其法律前提和制度。除了专业的动机和我们想更多地了解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共同愿望之外,我们还受到这样的信念的鼓舞:无论最终发展的制度如何定性,我们对中国官员的紧急求助的回应都将大大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如果我们确实是传教士,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使命是输出美国梦。
我们和我们的中国东道主都相信,中国第一部刑法和诉讼法的颁布(具有50年代中期受苏联影响的草案的特点),将增强公民的人身安全感,防止任意拘留,这也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所迫切希望的。主客双方都知道,国际上理解的合同法、争端解决程序和制度,以及公布的吸引和规范外国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的规范,对于中国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发展的巨大转变的成功至关重要。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国财政官员立即迫切要求我们向他们传授美国和国际税收的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向外国石油公司等保证,向中国政府缴纳的税款可以抵扣美国的纳税义务。在欧洲以及北美专家和公司的培养下,中国人也有类似的决心,要掌握国际公认的专利、商标和版权法律和条约的基本知识。
邓小平的新领导层也认识到这一重大变革对恢复和重新塑造受苏联影响的法律职业的必要性,而这一职业曾在1957-58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摧毁,邓小平本人作为党的总书记主持了这场群众运动。到了80年代中期,中国重新开放的法学院开始培养新一代的法律官员和律师--比起50年代中期苏联式的前辈,他们更成熟,也更有能力进行国际实践。同样,许多外国人--来自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外国政府、国际律师事务所,当然还有外国法律系--补充了这种更新和扩大的法律教育。不久,中国的官员、学者和研究生也有机会到其他国家学习法律。
这种实质性的,不完全来自美国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引诱中国将其法律制度转变为美国或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相反,我们是在寻求满足中国领导层的需要,以提高其在国内治理和与世界合作的能力。我们也在寻求满足那些被允许参加我们的合作经营项目的中国公民的需要。当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由于美国已经成为二战后最突出的政治和经济强国,我们自然会借鉴我们从实践中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在与其他国家合作中被证明是成功的经验。与中国官员的多次会晤清楚地表明,尽管他们对我们的动机表示怀疑,对他们缺乏国际商业经验不放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决心只从我们这里获取他们认为对其目的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全盘吞下我们所提供的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香蕉共和国!
例如,1979年3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要求我组织一系列讲座,解释多国合资企业的性质和运行。由于我当时担任国际律师事务所Coudert Brothers的顾问,我邀请该事务所巴黎办事处主任、当时可能是欧洲最有经验的外国投资律师Charles Torem带领一个律师小组,其中大部分是熟悉欧洲和日本的美国人,用一周的时间与125名中国官员交换意见和信息。这些官员的责任是迅速起草一部适合中国特殊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的股权合资企业法。他们提出的许多深思熟虑的问题反映了他们的指示和使资本主义技术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决心。我们小组按照要求,重点研究了国际商法。但是,当然,我们希望所设想的中国制度将包含任何值得尊敬的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正当程序、公平和职业责任感--作为我们公开讨论的技术课题的必要附带条件。
B 我们的努力有效吗?
作为78年后法律改革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我不得不把客观评价留给别人。然而,尽管中国目前受到压制,但我们的合作帮助建立了一个有序的法律体系,在许多方面基本实现了开放政策为其设定的目标。
恢复和翻新的法律体系使党和国家能够以协调一致的方式治理庞大的人口和领土。该制度在促进国家经济的显著发展和促进成功的对外贸易、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它的特点是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制定了许多涉及人类活动大多数领域的法律和法规,并建立和实施了执行这些规范和解决人际和公司经济纠纷的机构和程序。不幸的是,除了正式的刑事司法程序外,该系统还组织了其他复杂的措施,以胁迫中国人民遵守日益压迫的党国的意志。党的纪律和监察委员可以对八千多万党员进行了可能是可怕的单独监禁,并进行酷刑逼供,而警察则主持着一系列政府机构,对广大民众进行类似的行政处罚。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劳教"--在2013年被废除,但已被其他各种所谓的非刑事制裁所取代,包括将异议人士关进精神病院。
这一切都与文革时期的混乱和混乱相去甚远,尽管各方面的法律制度仍需改进,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在大多数方面,占主导地位的、以汉族为主的多数人从这些法律改革中得到了好处,但政权利用法律制度剥夺他们以及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政治自由、人身安全不受任意惩罚和诉诸独立刑事辩护的权利。
所以,我们的努力即使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完整的,从传统的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也肯定不是完全成功的。然而,它们确实帮助改变了中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但并不完全是好的。我希望我尊敬的朋友史景迁在他那本颇具影响力的《改变中国》的下一版中能注意到这一说法,这是对所有试图参与中央王国改革的外国人的清醒的历史告诫。
C.我们的努力是不是错误的?徒劳无功?
