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對中國國民黨副總裁汪兆銘豔電之輿論及相關剪報〉,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29-01-07-019

放了好幾天的假(其實是這段日子恰好太忙),總算回來po文了。82年前的今天,汪精衛(即汪兆銘,「精衛」實是其筆名)發出了著名的「豔電」。這份電報的主要內容,大致就是承認中國不可能是日本的對手,所以應該採取合作的態度。豔電確認了日本近衞內閣的宣傳有所成效,但也讓汪兆銘難以再在國民政府立足。畢竟此時「盧溝橋事變」已經發生,正是中國反日情緒高漲、且雙方已經進入大規模武裝衝突之時。因此他雖在發出豔電之前便已離開重慶,據說將經雲南前往越南,但實際的行蹤仍讓國民政府關注。尤其豔電發出之後,海內外一片沸騰,更讓重慶方面擔心後續的政治問題。

國內如此,外館不免也會關心。此時已被重慶政府用了諸如「通敵求降」、「共同唾棄」等語彙做為理由,開除其所有黨職、公職的汪兆銘,已經形同被宣告為「叛國賊」了,故當他將到達某些外館的駐在地時,外館該怎麼處理呢?於是當駐仰光領事館聽說汪兆銘可能將到該地之時,便急急忙忙地向重慶請示。雖然現在我們知道,汪兆銘最終其實是依先前所聲稱地去往河內,仰光領事館有點像是「窮緊張」,不過這仍體現駐外單位與國內政局的聯繫情形(事實上,當汪兆銘在三月中旬在河內遭遇暗殺之時,駐河內領館也是立刻就會向國內報告的)。外交人員的工作內容雖然大致都在對外往來方面,其實仍會三不五時地需要面對來自國內的許多要求。因此,當身為一般大眾的我們,習慣性地在對外交事務指指點點之時,真的還是可以給予這些辛苦的外交從業人員一點體諒的喔。

追加一張照片,這是3月21日河內領館有關汪兆銘前夜遇刺的即時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