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渔夫
昨天在看返校影集的最后两集,刘芸香在方芮欣学姐制造的轮回里对张明辉老师说了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突然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好像当初有学过这篇课文。问友人学过这篇课文嘛,友人表示没有,说你可以“百度一下”。于是顺手谷歌了一下,这句原来出自《渔夫》。
通读一边原文,更加确信当初有学过这篇古文,有很多古文偏僻字可以顺口读出。友人则表示完全没有学习过,看来不同省份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出入。这篇文章大概在初中一二年级时教授,重新再读有另一番感悟,不禁感慨这样一篇文章看似表达的意境很浅显,但是让初中生去学还是太早了。当初很多同学只记得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认为屈原的这句话很酷,星爷的电影也有用过这句,显得比较时髦,而其他的句子在脑海中渐渐模糊。
所以突然听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的感觉有点像失忆的人通过某件事物唤醒了部分记忆那种感觉,焦急地想找到这份记忆的来源。
本人学理,文化水平不高,看到这样的句子总是十分羡慕。把一个简单的道理用巧妙对仗的比喻展现,比现在白话讲理的方式显得优雅。我是很喜欢诗词,不过厌恶国内的政治说教,早早远离了文科。受过大陆教育的朋友应该知道文科的试题是很虚浮的,除了这些诗词默写以外几乎所有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有套路,没有办法天马行空地回答,我的“独特见解”往往是不能得分的。深受这种打击,便产生消极心态。特别是有一年用了某位在世作者的文章,“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答案连作者本人都不能理解,作者表示我就随便写写,哪有你们想得这么复杂。既然我怎么都摸不透文科的答案,那就这样吧,学理好了。
理科的好处在于,无论你过程如何,答案是一定的,我可以用各种方式去解答某道题,也锻炼了一些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而国内也一度盛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轻文重理的氛围下,大陆的文学水平一路下滑,我甚至不清楚学文出来有什么工作可以做。因为大陆还有一种说法“学历史文学的,家里一定是有钱的”,这些不能轻易变现,很难养活自己。我知道的一些文科同学最后都是做了老师,参与到这个教育闭环,用死板的套路答案磨灭学生的文学兴趣。
再品味屈原这篇文章,显然屈原自己也没能领悟渔夫的话,落得最后投江自尽,以为可以惊醒后人,殊不知自己的死留下的遗产只有那一天的假日以及促进了粽子的销量。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只停留在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抵制洋节,不过圣诞”这一步了,剩下的所有节日也都弱化成购物节,连华人最看重的春节也无聊至极。
能在返校中看到这句古文是令人惊喜的,友人听到我的疑问也细细品起这句,问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缨是什么意思”,我也被问住了,多年前学习时或许还知道,这时我只能猜测是某种装饰物,查阅网络得知“缨”指的是帽缨。我想这一刻我重新记住了这句话,友人也学习到了一句不曾知晓的古文。
对于大陆产的剧集,早已不抱任何希望,浮夸的剧情以及扭曲的价值观完全没办法接受。樱桃姐姐前两天重新发布的那篇知乎千万阅读的文章大体上能解释为什么国产剧再也难出精品。更不用谈能活用古文的剧集,即便古装剧也不考究那个朝代的语言特点,除了衣服和现代人不同,说话和行为方式都没太大区别。
说起来屈原也是成功的,历史上因郁郁不得志而献身且被人记住的屈指可数。无法效仿,尤其是当代中国。刘晓波、陈秋实等等已经不被记忆的英雄为真相、自由,失踪、牺牲。他们能被记住多久?多少人会和下一代讲述他们的故事?没有人能拯救他们。他们没有妥协用沧浪的浊水洗脚,或许因为沧浪这水已经站满了来洗脚的人们,无处落脚。甚至一些洗着脚的人嘲笑他们,“早就没有清澈的水了”,“这沧浪的水容不下你们了?”,“谁说这沧浪水浊,你污人清白”,“他国的水也一样浊,你们是敌国派来的”。这沧浪水中的人总想用绳索把自身和他人捆绑,再协力把岸上人拖入水中,不希望有人离开这片水域。任何诋毁水浊的就把他淹死,死也是这沧浪水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