然而,以当时78年后中国的情况和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我们的努力是否应该被认为是错误的?甚至是徒劳的吗?
我已经表示,我认为不应该被定性为错误的。我們應以甚麼標準來作判斷呢?我们是否应该像现在流行的那样,以四十年后的今天与中国的国际关系,以及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日益关注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如前所述,毫无疑问,我们所协助的78年后的法律改革帮助中国建立了一个比原来更强大的政府。然而,一个不那么混乱、更繁荣的中国当时被普遍认为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和世界大家庭的利益,我相信现在也是如此。此外,如果美国人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其他西方人无论如何也会这样做。
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一定但无法量化的程度上,78年后共产主义政权的合法化努力是以其独裁者的政治代价为代价的。他们潜在的绝对权力被削弱了,以至于这个系统的人员--包括立法者、法官、检察官、法律行政人员、律师、学者,甚至是警察部门的一些官员--构成了一个持久的、默契的职业和政治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中包含了大量沉默的反对者,反对党当前的镇压,反对党坚持让法律专家充当镇压的工具。尽管中国国内缺乏透明度,使我们无法确认当今法律精英们的不满程度,但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收到了更多的暗示,即过去十年的镇压政策对这一精英的不利影响,尤其是习近平加强了对法律体系的控制。事实上,我对在非常困难和令人沮丧的情况下,继续默默地致力于制度的自由改进的中国法律专家的保持着尊重和信赖,这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停止与中国法律改革者合作的原因之一,尽管在美国和中国这样做的政治环境越来越令人厌倦。
D对法律与发展运动的批评
法律与发展批判的最主要支持者是Jedidiah J. Kroncke教授,他是一位能干的美国法律史和比较法学者,现在是香港大学法学院的杰出教师。在他2016年题为《法律与发展的无用性》(The Futility of Law and Development)的精彩研究报告的结尾处, Kroncke确实将我们在78年后与中国的合作行动描绘成了一系列漫长的传教士式的试图以美国法律形象重塑中国的最新尝试。这本书的副标题--"中国和出口美国法律的危险"--揭示了它的论点。
我很喜欢Kroncke书中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一个半世纪里中美法律互动的历史。从他的研究和分析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美国以及中国的思想和政治生活。我承认,作为一个忠实的前哈佛法学院教授,我对他揭露当时刚从哈佛法学院院长职位上退休的庞德(Roscoe Pound)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尴尬,他让自己被二战后的列宁主义式的蒋介石独裁政权在大陆剩余的岁月里,甚至在被迫迁往台湾之后,当作一个作秀窗口,实际上也是一个宣传工具。Kroncke的研究透彻而开阔眼界,使我更加后悔在庞德去世前不久,我在哈佛大学法律图书馆看到他带着传统的绿色眼罩,佝偻着身子翻阅一些书卷时,没有向他介绍自己。
读到Kroncke对另一位著名的哈佛法学教授的简短但深刻的论述,我也感到很难过,他与中国的交往比庞德更早、更少获得宣传、更不重要,但肯定值得关注。传奇的侵权行为教师Warren Seavey,刚从哈佛大学的法律学习生涯中走出来,在1906-11年--满清王朝的最后几年--在天津的帝国北洋学堂将当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Langdell案例教学法引入中国,教授美国法律。虽然Seavey没有再经历蒋介石的民国时期的独裁统治,但他确实成为了一个热心的反共分子,在40年代和50年代,他从远方给了蒋介石政权持续有力的政治支持。
1964年我到哈佛时,Warren Seavey正住在附近的养老院,但是,由于我当时对他的中国事业一无所知,所以,我从来没有试图去见他。只有当我在《纽约时报》上读到他的讣告时,我才了解到这是我第二次错失了解美国人参与中国前共产主义法律事务的机会。我确实从他的遗孀那里获得了一份二十页的打字回忆录,讲述了他在天津的生活,但是,除了流露出在异国他乡打高尔夫的意外乐趣之外,它几乎没有什么有趣的内容。
