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方法和媒介多了,但书籍仍然是最快速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手段。沙丘研究所需要很强地参与互联网内容生产和知识传播,但阅读思想家、文学家的原文仍然是提升自己最主要的方式。

在2020年即将过去的今天,我们挑选了7本对我们来说最有启发意义的书籍与大家分享。这个推荐方式是“业余的”,因为我们并不以文学批评或者文艺研究的方法来切入,而是通过很轻松和日常化的感受来讲。这个名单也并不用来概括2020年的公共事件或者知识界/出版界的大新闻,作者的选择也没有管在世还是不在世,国内还是国外,甚至七本里面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各占了两本。总的来说,就是很主观的。

说了这么多预警,还是希望这期推送大家会看得愉快,因为书真的还是很好的!

01 博尔赫斯,《阿莱夫》

作者: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 推荐版本: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人:陈飞樾)

沙丘研究所的名字并不来自弗兰克·赫伯特的科幻作品《沙丘》,而受启发于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在作品的创作上,博尔赫斯确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指导性力量。在很消沉或者自我怀疑的时候,重新阅读他的短篇小说也总能够让我得到慰藉。说实话《沙之书》《阿莱夫》《小径分叉的花园》《杜撰集》这几本书我常常搞混,很多时候也记不大清楚某一篇忽然想重温的短篇具体出自其中的哪一本。不过这种糊涂大概也挺应景。

我推荐《阿莱夫》而不是另外三本,只是因为《永生》一篇收在这本里面。(当然我现在知道是因为刚刚查了一下。)连续阅读完博尔赫斯之后的一段时间,其中的几篇会慢慢像海水中的孤岛一样浮现出来——可能是其中的某一两句话,可能是一种结构上值得把玩和掂量的游戏感,可能是因为故事所呈现的某种状态让人对博尔赫斯写它时候的状态浮想联翩……对我来说《永生》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很多时候这篇气味很强烈的作品都在引诱我重新再在脑子里把它过一遍。

永生之城插画 by Alex Sager

初读这篇应该是在年初,当时和朋友约了晚餐,我到得早,就拿着手机读电子书。当时天气还是很冷的,但我偏偏就在室外游荡。这篇很快就让人上头,因为毫无戒备地和这种作品劈面相逢,我整个人几乎处于过分亢奋的状态。——“下雨了,缓慢有力的雨……”——现在记得当时走一段看一段,有几页必须要读完抬起头起来歇一口气,把手机揣回兜里,走来走去平复一下情绪再继续读下去。总的来说,博尔赫斯的创作里面似乎有一种典型的类型,在这些文本里面他捏造了一个玄妙的、充满无限和重复意味的小宇宙。《永生》一篇肯定就是对我来说相当有感染力的。当然,仅就我自己而言,《环形废墟》《南方》《蓝虎》《巴比伦彩票》《艾玛·宗兹》等等也是一样——读完以后其中某些意象会逐渐浮现出来并且前来重访。只是或许因为当时特殊的场景,《永生》让我尤其记得深刻。(我的另一个朋友也有分享过类似经历。他在出国的飞机上读《代表大会》,读一会儿眯一会儿,眯一会儿起来再读一会儿,后来感觉恍恍惚惚,如梦似幻,完全被博尔赫斯牵到了门里。)

02 卡夫卡,《审判》

作者: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推荐版本:文泽尔译,果麦文化

(推荐人:李雅伦)

阅读卡夫卡的长篇小说是我今年最享受的事情之一。对我来说,《审判》和《城堡》这两部长篇小说展现了世界和生命最本质也最真实的样子。

这两部小说可能都不是传统意义上而言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说得通的故事情节或者不断推进的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发展。在卡夫卡的故事里,总有某样威严而冷漠的权力存在,它如此清晰地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人却永远无法达到或者进入它内部。一切事件在这样对抗的关系中展开,被迷雾一般的荒诞笼罩着。

