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超過十萬字才發現,個人品牌的重要性被我低估了
「要去哪裡找你的文章?」
或許是因為疫情關係,世界各國都盛行遠距離模式,即使台灣能夠維持正常社交活動,一些線上的分享、Meetup 也變得比較活躍,所以得到了幾個邀請,希望我能分享跟資料科學/工程職涯有關的經驗。
十二月初的時候,在線上社群給了一個簡單的職涯分享,結束後看到有人問:「能否給我 leafwind 的部落格或文章連結?」我才意識到一個基本卻又重要的道理:雖然有些讀者是隨機搜尋到我的文章,但也有不少讀者是從「作者」去找文章,作者就是最強的記憶點。
雖然在這個例子中,聽眾因為剛聽完分享,理所當然知道我是誰,但一般情況下,可能更多人並不知道我的文章在哪裡、甚至不知道我是誰,所以雖然曾經看過我的文章、也覺得我的文章有價值,但既然不知道我是誰,自然就無法連結到我的創作內容。
也就是說,在達成「個人品牌」這個看似自媒體的聖杯之前,或許更重要的是個人品牌該如何幫助讀者(受眾)去想到、找到「我」這個人;反過來說,如果讀者看到某個主題的時候不會想到自己,那麼離真正的「個人品牌」就還有一段距離。
不積極經營的個人品牌,不是謙虛,而是疏忽
話雖這樣說,但經過仔細思考之後,卻發現自己一直都沒有很積極塑造個人品牌,因為我一直都覺得比起宣傳我本人,內容才更重要,因此想花更多力氣在文章內容上,就算要宣傳也是以文章為主題,而不是我這個「人」。
乍看好像合理,但即使不從受眾角度看,而是從我自己出發,「個人品牌」還是比我原先想得更重要。
我的寫作路徑
從自己的寫作內容來看,雖然資料科學與工程、反烏托邦、媒體生態重建、日本生活、看似都是不同的主題,但所有主題全都是混合了我的生活、工作經驗,也圍繞著資料科學/工程的工作內容,才有了這些想法。
所以這些脈絡並非毫無意義,相反地,從我自己為中心來看,還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我寫這些內容的背景、進而從每篇文章之間的關聯,降低文字的吸收難易度、與建立文章的信任感。
譬如說我在寫數據主義的哲學時,如果讀者知道我的背景是大數據、機器學習,也知道我做過什麼工作,那麼體會或許就會更深、也更容易相信我的論述;又或者當我在談論重建媒體生態的時候,如果讀者知道我做過很多廣告模型與實驗、也待過媒體科技公司,知道我曾經在產業中,這些文字也會更有說服力。
同時,這些看似不同領域、不同主題的文章,也會勾起讀者的興趣:有可能一個讀者看了職涯文章之後,也會去看相關延伸的哲學與科技/社會觀察,這都是可以預想到的人性,每個主題不但不衝突,還會相輔相成。
從外在回饋來看,讀者其實一直把我當「一個人」看,但我卻常常把文章當作圖書館、教科書在寫、認為讀者只對特定主題有興趣,這可能是一個一直以來很大的疏忽。
有意或無意地淡化自己的人格,「中肯」是首要原則
於是我再往前思考,為何自己會形成這樣的寫作風格,或許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的學生時代。
身為華人,尤其是台灣人,我們是極度地謙虛,深怕分享出去被知道自己是半桶水,我們也很常在背後不齒那些極度擅長自我行銷,但卻看起來沒有實力的人,所以自然地,就更不敢站出來分享想法,深怕自己就成為那樣被看不起的人。
但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傲慢,一種「認為自己很爛」的傲慢,誰有資格定論自己很爛?搞不好事實上自己沒那麼爛;就算自己真的並不怎麼樣,但經驗總是有參考價值,只要分享出去,總是能夠幫助到一些人。
學生時期很喜歡在 PTT 論壇逛,但 PTT 的風氣是只在意你是否犯錯,找到便可以拿出來罵,內容有多少幫助,基本上都沒人在意,所以便養成了「防禦性寫作」的習慣與能力,好像隨時都在接受公關危機檢驗一樣,講錯就要下台。
防禦寫作:求不犯錯的「去個性化」文體
既然是你說的,不特意說明就是你覺得啦;既然是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是你可見的將來啦,難道是你不可見的將來咩。每話謹慎,每事留有餘地,固然穩重,但也未免缺乏判斷的魄力、犯錯的勇氣。
有一天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彷彿被當頭棒喝,覺得自己就是他口中的這類人:我總是愛說「我覺得」、「可能」、「應該」,什麼事情都要保留餘地、不能讓人挑到任何語病,並且從各個角度都要盡量面面俱到。
當防禦性寫作已經成為我的本能,只求不犯錯,不但少了大膽進取的機會,還少了個性、讓我的文章有時候像是書中的教材一樣,有時候自己甚至覺得文章有一種很難親近的感覺。但我想成為一個教科書範本嗎?我是大公司的公關嗎?我有名人包袱嗎?或許以上都不是。那我為什麼要如此「防禦性」呢?