根据Kroncke的说法,尽管对20世纪初的一些中国法律改革者有吸引力,但Seavey将Langdell的苏格拉底法引入中国法律教学的尝试相对未被公开化,留下的影响有限。也不能说庞德那场广为宣传的在中华民国建立美国式宪政的运动在大陆留下了多少持久的印象。它也未能缓和台湾蒋氏政权的过激行为。在那里,委员长虽然长期以来一直在大肆宣扬自己皈依基督教,但几十年来一直实行戒严和 "白色恐怖",同时在庞德的大力协助下,宣扬由剑桥进口的美国公法原则。
然而,尽管我喜欢Kroncke 对1949年以前的批评,但我发现自己对他的结论感到不舒服,他认为我们在78年后与中国的法律合作是律师传教士向中国输出美国法律制度的错误和徒劳的尝试的最新例证。
Kroncke 在这一论点的开头指出,在1949-78年期间,美国人对中国新近建立的法律制度几乎没有给予学术和专业上的关注,关于它的言论无异于 "在共产主义法律的名义下对它进行诋毁。"他指出,由于大多数美国汉学家(其中他点名了高大上的人物费正清的名字),"中国法律作为美国法律的专制二元对立面,成为美国研究的新规范。 "他令人费解地声称,这种 "对中国法律基本上是不屑一顾的理解 "在史华慈那篇简短而经典的文章《论对中国法律的态度》中被 "详尽地梳理"。这篇关于中国传统法律的文章我认为非常重要,以至于我在1968年对中国1949-63年刑事司法经验的研究中把它列入了一个导言章节。
Kroncke并没有说对19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司法的批评者是不准确的。然而,奇怪的是,他却谴责他们 "把中国的法律仅仅看作是共产主义的法律",而事实上,这正是共产主义的法律! 事实上,毛主席与列宁不同,列宁是在俄国革命前的法律基础上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后的法律体系,而毛主席则在中共政权建立之初,声称要明确废除1949年以前的所有中国法律,以便中国能够在一片净土上建立自己的法律体系。
有趣的是,Kroncke举了一个重要的例子,说明所谓误导外国观察家的群体,不是美国人,而是法国人Andre Bonnichon,他是 "一位法律和宗教传教士",1949年共产党 "解放 "后,他仍留在中国,担任上海一所法国法学院的院长。 "他对中国法律的大部分具体评论,"Kroncke指出,"是从叙述他的审判和监禁的戏剧性事件中得来的 ",似乎这一意见可以使Bonnichon的可怕故事打折扣。
鉴于其对当今中国政治正义的惊人相关性,值得赘述Kroncke对Bonnichon的批评。他不赞同地写道:"在叙述他的审判时,Bonnichon还发挥所有情感与表演特质来使这场审判成为在19世纪的法律著作中如此强大的象征" 例如,这位传教士曾报告说,在他的中国法官眼里,"敢于为自己辩护,哪怕是用尊重的语言,也等于攻击政府"。Bonnichon曾得出结论:"中国的司法秩序不能用古典的方式通过分析文本来描述....,它们几乎不能提供任何真实的现实观念--甚至可以说,它们明知故犯地试图扭曲事实。" 此外,Bonnichon曾概括地说,中国人 "容易被程序性的手续所吓倒,传统上对书面规则有戒心。"从过去到现在都有证据继续支持这些早期的观察,这些说法现在仍然适用。
然而,Kroncke进一步认为Bonnichon强调了 "中国法学的非正式性与中共对法典化的不屑一顾",并指出当时的中国新宪法(1954年)中没有特定的权利。Kroncke指出,Bonnichon列举了这些和其他缺陷,"隐含着一个假设,却没给出进一步的理由,即它们的缺失说明了中国法律的糟糕。" "显然,在Kroncke对这位法国学者的观点进行负面评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这位修道院长有先见之明的预测,即 "台湾现在是亚洲法律的新希望"。
"像Bonnichon这样的传教士的证词,"Kroncke写道,"对中国法律在美国的形象起了很大的煽动作用",并被美国律师的观点所强化,他们的作用是 "在美国法律界使中国法律是共产主义法律的观念永久化"。 "这种证词不仅是美国法学教授Roscoe Pound 和Warren Seavey等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与Richard Walker这样的美国中国问题学者的产物(沃克是一位熟悉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政治学家,后来成为驻韩国大使)。Kroncke指出,Walker "为美国律师协会写了一本名为《中国的危险》的书,该书试图在美国律师协会反共运动的支持下传播他的经验。"应该说,沃克在1953年还曾发表过一篇优秀的耶鲁大学博士论文,论述帝制前中国各争霸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可能与许多世纪后西方国际公法在欧洲城邦之间的渊源相类的观点。然而,Kroncke却斥责这位坦率而博学的中国学者,因为他的在给律师协会的书中 "无情地批判了中共,并重复了Bonnichon提出的许多相同的主张",而且Walker还指出,中国政权是如此的专横,甚至违反了自己的1954年宪法!大家都这么想!