卡夫卡在创作《审判》时自绘的草图

我觉得《审判》其实是个非常抓人的故事:主人公“K”在30岁生日的那天被逮捕了。没有罪名,也没有逮捕程序,甚至自由也没有受到影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没法停下来,我被这个让人迷惑的前提紧紧抓住。和主人公一样,我也如此好奇:他为什么被逮捕?是什么法庭?犯了什么法?怎么处罚?为了寻找答案,主人公进入一个错综复杂的神秘系统,一系列的事件却并没有把故事推向一个答案,而是慢慢展现出一个藏于日常生活中的让人莫名其妙的迷宫

这个故事中的场景、空间和人物都带着一种现实抽象后的奇妙错觉——长而空旷的走廊,或者是藏于公寓里的法庭,楼梯尽头窄小的画家卧室也通向压抑的法院。《审判》似乎展现了人生的一个片段,即“命运”荒诞地降临到人身上,而我们如此疑惑不解,更不愿接受,所以试图躲藏、试图寻找原因。在这过程中,这种奔波和躲藏似乎也变成了生活最重要的动机。

03 卡夫卡,《城堡》

作者: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推荐版本:文泽尔译,果麦文化

(推荐人:李雅伦)

《城堡》和《审判》中都有一个“神”一样的存在,这个无形的东西贯穿始终,笼盖着普通人的生活。不论是法庭还是城堡,它掌控着一切,却又扑朔迷离、不可触及。

虽然很相似,但这两部小说又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故事,即《审判》中的主人公被一个神秘的权力迫害而奔波躲藏,而《城堡》则是主人公为了被神秘的权力接纳而做着徒劳无功的努力。

为《城堡》所做的建筑图像创作,by Blake Davis

相比而言,《城堡》的故事似乎更加冷峻,对我来说也更加深邃。在这个故事里,被任命为土地测量员的主人公“K”来到城市,他不断尝试进入近在眼前的城堡,融入这个新城市的生活,但是他却不断发现这个城市和这个庞大的机构如此令人迷惑,可望而不可即。如果说《审判》展现了命运的运作,那么《城堡》对我来说似乎是人生本身的过程。我们都像主人公一样出生到一个荒谬的世界和一套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理解和融入的系统,但我们总在这样云山雾罩般的环境中奋进,尝试去取得某种超越孤立生命的东西。

还在初高中的时候,加缪的《局外人》很深地震撼到我,它给我一种惊奇的认知,即世界是冷漠而荒谬的,而人可以拥抱它。一直到今天,我都热衷于存在主义哲学。《西西弗斯神话》《恐惧与战栗》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品,但是我觉得卡夫卡给我带来了一种更深的共鸣。或许我对于故事的理解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但是他描绘出的梦魇般的图景也深刻地打动了我。有朋友提到,他对卡夫卡如此知名而受欢迎感到很惊讶,因为他的作品或许并没有那么好读甚至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因为他的知名,很多评论家都从各种角度解读他的作品,比如对法律系统的批判或是对官僚体系的斥责。不过我觉得卡夫卡只是描绘的是他自己最真实的世界,一个荒诞的神秘的威严的世界。我和陈飞樾也讨论说卡夫卡的写作“不显好”,因为几乎没有充满"哲理"的金句,但是我希望很多人会被他的独特和真实所打动,并且有所共鸣。

04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作者: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推荐版本:曾思艺译,果麦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人:陈飞樾)

《罪与罚》的故事概括下来是很简单的,但因为写作者探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本书实质上非常广阔。故事带着很沉重和浑浊的思虑,也不断勾起读者自身内心的“幽暗”。疫情高峰期间,很少出门,我当时常常待(困)在自己屋里看这本书,坐久了又起来来回踱步,这状态仿佛和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莫名很搭配。

