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書議:《i世代報告》(人生觀篇)
所謂i世代,是指自1995年陸續出生的人們。作者特溫格指出,相較於前人,i世代的人生觀有許多特點,這裡只談三個:一是個人主義增強,二是純把工作看成餬口之用,三是重視金錢富裕勝過人生意義。雖然相關研究調查是以美國為主,但我認為這多少也適用於臺灣。
所謂個人主義增強,主要是指一種「別來多管」、「我不需要你評論」或「規矩越少越好」的傾向。一種直接體現是,i世代對於自己被歧視或微侵犯更有意識(有時甚至過度解釋),反彈也更強烈。此外,對於他人的善意建議或做法,i世代更不容易理所當然地接受,因為他們不想要做作式的同情或施捨。
至於工作,我們一般認為這是人生的必備組成,有時甚至佔最高比例。但i世代傾向認為,工作只是為了經濟保障或生活品質而不得不為的一件事。這代表他們沒有那種在工作上追求卓越的強烈動力,也不會覺得工作是個人尊嚴或價值感的主要來源。
此外,在一項2016年的訪談當中,82%學生認為「金錢富裕」很重要,47%則表示「人生意義」很重要。這個結果讓特溫格甚感驚訝,因為從許多學者的觀點(譬如需求三角形)來看,金錢富裕應該會導向人生意義的追求才對,那為什麼跟前人相比,物質最豐富的i世代卻是往反方向想?
其中一種解釋是,i世代面臨的經濟狀況與就業市場,其實都比前人差;考慮到氣候變遷、汙染累積與機器一再搶走更多工作,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但我認為,一個更深面向是他們如何理解「意義」,或說「意義」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意義」在語感上,其實更對應到社會認同而非個人幸福感。若追求社會認同也會帶來個人幸福感,那「人生意義」的優先性很容易勝過「金錢富裕」;但反過來說,若社會認同和個人幸福感之間有斷裂甚至互斥,那「金錢富裕」更可能勝出,個人主義傾向也會更明顯。
在我看來,i世代並不認為社會認同和個人幸福感必然一致,甚至可以說,他們並不覺得這世界對他們哪裡友善。這就導致,他們會試著脫離整個主流框架,並靠蔑視來形塑自我認同,譬如近年爆紅的「我就爛」迷因圖:原本頹廢的某人腦內充滿譴責聲音,而後忽然化身成陽光男孩,歡樂地大聲說出「我就爛」。
至少在我的學生時代,儘管多少會懷疑主流價值,但也不至於帶著笑容宣稱「我就爛」。我認為這反映出,i世代的工作觀、個人主義與幸福感來源,都是根源於一種基本認知,那就是社會和世界獨立於他們而運作,非但不是為了讓人安身立命而有,而且還難以控制與改變。在我看來,厭世風格的詩、文或圖大流行,也是這一點的明確反映。
當然,這不會適用於描述所有1995年後出生的人,也不見得會一直持續下去。或許人們在年輕時期多少如此,但顯然有什麼東西,讓i世代的這種傾向更為強烈。
據此,我的提問設計會是:
1.你喜歡「我就爛」的迷因,或厭世風格的圖文嗎?什麼時候你會想要發這種圖?或說什麼時候大家會特別想發?看到這些東西,會給你帶來哪些直覺感受?若有人說它們有很大負面影響,不應該鼓勵,你會怎麼回應?
2.就你觀察,作者對i世代的描述:個人主義、不視工作為必要、重視富裕勝過意義,適合用於描述台灣的高中生嗎?什麼原因讓你這麼想?你認為這些傾向是好是壞?為什麼?
特溫格(Jean M. Twenge)著,林哲安、程道民譯《i世代報告》,臺北:大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