值得称道的是,Kroncke 还谴责了一些美国政治异见人士亲共的美好宣传。在20世纪70年代,无论是否天真,这些持不同政见者都曾宣称,他们声称在波将金号式的访问中看到了中国法律制度的奇迹,旨在将中国的社会主义进步与美国的资本主义缺陷进行对比。为了支持他对这些政治思想家的正确驳斥,克朗克援引了伟大的汉学家Simone Leys的权威著作,Leys甚至比Bonnichon 更尖锐、更有学问地反对中共的压迫。正如Kroncke 所指出的那样,Leys斥责 "西方的思想家(他们)利用毛泽东主义的中国,就像18世纪的哲学家利用儒家的中国一样,作为一个神话,一个抽象的理想投影,一个乌托邦,帮助他们谴责西方的一切坏东西 "。
然而,当Kroncke 本人谴责那些指出50年代中国当代法律 "完全是共产主义法律 "的人时,他似乎屈从于18世纪的综合症。如果不是,那么中国还有什么可以提供给比较者的呢?这就是我所要寻找的,经过多年不成功的尝试,我终于在1979年2月获得了在中国大陆生活和工作的机会。在这里,我有机会检验毛主席关于从实践中学习的告诫和遵循邓小平 "实事求是 "的格言。
E.为自己辩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Kroncke一开始就把我单独挑出来,认为我是所谓的不加批判地诋毁中国法律制度的头30年中,当时美国主流趋势的 "最重要的例外"。当然,他的说法是正确的。"[科恩]没有仅仅依靠(中国)官方声明或旧的传教士史学,而是试图开发新的实证方法来理解中共统治下的法律实践。"由于外国法律学者在1960年代被拒绝进入中国,我确实尝试并赞同对中国难民的采访,将其作为对临时中国法律研究不可或缺的帮助。然而,我认识到,Bonnichon 和其他在50年代中国任意制度下的受害者,也不是依靠中国的宣传或传教士的历史学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1968年的书中重印了Bonnichon 的文章节选。
还有什么比被告自己的经历更符合事实呢?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能把它称为学术上的 "经验",但它是真实的生活。然而,Kroncke 却诋毁了所谓”诋毁者“的证据。这是因为它与Kroncke 的隐含论点不一致,即开明的外国法律学者--真正的比较主义者--应该只挖掘和传播来自中国的积极法律经验?毕竟,他提醒我们,美国的一些开国元勋对18世纪的中国帝国主义制度投以积极的评价。
比Kroncke更可取的是已故的李浩(Victor Li)的态度和学术成果,他承认他是我的学生,他正确地赞扬他 "在这段时间(20世纪70年代)创作了一些最吸引人的中美法律比较作品,尽管它在美国法律学术界被全面忽视了。"在1978年12月之前,李浩和我对中国法律可能以一种新颖的、进步的方式发展感到兴奋,尽管它最初具有丑陋的、压制的特征。我们想,也许,当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消退后,中国的生活恢复到比较常规的情况下,中国可能会开始自己独特的法律和经济发展模式,既不寻求模仿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也不回到50年代的苏联压迫模式。人们不得不对这种前景持怀疑态度。然而,它的吸引力几乎是令人着迷的,我们当然希望新的模式将包括对人权的尊重,而不是复制像Bonnichon那样的经验(我们并不怀疑其遭遇的准确性)。
当然,李浩在他的富有想象力的《没有律师的法律》(Law Without Lawyers)一书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可惜的是,这本书是不幸的时机的受害者。他的研究报告是在1978年12月关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不久出版的。我在香港临时栖身,读到了著名的三中全会的每日快讯,表明邓小平重新上台后,至少有望将1957-58年反右运动开始被抛弃的苏联式的法律制度,包括律师在内,重新回到中国。我想,也许,它甚至预示着西方法律的元素,包括比苏联同行更活跃的律师,将被移植到这个体系中。
我对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百感交集。一方面,我花了近18年的时间来假设中国最终会依靠比较法学者所熟悉的某种制度,效仿其他国家,我感到了某种情感上的平反,甚至是一种解脱感。另一方面,这种感觉在很大程度上被我的失望所奇怪地削弱了,因为我们对当代中国法的开拓性探索不会在比较法的彩虹尽头带来一些异常有益的、极具创新性的学术金罐。看来,"新 "的中国法律体系,注定要再次以相对传统的方式对律师以及法律进行实验,而且可能不会比某个东欧苏联的卫星国更让法律比较学家感兴趣!