在《罪与罚》里能感受到一些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中短篇作品的汇流:主人公独身一人时候经常自言自语,思绪里充满病态、谵妄、癫狂的成分,很多时候把自己看得比灰尘还要轻,很多时候又坚信一种尼采式的超人哲学,把自己置于人类金字塔的顶端。这里能感受到《地下室手记》里“地下室人”作为原型的影子。而每当陀氏在故事里写到彼得堡的河与桥,我都联想到《白夜》里相似的空间。另外,酒鬼马尔梅拉多夫死后,他的病妻在街道上失去理智的奔跑让我想起陀氏更早期的《穷人》里相似的场景。至于书末尾处流放西伯利亚,当然就可以参照《死屋手记》。可以说《罪与罚》一书比较总体地展示了陀氏早中期感兴趣的话题和素材。至于更后期、更全面的一次汇则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了。

《罪与罚》配图拼贴,作者:杰·什马里诺夫

很多人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会强调他的教化意义、启示意义。我觉得这似乎还是停留在讨论一本文学作品“读了有什么用”的层面。另外很多人推荐或许也会强调《罪与罚》在法学、心理学上能折射出什么样的问题,但这也是对文学的一种收窄,因为一个更整体的对世界的“摹仿”被放进了一个可以被解释的“范畴”。那么不妨简单说,作为创作者,我因为这部作品得到了深刻的鼓舞。比方说小说里有一个次级角色名叫斯维德里盖洛夫,他对性有魔鬼般的饥渴。(可以说他也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一个镜像的对照。)这个角色最令我难忘,因为不论其设置还是描写都把控得极好,尤其自杀前一段写得出神入化。

博尔赫斯在给西班牙语版的《群魔》写序言的时候,开篇道:“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觉得这句话是很公正的。

05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作者: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推荐版本: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人:陈飞樾)

虚构作品需要创造自己的空间。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拿《罪与罚》和《白痴》做分析,试图展示陀思妥耶夫斯基处理空间与人的独特手段。但是显然空间的处理只是这样一部作品当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连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都不能概括。

《罪与罚》虽然广阔和复杂, 但整体仍然可以落在一个单线的脉络上面——主人公的动机、凶杀、挣扎与忏悔。这一主线是很容易识别出来的,粗线条一点的读者甚至可以跳过或略读一些剧情中心伸出来的支线,仍然可以在其后重新回到这条明确的故事线上来,不会丢失。但是《白痴》在这一方面稍微更具挑战。读者首先或许会认为梅诗金公爵、娜斯塔霞·菲立波夫娜和罗果仁的三角关系是基本的故事线,但后面又会发现这个线条变得模糊,逐渐隐藏,再跳到另一根上面。

在容易犯晕的中段之后,小说的结尾会重新让人找到轨道。可能是因为对宗教的语境相对茫然,到比较后期我才意识到这个小说贯穿始终的线索实质是基督信仰与人的关系。包括故事里面重要的恋情部分,同样可以说是在反映一种“邻人的、肉身的爱”与一种“基督式的、出于拯救的爱”的不可调和。

《白痴》第四部结尾配图,作者:伊利亚·格拉祖诺夫

有趣的是,真正结束了这本书的阅读之后,我反而常常重新翻阅起先让人有点迷失的中段——一处是梅诗金公爵造访罗果仁的家宅,其间两人谈话时梅诗金公爵提及的俄国土地上关于信仰的“四个故事”。一处是伊波利特的说明。这两处,连同梅诗金公爵“不应有恨”的面貌,都在我心里面种下了很深的种子,促使我反思信仰与虚无的关系,反思“抽象的爱的理念”和“爱具体的人”的区别。

06 李盆,《羊呆住了》

作者:李盆;推荐版本:后浪文学,四川文艺出版社。不得不说在前后一众已故大家中间,这本显得好不正经。

(推荐人:陈飞樾)

2015年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失焦的马》,感觉挖到了宝藏。“总之马失焦了,它找不准自己的轮廓。”

