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tters上的写作一停就是快三个月。

懒,这当然是一直不动笔的原因之一,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工作上的事情花去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最近我有意识地不去过多关注国内媒体,甚至除了查看信息之外,我几乎停用了一切社交媒体。理由无他——不看国内媒体和舆论可以做到眼不见心不烦,省去了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浪费精力。用曾经讽刺我的人的话说:不如用那个时间多刷几个盘子多赚点钱(我也不知道为啥我非得刷盘子赚钱,想来想去我估么着这个刻板印象的形成可能是源于学生时代"思想品德"课中,一个在日留学生刷盘子打工的故事。)

然而,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貌似并不是一件好事——眼不见心不烦之后笔也不动了。虽然还是有在学习知识和阅读书籍,但是如果没有鲜活的现实问题作为背景和例子,我也没有什么动力去侃侃而谈。

另外,我也对于很多高深的概念知之甚浅,更不擅长发明创造各种“主义”,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就着主义谈主义。我承认哲学思考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于不知所云的主义之争,我选择省省力气。

不过还是会偶尔会看看matters上的文章,感兴趣的文章就拍拍手,话不投机扭头就走。前一阵看到大家都在发年度问卷,我也回答一下,也借这个机会冒个泡。

废话到此为止,回答开始。

2020年只剩下最後十天,分享一件在年初想不到今年會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對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没想疫情持续到现在。为了适应长期的疫情,远程办公成为常态,这一点算是危机带来的进步吧。

2020年,什麼事情讓你獲得最深的意義感?

拜疫情所赐,加之之前就注册了matters这个可以自由表达的中文平台,开始读书写作。表达这个行为本身就能摆脱一些无意义感,如果将所学所思写出来,并且能得到他人的认可,更能让我感到有意义。

全球疫情依然嚴峻,請記錄一件你認為值得銘記的疫情事件。

李文亮的事,还记得吗?我认为当时做出【不能,不明白】回答的每个普通人的勇气值得被铭记。

2020出行受限,如何改變了你與他人/世界的關係?有沒有什麼人/事,是疫情過去你一定要去見/做的?

国内旅行计划取消,也无法出国。疫情过去之后想去趟金门。

說一件你在2020年遭遇的、難以解決的矛盾,這裡的矛盾是指:你感受到自己的信念與行為產生了衝突。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阅读,学习,写作让我感到意义感,我希望我能够坚持下去。但是工作以及技能习得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已经让我感受到了信念与行为之间的矛盾。

分享一個你「忽然理解了我所反對的立場」的時刻。

中国的疫情“清零”之后,我明白了:如果说人们只希望在某一次博弈的结果对自己来说是好的,并且在放弃探求真相可以换来安全的情况下,对于这些人来说,放弃寻求真相而选择遗忘甚至歌颂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理解了,公开透明的信息并不是万能的,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也并非是万万不能的,只要自己安然无恙,当一切恢复正常,谁又会记得那些被牺牲的人呢?记得又怎样呢?真相既可以歪曲,也可以节选,更可以定义。普通人不在乎的,也在乎不起。

我都理解,但依然无法认同。

相比一年前,你與身體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没太大变化。没有更喜欢,也没有更不喜欢。

經過2020年,你內心是否有找到一個關於自己,不可停止之事嗎?

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习和思考吧。虽然知道很多东西(比如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类)学了也不能马上赚钱,也不能马上派上用场,但是我觉得这些“没用”的东西总要有那么一群人去了解,我愿意作为其中一员并且乐在其中。

請與我們分享你在 2020年最常聽的一首歌、最愛的一本書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影

书:《国家的视角: 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要说最爱的书也倒谈不上,算是一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的书。

歌:《鬼岛》(黄明志)

电影:《小偷家族》

最後,能否請你用一張照片代表你的 2020 年。
避免“3密”。图为东京都知事。


請填空:2020,__ matters

2020,感谢 matters。我在网上写东西就是从这个平台开始的,感谢它的存在,感谢我发现了它。

不知道明年还有多少时间会花在写东西上,希望自己能够将这个习惯保持下去,最好能写出自认为好的东西,如果不能哪怕写点流水账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