前面提到的中国税务和贸易官员的请求立即加强了这种不安的洞察力,他们对与前苏联导师恢复联系不感兴趣,而且在政治上被禁止。他们要求在引进经济和商业法律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方面得到援助,这对他们启动复兴国家的商业成功是必要的。无论是他们,还是中国逐渐恢复的法律专家(他们在1949年前后接受过培训,但在 "反右 "运动后超期服役了20年),都没有试图提醒我们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辉煌,这种制度曾引起18世纪欧洲中国人的天真崇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包括1949年以前的杰出的中国法律学者,提到查阅曾诱使一些美国开国元勋的儒家哲学的可能效用,也没有提到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前处理法律事务的千年帝国官僚体系相对复杂的立法和决定。或隐或显,所有这些伟大的成就都被那些负责建立当代法律制度的人认为是无用的封建主义!
而且,当时没有人敢公开提出查阅民国时期或国民党台湾的法律经验可能会有帮助,虽然官方暗中查阅现有材料的情况不少。毕竟毛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公开拒绝了调整前共产主义制度法律的方案。我也没有听到任何关于1979年以前的中国法律制度表面上的成就的正面评价,而少数美国政治异见者仅在几年前就热情地报道过这些成就。事实上,与我们对话的中国人对他们自己的法律制度没有什么好的评价,并试图避免有关该制度的详细谈话,他们继续渴望向我们学习,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法律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可供我们考虑。
即使我自己努力询问中国当代对非正式调解而非法院裁决的陈旧偏好,也没有得到什么回应,当然也没有任何信息。作为我日常同事的官员们对他们的共产主义制度评价不高,并准确地承认他们对中国1949年以前的传统知之甚少。在80年代之交,很少有律师重出江湖,我也不被允许与法学教师进行有意义的接触,他们仍然处于被围困的状态,而且在政治上不愿意承担风险。一位美国资深外交官试图帮助我与一位解放前受训的北京大学著名法学教授建立联系,但在晚餐结束时,这位刚刚复职的学者客气地表示,这是不可能的。
我还记得,早期在广州进行的一次商业谈判中,我曾很天真地问一位中国谈判代表,在没有相关中国法律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签订合同。他试探性地回答说,中国有很多法律,他将在我们下午的会议上证明这一点。他确实带了一本1954年的《法规汇编》回来,以便给我看刑事司法系统的 "劳改 "法,他的同事笑着承认这与我们的商业讨论无关。
即使我努力寻找更多关于当代刑事司法的信息,也只是失望。当我询问最近的1979年刑法--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第一部刑法--的实施情况时,我只了解到我已经知道的情况: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50年代中期受苏联影响的草案,这些草案在反右运动中被抛弃。我在中国实地而不是在比较法图书馆的经历使我相信,Bonnichon 院长强调中共版司法的非正式性、党对法典化的蔑视及其对正当程序的违反似乎是正确的。然而,Kroncke在没有进一步说明理由的情况下,批评Bonnichon 强调这些意见 "没有进一步说明理由 "。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我的美国律师同事们急切地试图回应中国的帮助请求。在这样做的过程中,Kroncke 在他的书的后面写道,我成为了传教士式的再度 "诋毁 "中国司法的形象的领军人物。其实在外国法律学者设法大量进入中国之前,我曾警告过这种形象。他声称,这使我的职业生涯从 "中国法学研究的早期捍卫者 "转变为传统美国法律传教士的最新化身。按照Kroncke 的说法,我不仅 "没有打破美国法律国际主义的核心传教士假设",而且"一旦改革工作在中国重新成为可能“,就在我的写作中公开接受了这些假设。 在得出这个如此符合他的历史论题的结论之前,我希望Kroncke 能够回顾一下归功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并被他的职业继承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广为传颂的一句明智的名言:"当我发现新的信息时,我就会改变主意。你会怎么做?"