2020年的我或许可以说,这几百个字隐喻和概括了一种现代人的“悬浮”状态、以及某种失去精神故乡和身份认同的特质。(但也不会这么说。)那时候我读到,只是觉得这个文本举重若轻,有一股诡异和奇妙的灵气。它不严肃,也不是以现实意义为目的,但作为小寓言一样的故事,实现了很强的画面感和文学的质感。那时候知乎平台上活跃着一众很鬼才的写作者,诸如李盆和梁边妖等等,似乎都有这样的特征。

《羊呆住了》这本书里有很多《失焦的马》这样的短篇,捕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偏移或者走神的小瞬间,其中许多奇特又准确的观测方式会令读者会心一笑。一定程度上,《羊呆住了》和卡尔维诺写作的敏锐与轻盈,三岛由纪夫(譬如《午后曳航》)写作中对日常中的崇高的再现都可以有所联系。当然这个比较还是有点走远了。

对于学建筑和城市的朋友,我强烈推荐《城市图像学》和《农村图像学》两篇。(这两篇是他创作中篇幅长一些的。)卡尔维诺1983年3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写作硕士班的一次讲座上提到:“从某个身为城市规划专家的朋友那里,我听说这本书(《看不见的城市》)涉及到了许多他们的问题,并且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背景是相同的。”

如果大家还能继续容忍我的话,我想说李盆的这两篇同样涉及到了很多建筑学、城市学里面用更学术的语言讲出来的问题。当然,李盆老师仍然是用很李盆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写下来的——易于感觉而难于确定

激烈变动的2020年使得所有东西都在变得泛政治化,坦白讲,我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很多影响。但我觉得这种泛政治化是遗憾的,对写作者来说也值得警惕,因为它令很多东西都变得紧绷,仿佛每一个人随时都在准备下一场论战。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能仍然拥有勇敢的文字、理性的文字、真知灼见的文字,但越来越少有松弛、幽默或者狡黠的文字。《羊呆住了》属于后者,值得我们珍惜。

07 阿伦特,《人的境况》

作者:汉娜·阿伦特(1906-1975)推荐版本: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人:陈飞樾)

我因为建筑学城市学里面总要讨论“公共空间”而开始对政治科学、政治哲学发生了民科式的兴趣。(当然“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两个概念并不一样。)我同意李雅伦的感慨:“公共”一词越是听多了,越是反倒陷入一种很迷惑的状态,到底什么是“公共”?抛开概念和定义,我们因为这个词的高频出现反而失去了对它最直观的感觉。

在确定一个范畴并且开始把各种事件都往里扔之前,需要摸准那个更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对我来说,阿伦特的《人的境况》就在做这件事。一年多前因为课业和其他事,我开始接触哈贝马斯和阿伦特,并且把他们的很多话语作为金科玉律摆放到自己的项目里。现在想起来我感觉很惭愧,因为那只是为了引用而引用,是在把其他学科的思想结晶强行投射到建筑的领域。

阿伦特在书的开头开宗明义地讲,她把根本性的人类活动三种,“劳动”,“工作”与“行动”。这三元的分化有非常强大的解释力。

《人的境况》写于1960年代,那是一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运动都如火如荼的年代。除这种政治的领域以外,人们还经历着宇航员登月、自动化浪潮席卷生产方式等等事件。在前言里,阿伦特写:“(这本书中)我打算做的非常简单,仅仅是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她用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框架解释了1960年代人们一种总体的处境。为了探索这种现代人的状态,她主要向古希腊时期追寻答案。

2020年有一些热词,诸如“内卷”、“打工人”、“凡尔赛”,这些概念仍然可以在《人的境况》一书中找到解释的方式。联系阿伦特对“技术”、“公共性”、“言说”、“自动化”、“劳动社会”等等关键词的思考,我们能够对今天新近冒出来的词汇有更通透的理解。


欢迎大家的讨论,也欢迎分享自己年度的书单~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沙丘研究所”。一手内容会法在这里。