後來我又想到唐鳳講過的話,有缺陷未必是壞事:
這就是所謂「缺口就是光的入口」。如果一篇文章真的寫得鞭辟入裡,那除了按個讚之外,我也不知道要做什麼。g0v裡面充滿這一種有缺陷、瑕疵做到一半,明顯很糟糕的東西,反而會刺激設計師說,花5分鐘就會好一點。
防禦寫作在教科書、公關稿等「去個性化」的文體中格外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基本。但我希望作為一個創作者,以後能更清楚地表明立場與情緒、說明這就是「我」的角度、「我」的意見。
當然,強調個人意見也需用詞平和、發揮觀察力與同理心,即使不幸地內容有錯誤,我也能從中得到成長、引發更多正向交流,或許比寫出一篇無可挑剔的文章還要更有意義。
大聲工作更有人情味
講到交流,就讓我想到最近幾年逐漸流行的概念:Working Out Loud,它也跟我這篇文章的想法不謀而合:經營個人品牌只是手段,背後的人性、連結、分享、幫助才是驅使我持續下去的動力。
Working Out Loud(大聲工作法)是藉由主動公開自己的工作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建立人脈圈,並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將會累積信任、建立與他人的關連,可以幫你實現目標、發展技能、探索新議題、或展開職涯的下一步。
換句話說,WOL 這件事情在形式、手段上看起來是打造個人品牌,但核心概念更像是圍繞著「人性」,也就是人與人的關係:當你試著把自己的事情分享出來、抱著幫助別人的心態,也就更有機會能受到別人幫助。
我以前認為經營個人品牌只是一個利益導向的賺錢工具,既然我不靠創作吃飯,只要產出的內容好就夠了,用這件事情來謀取個人名聲,似乎有點良心不安,所以一直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很高的順位。
但這樣的想法並不完全對,也有點天真,因為我從沒想過絕大多數讀者是透過個人品牌來尋找內容、建立長期關係,我也沒發現個人品牌並非那麼利益導向,有著更多金錢以外的好處;因此,不管是對讀者來說,還是對我自己來說,我的個人品牌遠比自己想像地更重要。
隨著自己越來越老,這一兩年接到越來越多的職涯詢問,讓我驚訝的是,即使一開始對象看似剛畢業、沒什麼經驗,我也只能給一些粗淺的大方向建議,但很常發現最後他們都得到了不錯的工作職缺,有些人未來的成長甚至可能超過我,在這個過程中我是感到開心的,除了幫助人、看到別人成長的感覺很棒之外,這些連結搞不好也會在未來幫助到我(工程師真的很怕中年失業嘛)
如果讀者容易找到、認同我,那就表示這中間的交流更容易建立,雙向的溝通關係也會更緊密,那麼我相信最終不是只有單方面的獲得,而是雙方都會得到好處。這個道理實在非常簡單,我卻花了好幾年、寫了十幾萬字之後,才逐漸體會到。
"Working Out Loud…makes work more humane." - Michael Brecht, Daimler AG, Chairman of the General Works Council
寫在最後:去哪裡找我(的文章)
部落格
https://leafwind.tw 是最近更改的部落格網址,置頂文章有聯絡方式、聊天群組、專題文章列表等等所需要的資訊,閱讀上如果有任何建議歡迎用任何方式跟我說。
訂閱文章資訊
如果想訂閱新文章,推薦幾種方式:
- 如果你習慣用 RSS 閱讀器(e.g. Feedly),輸入 https://leafwind.tw
- 如果你習慣收信,可以到 Substack https://leafwind.substack.com/ 輸入 Email 免費訂閱
- 追蹤 Medium 或臉書(因為會被演算法自動篩選,較不推薦,但如果以上兩種都不是你習慣使用的平台,追蹤了總比沒有好。)
原文連結:東京疊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