作为对北京市官员无偿全职教授国际法律交易的回报,当地政府允许我们这个小小的CoudertBrothers集团在中国首都非正式地设立了第一个外国律师事务所。通过这样做,我们发展了法律业务,使我们能够了解当代中国法律生活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促进了与中国政府的创新国际商业合作,而中国政府正在不确定地寻求赚取急需的外汇的方法。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实际上是一种义务感--协助中国的法律改革。如果这是一个 "任务",那么是否应该被拒绝,因为如果成功,它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的法律体系更接近资本主义世界,包括美国的法律体系?
Kroncke指出了我不应该做的事情。但他没有说明我应该做什么。我本可以拒绝中国提出的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请求,从北京回到哈佛大学任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将关闭我所发现的对尚不透明的中国进行法律研究的最佳途径--比完全依靠令人印象深刻的哈佛图书馆和在香港进行的赢得Kroncke认可的开创性难民采访更好。
例如,我永远不会忘记,1979年,在批准建造北京一家合资酒店的早期谈判中,我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询问该市新成立的旅游公司,在没有相关公司法的情况下,它是否有与外国人做生意的法律能力,我感到非常满意。它是否有公司章程?它有没有合法的借贷和担保还款的权力?它有没有资产负债表?起初,对面震惊的官员们拒绝透露他们所说的 "国家机密"。然而,在得知没有回答许多这样的基本问题,就没有外国投资者会对他们的项目感兴趣后,他们重新获得了提供信息的许可,即使这些信息有时被认为是敏感的,至少是令人尴尬的。
在后来在深圳进行的关于建立中国第一个合资核电站的谈判中,我需要问很多法律问题,以至于中国首席谈判代表问我是否按问题而不是按小时付费。在那个时代,参与与中国的商业合作就是一张许可证,可以让我们在一个重要的法律体系建立之初就能亲身了解并协助其发展。
此外,我们也逐渐开始了解中国将谈判和实践转化为相关书面规范的努力。从1979年期待已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颁布,到1989年6月4日天安门大屠杀的惨剧,十年间,中国慢慢地颁布了一系列适度的商业法律和法规,我们这个小团队不仅分析了这些法律和法规,而且还立即寻求在我们与中国实体的日常交易中加以应用。我在各种出版物上分享了这一新的学习成果。从1982年11月到1989年5月,也就是 "六四 "前夕,我在新成立的《中国商业观察》杂志上发表了不少于14篇文章,其中一些文章是在同事的帮助下发表的,对新的立法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建议。我还和我的同事斯图尔特-瓦伦丁(Stuart Valentine)一起发表了一篇应联合国要求编写的长篇法律评论类文章,对中国利用法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政策的头七年进行了评估。
可以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只是研究中国法律的魅力之一。早在哈佛大学时,我就可以远远地追求我对中国仍被低估的法律传统的强烈兴趣。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档案馆还没有重新开放,那些当时散落在台湾地下室的满清法律资料才开始被我以前在哈佛东亚法律研究的同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張偉仁教授保存、整理和研究。但至少回到哈佛灿烂的图书馆,可能会保留Kroncke所认为的我所放弃的真正比较律师的天职的纯粹性。
或者,回到剑桥,我可能已经认识到,我更有资格研究1949年以前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中国法律改革的实践以及理论,并纠正Pound、Seavey 和其他蒋介石拉拉队所描绘的画面。我对因此可能现有的关于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添砖加瓦的兴趣,最初是由我已故的朋友小詹姆斯-C-汤姆森(James C. Thomson Jr.)和他1969年出版的《当中国面向西方》(While China Faced West: While China Faced West:American Reformers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8-37)所激发。尽管该著作令人惊讶地只用了几句话来论述法律改革,但其书名表明它与我们78年后的对华法律合作有关,特别是自习近平上台后,他拒绝西方法律价值观以来。
也许,鉴于我对当代事务的主要兴趣,我会转向研究国民党对45年后台湾的法律影响。這可能會誘使我與美國政府和私人基金會、學者和律師合作,協助已故总裁蔣介石留下的黨國法律制度的現代化。这是已故的台湾律师蔡保罗(耶鲁大学法学院的中国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早就敦促我走的路。出身于上海杰出律师世家的他,对大陆的 "共匪 "嗤之以鼻,他们的胜利使他的父亲离开了上海,在台北重新建立了律师事务所。在1960年代,保罗曾是我在耶鲁法学院的同代学生,他对我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立即关注大陆而非台湾表示相当的失望。
然而,更有可能的是,考虑到国民党在台湾岛上实施了几十年的戒严和白色恐怖,以及我之前对其统治的批评,我将重新开始反对它使用法律作为镇压的工具,就像我在78年后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从1989年6月4日开始,越来越多地谴责他们类似的镇压性法律使用,同时继续在那里的法律重建工作中合作。
回想起来,也许在80年代,我不仅应该继续批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而且应该在继续与大陆进行类似的有条件的合作的同时,更多地配合台湾法律改革。无论如何,我希望Kroncke教授的下一卷书能考虑美国对台湾大约五十年的法律输出是否应该被认为是徒劳的失败,台湾现在是一个民主、法治建设的国家,它在继续利用法律作为发展的工具的同时,也在努力保护政治和公民权利,令人印象深刻。
我和我的同事们是否因为在大陆的努力而犯了所谓的 "法律与发展 "之罪?如果是的话,我们就像莫里哀的《小产阶级的绅士》中的若尔丹先生,他发现自己写了四十年的散文而不自知。我的Coudert Brothers和后来的Paul Weiss律师事务所的同志们--很多是从我以前的哈佛法学院学生中招来的--并没有沉浸在”法律与发展“的思想和实践中。如果说有的话,那似乎是耶鲁大学法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等著名大学的专利。虽然我曾经邀请Robert Stevens教授、 David Trubek教授、Richard Abel教授、William Felstiner教授和其他法律与发展运动的领袖们参加在哈佛举行的会议,以回报他们早些时候邀请我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母校讨论中国问题的邀请,但我承认,我觉得自己忙于中国事务,无暇研究和吸收他们的经验,也从未把自己视为他们群体中的一员。事实上,我偶尔会责备自己对他们的成就和争议关注得太少。
然而,我也许应该更加自觉。我自己的团队清楚地明白,我们在北京的合作是为了帮助中国制定和实施法律,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工具。虽然我们很高兴地不知道我们的美国同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所谓挫折经历,而且我们也没有将美国法律强加给中国的野心,但我们认为我们必须对中国的援助请求作出回应。如前所述,由于美国法律及其国际参与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我们为中国提供了中国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能提供的一切。
因此,也许,尽管我有很多指责,但作为当时美国中国法律专家小团体中的资深成员,我应该对Kroncke教授关于我是后世中国法律传教士的指控表示 "不认罪但认罚"。但这是否属于钓鱼执法?我们至少应该以”挑衅“为由主张减轻处罚的情节吗?
无论如何,我们是否带头进行了一场徒劳的演习?传播美国法律即使不是目的,也是传教的效果吗?正如我先前指出,我不相信我们在内地的努力是徒劳的--在经济发展方面肯定不是。"此一时彼一时!"(Res ipsa loquitur)。
然而,我们是否未能实现我们的次要希望,即通过帮助提供国际经济法以满足中国的直接需求,我们也可能促进中国最终尊重我们对法治、公平司法和保护人权的理解?当然,在中国共产党之外,很少有人会声称中国已经实现了这些目标。然而,尽管习近平进行了镇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今天的情况--尽管对西藏人、新疆穆斯林和全国的人权倡导者来说肯定不是,但比我们在1979年第一次遇到的文革后的惨淡环境要好得多。
当然,我们在这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历史就是这样的偶然性。如果80年代末,胡耀邦、赵紫阳没有被赶下党的领导岗位,如果人民解放军像同期的东德军队一样,拒绝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杀戮同胞呢?如果十年后,高度重视常规法制的朱镕基总理登上了党的最高层呢?更何况,如果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邓小平早期的法律实验的后果还没有定论。即使是在相对狭小的台湾,美国和其他外国法律的输出也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生效。台湾的结果是侥幸,还是反而主要归因于日本长期殖民占领的影响、岛内人口相对较少,或者仅仅是一个岛的事实?
让我们欢迎Kroncke教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无论如何,我希望他能将其强大的学术才能投入到第二卷中,以他对早期美国活动的同样的研究和分析深度来处理'78年后美国在中国的法律努力。我很高兴看到Martin Flaherty教授以更简短的形式对Kroncke一书做出了类似的有保留的赞扬。
四、最后的思考
为什么我没能把我最初寻求的关于中国当代法律的积极认识带回美国?是不是因为,正如我们北京的东道主向我说的那样,引用现在的一句陈词滥调,那里基本上没有?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和欧洲的哲学家们对中国文化的热衷,是否真的如Simone Leys所强调的那样,是对遥远的、帝国主义的中国实际情况的浪漫主义乐观主义的受害者?如果他们有传教士Bonnichon所经历的现实生活接触的机会,或者仅仅是我后来所遇到的愉快的机会,他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而我的78年后的东道主坦率地揭示他们的困境,而不是维持民族主义的中国官员在受到外国人敏感的询问时经常做的虚构,这是否是错误的?在1979年之前的短暂访华中,我曾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虚构,当时作为一个来旅行的外国教授,我受到了礼貌的欢迎,但肯定不是坦率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更有意思的是,我的78年后的东道主,是否有意无意地也揭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关于他们国家仍在接受的法律传统的真相。他们是否是费正清和他的中国同事几十年前发现的中国19世纪 "对西方的回应 "模式的当代体现,即只想引进外国的技术学问,以保存他们认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中国精髓?即使不是台湾,至少在中国大陆,中国人关于法律的 "精髓 "到底是什么?它是否会因未来的内部发展、外来刺激或两者兼而有之而发生重大变化?
这种熟悉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事件解释,在多大程度上应该掺杂着对早已离去的苏联对中国法律体系最初的亲身塑造的回忆?今天的中国领导人,在代表民族主义寻求挖掘孔子和中国 "精髓 "的同时,继续颂扬马克思主义,尽管它的根源是西方。然而,他们不愿意承认从斯大林的坟墓开始,苏联对他们的法律制度的影响就一直存在,只是把苏联的命运作为一个令人恐惧的负面例子来引用。然而,我们迄今在中国法律制度中所看到的,是否是苏联式的 "双重国家 "的例证,一个独裁政权在发展传统的西式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寻求技术上的持续进步,以处理 "普通 "案件,但却运用更多的专断措施来处理因各种原因而被认为是 "敏感 "的一系列人和问题?
我们是否应该把当代中国的法律制度看作是传统的、苏联的和西方的元素的一个不稳定的、不断发展的、有争议的混合体?尽管毛主席试图排除1949年以前的民国法律对中国的影响,但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到其不可避免的影响,以及共和国经常参考的日本和德国制度的影响?
在我们共同寻求理解中国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从比较法的独立学术研究中获得理论和实践上的好处。我愿意相信,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这一主题的过度热情,与其说是个人的自负,不如说是一种对中国的理解。
认识到我希望我们都感到有必要向中国人民提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好处。这些利益的核心是保护人们不受任意拘留的残酷和不公正,无论它发生在哪里。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里强调我同情Andre Bonnichon的观点,以及中国越来越多的采用任意拘留手段的所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